茶阳鬼事之人面狗_破衣先生【完结】(2)

阅读记录

  [恐怖灵异] 《茶阳鬼事之人面狗》作者:破衣先生【完结】

  我老家在茶阳。茶阳是粤东客家老城,故事很多。

  小时候,我家住在高福路。夏天的傍晚时分,整条路的孩子们吃完晚饭,就去听路口的老阿婆讲“古”。除非农忙,大家晚饭一般都吃得特别早,吃完饭,天还大亮着。八十年代末期的小城既没有电视消遣,也没有风扇送凉,于是大家就出去串门,或者围在哪棵树下乘凉聊天讲古。这个时候特别热闹,小孩子会围着大人追逐打闹,唱儿歌:

  ——月光光,照茶阳,茶阳背,种韭菜,韭菜盲(没)开花,摘来呐公爹(去外公家);公爹盲项起(没起床),摘来比(给)姐姐;姐姐盲梳头,摘来漏(喂)黄牛;黄牛跌落溪,水牛来拔尾;水牛跌落井,黄牛来救命!……(必须用客家话读!普通话读比较拗口!)

  小孩子玩累了之后就会围住老人家央求着要听个“鬼古”。我幼时听到的故事,大多便是那里听来的。

  一转眼,二十年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很多故事现在都记不真切了,但是始终留有个影子在我脑海里头,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好,现在却慢慢淡忘。——这些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如今的茶阳是另外一回事!

  04年,我回老家茶阳一趟,由于有好几年没有回家,面对那曾经熟悉的小城,恍然间忽然觉得什么都变了。旧房子拆了新建;老树因为碍着路,砍了;田地改成开发区,小靖河被挖得乱七八糟;原来我认识的茶阳人,年轻的走到外面发展,而当年那些阿婆、阿伯们纷纷过世……

  晚上不再有人早早吃饭、串门、树下纳凉……大家都躲在家里看无聊透顶的电视连续剧,街头只有遍地的各种士多店,五金店,副食品店敞开着,亮堂堂的街道上冷冷清清,没有老人,也没有孩子……

  黑夜静默了茶阳的一切!

  茶阳已经变成一个萧条、破败的小城镇。在改革开放的大流中,几届“英明”领导不择一切手段去开发经济利益,让这个客家老镇完全失去了原先的模样。

  这个暑假过得并不开心。八月底,我离开茶阳。我坐在车上看着窗外,郁闷得不想说一句话——不是因为离开故乡,而是因为这里已经找不到儿时的记忆了。物是人非固然撩人伤感,而现今面对的却是人非物亦非,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呢?

  客家人是漂泊的一族,自客家人的祖先开始,我们一直在流浪,自黄河流域一直流浪到了这里。江湖虽大,但飘萍无家,客家人找不到自己的根……

  或许我不会再回来了,跟我的祖先一样,抛弃这个故乡,流浪到另外一个地方,再次做个“客家人”……而“茶阳”这个故乡大概只能深掩入我幽深的记忆深处,留待午夜梦回,脑海涟漪,记忆的陈滓泛起,再将那一切往事淋淋沥沥地挂在自己的眼前,告诉自己,我曾有过一个故乡,我也曾有过一个“根”,那里有过我快乐的童年……

  车外的阳光不再如往昔那般灿烂,掠过车窗的热风送来阵阵恶臭,破破烂烂的水泥路上污浊不堪……再过几年,还有人记得二十年前茶阳的那副光景吗?还有人记得那些故事吗?还有人会说那些故事吗?谁还记得童年中那最温情的一幕呢?

  ——天色已黑,路口昏黄的路灯、老旧破败的民房投下浓重的黑影。那屋檐下,整条街的孩子围绕在一个阿婆身边,期待地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而阿婆则端坐着,不紧不慢地打着大蒲扇,扇走炎热,扇走孩子们头上嗡嗡叫的蚊虫。夏夜的凉风悠悠地掠过高福路,蛐蛐儿歌唱着,萤火虫嘤嘤地飞,整个茶阳老城安安静静的,属于每一个孩子……一个个故事在那时就撒播在我们心中

  这一切在大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下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在《茶阳鬼事》这个故事系列里,所有的故事都将围绕茶阳镇来展开!故事部分来自儿时的记忆,当然有些部分进行加工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也尽量把客家民俗文化方面的东西粗浅地介绍一下,当然,这个会跟情节联系起来,绝不会干巴巴地向读者灌输!

  ※ ※ ※ ※ ※

  关于客家人——我心目中的客家文化客家人

  ( 啰嗦几句!可以跳过不看!!!)

  客家人是极为复杂的一个种群。中国的地域文化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征,根深蒂固,长久流传。但客家人却没有自己的根。

  中国历朝历代的战乱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破坏。迫于战乱,客家人带着自己中原文化的“根”,从黄河流域一直流浪到闽赣粤交界最闭塞的地方,“客”居异乡。(部分客家人还保存着最纯正的汉民族血统!)

  入乡要随俗,但客家人却割舍不了身上来自黄土的“根”,在跟地方文化相融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种种冲突而最终走上了闭塞。客家围龙屋一类的建筑就可看出客家人和地方“土著”之间的隔膜——把自己彻底地围起来,那样就可以免于遭受外来冲击。

  文化与文化的碰撞说来好像碰碰球一样很好玩,但在现实生活中绝不是纸上谈兵那般诗意化。冲突在所难免,但冲突也是一种交流。客家文化就是在不断冲突中求安稳,最终妥协而形成。居住于不同地域的客家人虽然都称之为“客家人”,但事实上在各种文化习俗上还是有相当大的不同。

52书库推荐浏览: 破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