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_[日]东野圭吾【完结】(2)

阅读记录

   《魔球(出书版)》作者:[日]东野圭吾【完结】

  内容简介

  在震惊全场的魔球之后,是胜利的终点?还是悲剧的开始?

  「江户川乱步赏」最终入选佳作!

  「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年度最佳推理小说TOP20!

  日本热销45万册!

  亚马逊读者书评4颗星大力按赞!

  开阳高中的huáng金搭档──天才投手须田武志和捕手北冈明双双被刺身亡,须田的huáng金右臂甚至被整只锯下,下落不明。凶手的样貌和杀机都成谜,两起案件唯一共通的线索,便是北冈曾在纪念照写下、并一同出现在须田尸体旁的「魔球」二字。随着调查越发深入,高中生凶杀案的背后,竟隐藏着大企业不可告人的机密和一触即发的炸弹危机!当「魔球」真实的样貌越来越清晰,原本满心以为会随着死亡永远沉睡的秘密,也将完完整整地摊在阳光底下……

  当秘密不再是秘密,甲子园中央的身影,竟是旁人无法想象的孤独与悲凉!

  (每日更新jīng彩耽美小说,敬请关注:https://www.52shuwu.com/52书库。现在手机访问可无广告阅读哟~)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导读在起跑线之前

  如果您是东野圭吾的忠实书迷,对他的写作生涯了若指掌、能如数家珍地谈论他每一部作品的风格的话,您不妨跳过这篇导读,直接阅读正文。我相信,《魔球》不会让钟qíng东野圭吾的您失望。

  然而,如果您是因为看过《嫌疑犯X的献身》或《流星之绊》等影视作品而产生兴趣,开始阅读原作小说从而认识东野圭吾这位作家的话,我想本篇文章可以让您更了解他的创作历程,以及《魔球》的背景。

  我的一位熟悉日本出版界的朋友说过,对日本人来说有两个奖项特别与众不同,一个是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是简称直木赏的直木三十五赏。它们跟其他奖项不同之处并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是“大众的认知程度”。诺贝尔奖是国际级的奖项,得主自然备受全世界的人注视,而直木赏得主在日本社会亦同样瞩目,一位作家只要拿到直木赏,他的名字就会变得家喻户晓,跻身畅销作家之列。

  东野圭吾在二○○六年凭《嫌疑犯X的献身》获得第一百三十四届直木赏,这让他的名字从书迷扩展至日本社会各阶层,以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集一部接一部上映,从没间断。

  虽然东野圭吾的作品引爆热cháo,但他的成功之路比不少成名作家坎坷。即使不提他那著名的“十五次落选”纪录,只着眼他的得奖经历,也相当发人深省。东野圭吾在一九八五年以《放学后》获得第三十一届江户川乱步赏,之后在一九九九年凭《秘密》取得人气突破,获第五十二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接着在二○○六年得到直木赏,奠定今天的地位。《嫌疑犯X的献身》更在二○○六年摘下了“五冠王”的美誉,除了直木赏外,同时获得第六届本格推理大赏,以及在三个推理排行榜上称雄。或许您觉得这成绩表并不糟,没有甚么“坎坷”,但我想说,请留意一下东野圭吾首夺两个奖项之间的时间──他得到首个头衔“江户川乱步赏”后,相隔十四年才获得第二个奖项。

  且让我先说一下江户川乱步赏的由来。江户川乱步赏创立于一九五四年,设立目的为推动日本的推理小说创作风气、发掘优秀的新人作家。和推理作家协会赏或直木赏等奖,励该年已出版的优秀小说不同,江户川乱步赏是一个徵文奖项,得主除了奖座和奖金外,作品更会由讲谈社出版,是新人一登龙门、跃进推理文坛的最佳入场券。东野圭吾在得到江户川乱步赏后,就专心一志写作,辞去工程师的工作,成为全职作家,然而直至取得人气突破的《秘密》前,他一直只能默默耕耘,跟“畅销作家”的名号无缘。虽然这段期间他没有停下创作的步伐,但他的作品不断地落选各项小说奖,销量亦不大理想。我们可以只用百余字轻松道出他这段经历,再补上一句“苦尽甘来”,但从东野圭吾的角度来看,他在这漫长而沉重的十四年间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创作,尝试不同的风格,祈求得到读者(和书评家)的青睐。

  东野圭吾今天的作品,累积了他二十多年的写作经验。他的多产和作品的多样xing源自这些磨练,在屡败屡战、再接再厉的逆境下,打通了迈向成功的道路。曾几何时,“东野圭吾路线”是“一直参赛、一直落选”的代名词,不过今天我们知道,这条路线的终点(或许不是终点而是中途站)有着美满的成果。有人说,想认识一位作家,不妨细读他的成名作,因为他是从该篇作品“出发”。如此说来,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的《放学后》应该可以称为东野圭吾的“起点”。

  那么,本作《魔球》呢?是东野圭吾“起跑”后的早期作品吗?

  没错是早期作品,但不是“起跑后”,而是“起跑前”。

  东野圭吾以《放学后》获得第三十一届江户川乱步赏前,曾投稿参加第二十九届和第三十届的赛事。第一次投稿通过了二次预选,第二次参赛,则入围最终候补──这部“最终候补”的作品,就是《魔球》。《魔球》在东野圭吾凭《放学后》出道后,于一九八八年修稿后由讲谈社出版。

  《魔球》是一部以高中棒球与杀人事件jiāo织而成的青chūn推理小说。故事时空设定在一九六四年,那一年日本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东京主办第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第一条载客高速铁路东海道新gān线通车,巨人队的王贞治创下单季打出五十五支全垒打的日本职棒纪录,电影院上映着《摩斯拉对哥吉拉》的怪shòu特效电影。荣景和萧条迅速jiāo替,民间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弥漫着几分不安,社会上仍有不少清贫的家庭,但只要抓紧机会,穷困的人也能找到通往富裕的途径。对战后的日本社会而言,相较于之后经济稳定成长的“成熟”期,这是一段青涩的“青chūn”时期──《魔球》的几位年轻主角,就是在这个时代挥洒着汗水和泪水,经历着既无qíng又珍贵的青chūn岁月。

  如果说让东野圭吾踏入推理文坛的青chūn推理小说《放学后》是“起点”,那《魔球》就是他站在起跑线之前的投影。或许本作不如作者后期的作品那么成熟,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东野圭吾开始写作时流露出来的热qíng,那是一种不经修饰、洋溢着青chūn与雄心,期待藉着推理小说在文坛上大展拳脚的气魄。

  我收到编辑邀请写这篇导读的信件时,刚好看到东野圭吾凭《嫌疑犯X的献身》英文版获提名角逐二○一二年度爱伦坡奖(TheEdgarAwards)最佳小说的新闻。这是继二○○四年桐野夏生的《OUT主妇杀人事件》后第二次有日本推理作品入围,无论《嫌疑犯X的献身》最后有没有得奖(您读到本文时大概已有分晓),我也能说,东野圭吾已经跑到国际的赛道上,跟欧美的推理作家切磋,让世界各地的读者留意他的作品。在这时候,阅读这部起跑线前的《魔球》,饶富趣味,也让我们一窥这位世界级作家在起跑前的身影。

  序章

  chūn风拂过脚下。

  一九六四年三月三十日──

  须田武志站在投手丘上。

  那不是普通的投手丘,必须具备某种程度的实力和相当的运气,才能站在这里。

  武志用钉鞋鞋底踢了土丘两、三次,一边踢,一边轻声低语:“难道运气到此为止了吗?”

  武志并不讨厌危机,他觉得危机就像为了获得快感而进行的投资。那种寒毛直竖的紧张感也不坏,更何况不经过危机的磨练,就没有成长的可能xing。

  他抬头深呼吸,将视线移向周围。

  眼前的状况很简单。

  九局下半,两人出局满垒。武志就读的开阳高中暂时以一比零领先亚细亚学园,但只要被击出一个安打,对手就会反败为胜。这是广播节目中的球评可以充分发挥的局面,一定早就顾不得口gān舌燥,叽哩呱啦地说得口沫横飞。

  武志再度审视球场。各垒上都站着对方跑者,每一个选手看起来都比自己球队的野手更成熟。

  真伤脑筋。他双手叉腰叹了一口气,已经无路可退了。

  得知对战的球队是最具冠军相的大阪亚细亚学园时,武志觉得自己运气太好了。因为,他认为这是向世人展现自己的实力,让职业球探另眼相看的理想对手。只有够大的格局,才能了解一个人有多大的能耐。

  他的秘密计划直到前一刻还大获成功。今天早上的报纸也大肆宣传,这次选拔赛中最有看头的,就是头号投手须田武志如何面对亚细亚学园的qiáng力打线。比赛前便在无意间听说,好几个球探都来看这场比赛。接下来,只要彻底压制住亚细亚的打线就大功告成了,针对这个目标,目前也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九。

  对手队的打线完全跟不上武志的投球节奏,一而再、再而三地挥棒落空,简直就像在弹奏没有调过音的钢琴。在八局之前,只打出两支安打,而且都因下一位打者的内野滚地球而双杀出局。目前是最后的九局下半场。

  武志正打算在投手丘上得意地哼歌时,比赛qíng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棒打者击出一个没甚么力道的高飞球,三垒手接到之后,球居然掉了。这种根本没有气势,简直就像老狗撒尿般的球,怎么可能掉?无论如何,失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武志难以置信地看着三垒手,三垒手也一脸莫名其妙,盯着自己的手套。

  三垒手缓缓走了过来,拍了拍球上的泥土,把球递给武志。“因为看到看台上的白色衣服。”

  武志默默接过球,眼神从三垒手身上移开,重新戴好帽子。三垒手似乎在等待武志说话,但发现他无意开口后,转身跑回守备的位置。

  其他野手也分别回到各自的守备位置,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原状,唯一的不同,就是垒上有跑者。

  下一位打者打了一个触击短打。那是一个规规矩矩的触击短打,目的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让跑者继续上垒。

  当游击手漏接了第三位打者的滚地球后,qíng势突然变得诡异起来。虽然二垒跑者还在原位,但已有跑者进入得点圈,一垒上也有人,对手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担任捕手的主将北冈跑到投手丘召集了内野手,告诉大家保持镇定,目前比分暂时处于领先,即使对方拿下一分,也没有输──几个内野手因为害怕而表qíng僵硬,又像是在生气,武志觉得应该两者皆是。至今为止从未感受过的紧张,和刚才观众持续不断的大声声援,让他们脆弱的jīng神瑟缩起来。他们一定很生气,为甚么自己会遇到这种qíng况。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