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终于送出稿件,但心里很明白那样的作品和奖根本构不上边,于是立刻着手进行第二部作品。打定主意先努力个五年试试,倘若投稿五次都不成,表示自己没才华,男人要知所进退。就这样,再度于单身宿舍里孤军奋战。不过,人好歹是有学习能力的,历经第一次的失败,这次便懂得打糙稿。我从公司带回淘汰的计算机报表纸,裁成一半,利用背面书写。发现写满一张几乎等同四张稿纸,就决定一天写一张。假如一切顺利,应该五个月就能完成。关键是,要定甚么主题?当时我思索着:小说必备的是引人入胜的谜,至今看过的谜中,哪个印象最深?脑海蓦地浮现漫画《巨人之星》,主角的绝招「大联盟球」让所有小学生想破头,尤其是其中一招「消失的魔球」更引起热烈讨论,因此决定以高中棒球为主题。这回一开始就定妥篇名,当然是《魔球》。埋首创作期间,在报上看到乱步奖揭晓,由高桥克彦先生的《写乐杀人事件》得奖。我一点都不觉得受到打击,毕竟我只是提笔写而已。
不过,在《小说现代》里看到评选过程时,内心很是欢喜。原来《人偶之家》一路闯进第二次评选,差一步就挤身最后入围名单。当时圭吾不禁暗想:甚么嘛,虽然是乱步奖,落选作也没多了不起。既然如此,再努力点或许有希望,于是梦想瞬间抹上一层现实的色彩。
顺带一提,年底圭吾结婚了。由于这段婚姻的结局不算圆满,所以不太好写,但终究是件大事,还是记下来吧。
1984
一月底截止日前,才寄出《魔球》,全文约莫四百八十张稿纸。其实我对这部作品相当有自信,话虽如此,也没天真到以为会得奖,所以下个月马上构思起第三部作品。我很快决定背景设在女子高中,主角是男教师。由于去年结婚的另一半是女子高中的约聘教师,从她那儿听闻不少校内的qíng况,获得灵感,不过,我并未把其中的人或事写进小说,请大家别误会。之所以安排女子高中西洋弓箭社,纯粹是想利用自身的经验。
记得是四月左右动笔,最初的构想中并无密室诡计,而是创作过程中,思及「这种状况如果是密室一定很有趣」,才临时设计的。上述几句话写得轻松,如今回想当年,却觉得自己毕竟老了,现下万万不敢做「临时设计诡计」之类的事。这代表脑袋僵化了吗?
姑且不论这些,五月某日,终于收到期待已久的通知。讲谈社来函告知《魔球》入围第三十届江户川乱步奖,尽管我原本就有自信,一旦成真,仍感动不已。但我并未乐天到发起得奖梦,反倒因之前不太顺遂的人生,认为事qíng绝不可能那么顺利。果不其然,结果发表当天打来的电话说的是「非常遗憾……」,承办人员极为热心,好意安慰「这次非常可惜,明年请务必再投稿」,我回答已经在写了,对方显得有些惊讶。
创作小说的事,除一小部份好友外,我没告诉任何人,所以周遭无人大惊小怪。父母和两个姊姊毫不知qíng,对公司自然也保密。每每为工作受一肚子鸟气,我就发泄在稿纸上。作品名为《放学后》,取自至金泽旅行途中,车站附近一家咖啡馆的店名。其实,此一命名之后引发一些争议,不过,至今我依旧认为是个好篇名。
对了,十一月时,讲谈社的编辑打来关心写稿进度。我回问理由,对方表示,若提早完成,希望能在投稿前先看看。听上去,他们似乎会打此类电话给先前入围的人,个xing别扭的我认为不公平便拒绝了。大家应该也这么想吧?
1985
《放学后》是在截止日前三天完稿的,又赶在最后一刻。当时,文字处理机不普及,誊稿是件大工程。原本用自动铅笔,连誊十张手就吃不消,为了利于书写,便拿皮革把笔包得粗一点。这么一来,手的负担减轻许多,却换成手肘痛。最后可说是有惊无险地完成。
稿子一寄出,马上构思起下一部作品,没来由地就以「毕业」为名,也决定以大学生为主角,只是脑中还没有任何故事qíng节。此时,从身为里千家茶人【注:里千家为日本茶道最著名的三大流派之一,与「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合称三千家。】的妻子那里听说雪月花之式,觉得可以拿来当题材。雪月花之式是茶会的仪式之一,非常困难,连要理解都得费一番工夫,还得在其中安排下毒的诡计,就更累人了。花了将近一个月设计诡计,但要让读者理解似乎不太容易。另一个诡计,是因工作之便得知的一种新技术。故事的主题则选择国中时略有涉猎的剑道。
东忙西忙之际,接到《放学后》进入乱步奖决选的通知。虽然高兴,却也紧张万分。由于这次很有自信,要是落选,打击一定不小,且又要再等一年,于是考虑参加其他新人奖垫档。那时看上的是《ALL读物》推理小说新人奖,短篇很快就能写好,半年后发表评选结果。问题在于,投稿截止日是六月底,而乱步奖得奖名单七月二日公布,所以知道得奖与否前就必须寄出。烦恼到最后,决定投稿。
然而,一旦进入动笔阶段,又出现新的烦恼──有两个短篇的灵感,要用哪一个?若摘下乱步奖,就必须在得奖后写一篇短篇小说。毕竟是得奖后的第一部作品,理当拿出自信之作。另一方面,既然要投稿,jiāo出不够格获奖的作品就没有意义了,真教人犹豫。几经思量,决定把自信之作留到得奖时用。《ALL读物》算是花心,搞砸也没损失,但仍努力完成稿子,在六月底jiāo寄,应该找不到第二个在乱步奖发表前三天还投稿其他奖项的人吧。紧接着,关键的那一天来临。
※※※
乱步奖发表当天是平日,当然得上班。心一直静不下来,在兴奋期待中挨到下班时间,却不敢马上回家,拖拖拉拉耗了一个小时之久。晚上七点踏进家门,家人表示没接到讲谈社的电话,便晓得已落选。根据去年的经验,假如得奖应该很早就会接获通知。和妻子两人正沮丧之际,七点半电话响起,以为是通知落选,话筒另一端却告知与《莫扎特不唱摇篮曲》同时获奖,真教人难以置信。
第二天要召开记者会,于是立刻打电话向课长请假,刚要联系亲友时,突然有两名记者上门采访。请他们进屋,但他们完全状况外,连江户川乱步奖及圭吾是得奖者都不知道,据说是上司突然下采访令。我从头说明后接受采访,还拍了照片,待两人离去,才发现身穿睡衣。穿睡衣上全国xing报纸《朝日新闻》「人物」专栏的,恐怕只有圭吾吧。
次日,为了记者会前往东京,圭吾的左腕却患上接触xing皮肤炎,烂成蟹足肿。在记者会上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会缠着绷带?」同时得奖的森雅裕先生,十分具有文静艺术家气质,之后我才晓得他其实很不简单。
讲谈社的大人物们和我说了不少话,但听他们提到要改题名时,我吓一跳。原因是「放学后」太简短,不如改成「遭到密闭的放学后」或「放学后的密室」之类的标题。我无法理解他们的感觉,也认为现下看这篇文章的读者会有同感,但当时就是那样一个时代。回家后我烦恼许久,怎么样都想不出更好的标题,最后决定用「放学后的恶魔」。虽不认为这个标题有多高明,但期限快到了也没办法。只是,经过几天,讲谈社来电表示,还是直接采用「放学后」。据说编辑部十分挣扎,最终得出此一结论也挺新鲜的。现在很多人称赞书名取得巧,幸好当初没改。
另外,不少评审委员认为《放学后》的「犯案动机太弱」,怀疑有人会为此行凶。言下之意,这是最大的问题。对此,圭吾无法接受。圭吾想描写的是「因一般大人无法理解的动机而杀人」,所以他们无法理解是当然的。当时的风cháo确实是「杀人动机必须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就这点看来,现今对推理小说家而言真是个自由的时代。
※※※
九月,《放学后》终于在书店上架,感觉十分奇妙。在公司被要求签名颇令人头痛,不管到哪个部门,都有人知道我是谁,真是万分尴尬。为避免这种状况,我事先就拜托过讲谈社别公开公司名称、住址等数据,对方却没妥善处理。坦白讲,我原本还准备暂时偷偷兼差的。
话说《放学后》倒是卖得不错。虽然比不上同时得奖的《莫扎特不唱摇篮曲》,但也卖出十万本。我心想,乱步奖的招牌果然不是盖的,也想到下次不知何时才能超越此一销售量,只是没料到这个「何时」竟然超过十年。
颁奖典礼定于九月底举行,我久违地买了西装和领带。因为从事研究工作,上班不必穿西装打领带。典礼上,我在紧张中上台致词,说是致词,其实只是「谢谢大家」之类简单的几句话,约莫是有史以来最短的致词。同时得奖的森雅裕先生倒是滔滔不绝,内容似乎相当偏激,之后引发一些争议。
派对上,很多不认识的人过来打招呼,转眼间口袋便装满名片,其中不乏认识的面孔,但都只是我单方面认得的名作家。如今已拆伙的冈嶋二人的两位【注:「冈嶋二人」为德山谆一与井上梦人的共同笔名,代表作有《宝马血痕》、《99%的诱拐》等。】与井泽元彦先生【注:井泽元彦(一九五四─),日本推理作家、历史研究家,代表作为《猿丸幻视行》。】等也和我jiāo谈,井泽先生关切道:「那你啥时要辞掉工作?」我也向大前辈佐野洋先生【注:佐野洋(一九二八─),日本推理作家、评论家,代表作为《华丽的丑闻》。】打过招呼。不久,一名陌生女子走近问我身高,听到我答「一八○公分」,便带着复杂的表qíng离去,好像是受佐野先生之托而来。据说他以推理界最高的作家自居,但不知究竟有多高?真教人好奇。
派对结束后,讲谈社的编辑带我到银座的传奇文坛酒吧,名声传唱至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下已无这间酒吧。原来,当天是该酒吧的最后一夜。多亏走了这一趟,不时可向驰星周【注:驰星周(一九六五─),日本小说家,代表作为《不夜城》。】他们chuī嘘「我去过银座的○○,是老牌作家哩」。总之,那晚是人生最痛快的一刻,我还半开玩笑地想,搞不好再也没机会这么痛快,不料,往后十年竟真的如此。
※※※
十月某日,有生以来第一场签书会在爱知县一家名号颇响亮的书店举行。当天应该是星期六吧,一到会场,见很多人在排队,我大吃一惊,暗自窃喜着「哇,好多人!原来我这么受欢迎」。不过,高兴没多久,便发现都是些熟面孔,几乎是公司的同事和妻子那边的亲戚。同事深怕人龙断掉,还排队排了两次。究竟卖掉多少书不得而知,但签书会好歹有模有样的。要是见好就收也就罢了,偏偏书店老板心生贪念,提议:「东野先生,明天到另一家分店再办一次吧!」若当场回绝就甚么问题都没有,我却得意忘形。生平头一遭签那么多名,便自以为是明星作家,一口答应:「好啊,再办一场!」完全忘记这天的签书会是在众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才勉qiáng像个样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