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奇谭系列_绿桥乔【完结】(140)

阅读记录

  谷清阳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校志室里,盘长生在努力地翻查一些档案。都是一些无用的东西,但在一卷古籍中却发现了异常,里面的内容引起了他的注意。

  卷籍已很陈旧了,泛了黄,他用手轻轻抹去上面的灰尘,纸张仿如不受重力,要马上碎开了般,实在使他看得费劲。

  时值天下大乱,为兴我之中华,建立兴中大学。此地本名公主坟儿,选此处建校实有不可说之重大内情。

  因着乱世动荡,生灵涂炭,人之惨况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无数婴孩饥饿横死,啼哭之声声声不绝。世人本着向善之心,一心只想冤魂饿殍得以解脱,立此书香圣地,以其圣洁之气洗涤一切怨恶仇恨,以莘莘学子赤子之心,长存于世的浩然正气渡其苦痛之心,轮回六道,还此太平,也就是一件功德圆满之事。

  世人可怜,故只镇而不压,终得渡之,校园浩然正气长存也。今立中山圣铜像于此,正气永存,香火鼎盛而书香满天下也。

  这段文字到此结束。

  再看日期,倒是1938年的。里面还有附记,这所学校清末就有,但因着战火纷飞,战事吃紧,把学校重新迁徙到此处,远离京城是非地,并且重新命名为兴中大学。但为何他在这所学校里没有见过孙中山铜像呢?

  再往下看,这所学校的校长姓章,是共产党人。当时学校也是隐藏共产党为其提供避难所的地方,而出资修建学校的却是名为“归后悔”的男人。里面有他的生平,但很简单,他不忍看中国大好河山遭到涂炭,毅然捐出全部家产修建大学,报效祖国。但有一点,重新选址的地方必须由他来定。

  又是姓归。盘长生感到头痛无比,这次的事难道还牵扯到学校的建校史吗?按理说,把学校搬到郊区也并无不妥,但怪就怪在这一句上“无数婴孩饥饿横死,啼哭之声声声不绝”。看来是有人想通过建立学校以书香圣气压制邪气,并导其向善,平下怨恨归入轮回正途换得人间太平。道家里的道士也承认有此一法。虽然是迷信,但看来出资建校的人是深信不疑的。这公主坟的地上,民国末年究竟发生过什么事,为何矛头直指现在的几宗命案。

  盘长生继续往下翻,一行字又出现在他眼前。

  世人愚昧,大错铸就,终难往返。只望真相公诸于世之日,能得宽恕。校区太平,实靠此法为之,如见此令速速远离,莫要动了根本,永沉苦海。

  这段话后面画了密密麻麻一圈线谱,正是盘长生在封闭的704宿舍门前移动过的石阵里刻的镇鬼符。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来就是用镇鬼符压制鬼魂的,难怪说不能移动镇鬼符,以免永沉苦海。原本还心存疑虑,这下盘长生的一颗心定了,这件祸事的起因终究脱不了这所学校。看来凶手仍潜伏在学校里。他把卷宗悄悄地放进公文包,离开了校志室。

  车子迅速地在车道上行驶,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琉璃厂内游人如织。远远穿过“阅微草堂”的垂花木格子店门就像走进了一个旧时代,留声机里回旋着《夜上海》泛黄却越加清晰的歌声。

  进了“阅微草堂”,满室书香让人精神为之一震。民国时的一些杂志报刊,褪了色却红艳得更为怀旧妖娆的红花绿紫的版色头条醒目地展列在墙上。木制的镜框把它们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把时间也定格在了那十里洋场、纷纷洒洒、活色生香的夜上海里。

  三两个游人在第二进店铺里欣赏着字画,上至两晋下至明清名人字画,皆是神来之笔。再入一进门,只见两位长须飘飘的老者在装裱一幅字画。其中一位见是盘长生来了,抬起手按了按墙壁上的按钮。不多会儿,老板就出来了。

  老板是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身子笔挺,声音洪亮,笑着迎了他往最里走。嘴边深深的笑纹透出了风霜,他身穿一件白色长袍,国字脸上坚毅的五官透出一股儒雅。奉了茶,盘长生也就长话短说,问起《晚清异闻录·卷二》修缮好了没有。

  此书应了盘长生之托,由老板亲自修缮。说来这也是《晚清异闻录》一册书和他们沈家的缘分,当年代为装裱这一整册书的正是“阅微草堂”沈家。沈家的修裱技术是一脉相承,原为前清皇室工匠,所以装裱技术一流。许多烂得粉碎的书册,行内无人能接的活,沈家都有办法复原。

  沈老板呷了口茶,从怀内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册书,书外面还用锦缎包了。

  盘长生打开看,真真佩服,尽管他也懂些皮毛,知道补上被书虫蛀掉的部分,先要清理好虫洞附近0.1毫米都不到的纸,而后再从唐时一直保存下来的宣纸、草纸、金笺等纸质里面找,找出年份、颜色、水度、同产地的纸张再进行糊裱。而糊裱的过程极困难,需要多年的经验,还需眼力、手力和耐力。相应的推字、嵌字等也要掌握得纯熟。

  那补上的纸张就是清中晚期的纸,十分宝贵。补纸的搭配本已无懈可击,而沈老板为了追求完美,更是对补好的缺页进行了处理,根本看不出烂过补过的痕迹。由于装裱修复的人是无法知道原作者写过的内容的,所以缺字的部分仍是缺字的。对此,盘长生尽管知道仍是皱起了眉头。因为当时的文字对于他来说实在太重要。

  “来,喝杯茶。”沈老板请了茶。

52书库推荐浏览: 绿桥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