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小组采取三班制,每班派出三个人,二十四小时轮流上岗。他们首先摸清了徐杰的住处,就是学校外面的一间出租屋。经过两天的跟踪监视,基本确定了他每日的行程:早上九点多出门,在附近的小摊吃早点,然后就回家,有时也到网吧里上网。下午的行程比较固定,一般是去学习散打,很少有一个下午不出门的情况。下午六点从俱乐部出来,直接走进旁边的网吧。十点多离开网吧,在学校附近的小摊买一盒炒饭,打包回去做晚餐。
一连几天,徐杰没有哪天不是公式般重复着这条单调的线路。甚至不见他与什么人见面,或者和朋友聊天。马一洛坚信这样单调的生活的背后,必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经过秘密调查,发现徐杰不仅生活单调,就连交际也简单得出人意料。除室友外,他几乎不与其他人交往,就连老师都对他并不熟悉。更加令人奇怪的是,他还是学生干部,很难想象日常的工作要如何展开。
既然他的行动滴水不漏,那就只能从他的室友身上寻找切入点。只是他们已经毕业,几乎全部都在广州工作。这让马一洛想到了还在东莞出差的大益和小赵。他马上给大益打电话,告诉他直奔广州,寻找徐杰的室友。
马一洛也一门心思在旧楼蹲守。这是控制信号的发射地,徐杰与此脱不了干系。要进旧楼必须穿过一条小巷。每天晚上十二点一过,马一洛就会把车停在巷口旁边的阴影中。
这条巷子并不宽敞,因为二十年前的一场灾难,二十年来它始终破败不堪。两边的平房几乎全部坍塌了,那些断壁残垣透着幽森的寒光。放眼望去,小巷尽头便是那栋烧焦的楼房。
终于有一天夜里两点半,对讲机里传来了同伴的声音:“一号,目标离开住所,往你所在的方向走去,注意监视!”马一洛回答:“收到!”他放下对讲机,全神贯注地盯着车窗外。这是几天来第一次出现异动,所以马一洛显得格外紧张。果然几分钟后,隐约有人朝着这边走来。
近了,近了,当轮廓渐渐清晰的时候,那人却倏然停住了脚。马一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停下,正纳闷,突然见他转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马一洛有些失望,他用对讲机呼叫同伴:“各单位注意,目标突然返回,密切监视!”
几分钟过后,同伴向他汇报:“一号,目标进入一家网吧,听到请指示!”
马一洛略微沉思一下,说道:“跟进去,注意他在干什么,上什么网站!”
听到他的指示后,一名同事从车里下来。那时网吧的卷帘门已经拉了下来,只是卷帘门并未关死,下面还留着一米多高的空隙,弯下腰就可以钻进去。他钻进里面,刚刚直起身,就见徐杰站在他的面前,似乎正在专门等着他进来。
他并没有预料到这个场面。当下心里一惊,可是职业素养提醒他不能慌乱。他若无其事地走进去,在一台电脑前坐下,装模作样地开机。片刻后,当他回头看时,徐杰已经没了踪影。
他急忙站起来,四下寻找,再也看不见徐杰的影子。他只好向马一洛汇报:“一号,目标离开了网吧。”
与此同时,另一名同事也传来了消息:“发现目标向广场方向跑去,请求指示!”
马一洛意识到中了圈套,不由得佩服徐杰的反侦查能力之强。这个对手远比他想象的厉害,今后的调查必将更加困难。他叹了一口气,慎重地命令道:“不必追赶了,马上收队!”
14
徐杰早已习惯了谨慎行事。绕几圈再去目的地,是他每次工作前的习惯。只有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后,他才敢穿过这条幽深的巷子。
今天的试探并不能引起他的重视。因为在他无数次试探之下,开始似乎总能察觉到某些疑点,而事后证实那全都是草木皆兵。他更愿意相信,停在巷口的汽车就是辆普通的私家车,跟他进入网吧的男人不过是个小混混,半夜不想睡觉,到网吧里消磨时间。
但是从此以后,徐杰行事更加小心。除散打俱乐部与住所外,几乎再不去别的地方。这让监视小组着急万分,他们恨不得逼着他与某人接触,去做某些可疑的事,然后理所当然地抓现行。
马一洛再次有种被困住的感觉。如果徐杰不主动露出马脚,他们还不能采取进一步行动。这天晚上,他把车子停在巷子旁边,觉得百般无聊。对于他这种急性子的人来说,这种缓慢的节奏无疑是一种折磨。他趴在车里,几乎要睡着了。突然有人拉开车门,坐在了副驾驶的位子上。
马一洛腾地坐起来,随即长出一口气,他问道:“你怎么来了?”
“我来是想看看有什么情况,却发现你在玩忽职守。”
“唉,”马一洛颇有些无奈地叹气,“这个徐杰极其狡猾,这样监视几乎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东西。”
“为什么你们只想到监视,而没有考虑主动出击呢?”
“主动出击?”
“是啊,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状况。”
马一洛沉思良久,这一点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这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现在还不行,必须要等到三点以后。”
“到时候我陪你进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杜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