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坂火之梦_早濑乱【完结】(6)

阅读记录

  他们住在旧藩邸的大杂院,听说在麴町区的赤坂溜池附近。虽说是大杂院,其实是藩主大宅内靠围墙的一幢差不多门面七公尺宽的独门独院房子。虽然父亲已经不在藩主家工作,但那时藩主还是会照顾以前的藩士,所以不需要付房租。

  三年后,发生了维新后最大的内乱西南战争。在此之前,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会如何发展。所以,全国各地失去工作的士族,就像父亲的桥上家或母亲的内村家一样,对新时代深感不满。

  曾经担任维新主要战力之一的鹿儿岛县士族集体离开新政府,蟠踞家乡这件事成为推动西南战争的决定性一环。许多人认为藩和武士即使无法回到以前的时代,但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复活。那就是所谓的“士族叛乱”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时代。

  实之的母亲在东京住了六年。虽然住了六年,但母亲从来没有提到文明开化、寿喜烧或是火车的事。

  每次提到东京,母亲就会重复以下的话。

  当时的东京祸乱相踵,小偷和强盗横行。听说人口大量减少,城里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我整天都守在大杂院里,很少出门,不知道外面的变化。

  但我还是有几次出门的机会。当时,我所看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东西。原本的藩主宅第变成了一片原野;有的好像变成了鬼屋;还有的变成了茶田和桑田……。我记得当时在想,这就是所谓的“国破山河在”吧。

  当时,母亲完全不知道已经改名为桥上隆的父亲到底从事什么职业。他每天早出晚归,每个月会拿一次生活费回来,但他从来没有告诉母亲,这些钱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报酬。是秩禄处分?或卖掉老家祖产的房子所得的钱。只是那段日子衣食不缺,家里也有丫环和女备,生活得以维持士族的体面。

  哥哥在明治九年(一八七六年)出生。从那时开始,父亲很少回到旧藩邸的大杂院,拿钱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不久之后,发生了西南战争。没想到新政府的平民军在短时间内,便平定了鹿儿岛县士族。于是任何人都清楚地看出,时代绝对不会倒退。

  从那个时候开始,父亲不再拿钱回家。当时,母亲本身也有储蓄,但在母亲用完积蓄后,生活顿时陷入困顿,家产也被父亲花用殆尽。

  即使如此,父亲每个月还是会回来一次,偶尔会带回一大笔钱。父亲每次都用这些钱叫了一大桌酒菜,心情大悦地催促母亲:“来,快吃,快来吃!”自己则不停地喝酒。

  你父亲的工作好像和报纸有关。

  这句话不是母亲说的,是外祖母告诉实之的。外祖母从来不说一句父亲的好话,每次提到父亲,都充满不屑的语气。但其实外祖母也不清楚详细情况。

  实之在学校读到维新那一段历史后,大致猜出几分。所谓“报纸”应该是指西南战争后,全国各地盛行的自由民权运动。鹿儿岛县和山口县的一部分士族,联合不甘被新政府掌握主导权的其他府县出身的人,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言论,组成了反政府的阵营。这项运动和承受沉重税赋之苦的各地农民结合,逐渐发展为秩父事件等地方暴动。等这些运动渐渐平息后,日本才终于走向安定。内阁成立,颁布宪法,议会开议,终于发展到如今的面貌。

  桥上隆和母亲的生活在明治十二年(一八八〇年)四月画上了句点。之后获得子爵封号的藩主不愿意继续照顾旧藩士的生活,要求他们搬出大杂院。使他们原本已经一贫如洗的生活雪上加霜,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到通知的几天后,父亲刚好回到大杂院。夫妻两人商量后,母亲做出了决定——和父亲分居,自己搬回娘家。当时,东海道线还没有开通,母亲带着四岁的哥哥搭上了前往神户的蒸气船,之后辗转搭人力车,回到了在维新后改名奈良县N町的娘家。

  这时发生一件料想不到的事。母亲返乡时,居然已经身怀六甲。于是,实之在翌年的明治十四年(一八八一年)二月诞生。

  母亲的父亲,也就是外祖父为重回娘家的女儿所生下的儿子,取了实之这个名字,可能是顾虑到要取和长子相似的名字吧。但他从来没被叫过桥上实之,从一出生开始,就姓内村。

  母亲写信到旧藩邸的大杂院,通知父亲生下次子的事,却没有收到父亲的回信。藩邸已经被拆了,母亲寄出去的所有信件都因为“查无此地址”,而被退了回来。诸侯宅第恐怕那时已经在东京这片土地上消失。从那个时候起,江户真正蜕变成东京。抛妻弃子的父亲,是否在获得新生的东京,展开了新的人生?事实上,他们连他是否还活在世上,都不知道。

  (三)

  神田大火六年后的明治三十一年(一八九八年)。

  东京名为本乡春木町的地区本是一个闹区,大街上餐厅和商店林立,三月二十三日,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

  这场大火烧毁了一千四百七十八户,造成两个人死亡。据说当时上野刚好也发生了火灾,消防队正在上野救火,导致火势延烧扩大。

  虽说是“大火”,随着年代逐渐接近二十世纪,即使发生火灾,也很少会整个区域完全烧毁,这场“本乡春木町大火”的燃点一带虽已全数烧毁,但其实只占本乡区的一小部分而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早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