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铜币_[日本]江户川乱步【完结】(76)

阅读记录

  啊,没有凶手的他杀。天底下真有这种奇妙的事吗?在场众人都干咽着口水专心听橘述说。

  “如果我的揣测无误的话,林昨日正午吃完中餐后,便从二郎的房间拿走装有子弹的火绳枪,再回到这个房间,倚着这张桌子把弄。一会儿,他忽然想起还得写封信给友人,于是把枪随手往桌上一 放,提笔写起信来。当时,枪座恰巧靠在这个书挡边上,这就是造成这起事件的主因。写完信后,由于他习惯午睡,接下来便在床上躺下。不知过了多久,准确时间我无法判断,总之到了一点三十分左右吧,令人难以想象的无凶手杀人案就此发生。”

  橘说着,从口袋掏出怀表。

  “好,现在是一点二十八分。再过一两分钟,无凶手的杀人案即将发生。到时这起事件将会真相大白,请你们注意看桌上的花瓶。”

  众人像看魔术师表演般,十二只眼睛齐齐盯向那个玻璃瓶。

  这时,我的脑中某个念头如闪电掠过。原来如此,我知道个中原因了,事件的真相就此大白,是太阳与玻璃瓶共同作用下的离奇杀人事件。请看,玻璃瓶受到从窗口射入的强烈阳光的照射,如火焰般炯炯发亮,光线穿过那装满水的球形玻璃瓶,太阳的光线在此凝聚成一束强光,照射在 放于桌上的火绳枪上,并形成了一个诅咒的焦点。

  焦点随着太阳的移动也同步缓缓移动位置,眼看着那炽热的焦点已投射在点火孔上。瞬间,尖锐的枪声响遍室内,只见枪口冉冉升起一缕白烟,众人一同将视线移向床铺胸口遭到枪击的稻草人,已然冒烟起火,滚落一旁。

  (《火绳枪》完成于一九一五年。如前文所述,本作在作者生前从未发表)

  【注释】

  (1)“义弟”在日文中泛指同父异母的弟弟,但本文从头到尾皆未清楚交代两人关系。

  (2)爱伦•坡于一八四五年发表的诗作,原名为(The Raven),日译名为《大鸟》或《鸦》。是确立爱伦•坡在诗坛地位的代表作。

  (3)十五世纪后半期欧洲的发明,是利用火绳点燃火药的枪。战国时代引进日本,幕府末期后也用于打猎,明治时期地方开始使用。

  ·························································································································

  ※《两分铜币》解题※ 文/傅博

  本文涉及作品谜团,建议读者先阅读作品,然后阅读本文为宜。

  《两分铜币》为“江户川乱步作品集”第一卷,一共收录江户川乱步于一九二三年出道,至一九二五年发表的短篇与极短篇十六篇。依二次大战前的二分法分类,都是属于“本格推理小说”。当时之本格推理小说的概念比较模糊,凡是在现实社会发生之具有谜团的事件,经过推理解决后,另有意外收场的皆属之,这类不大注重“逻辑推理”,注重结尾之意外性的笔者另称为“准本格推理”。本书以准本格推理为多。故事都是大正时期(一九一二至一九二六年)为背景。大正时期很短暂,仅有十五年,却是日本近代(一八六八至一九四五年)史上最和平的时期。文化烂熟,大众社会成立,大众文化充满色情、奇异、荒谬。乱步的作品恰好适应时代的要求,获得读者的支持。其故事的主角,大多是非寻常人物。有失业青年、败家子、梦游症患者、双胞胎、神经质者、善于乔装变身者、绅士窃盗等。这群非寻常者涉及的事件,当然不寻常,充满猎奇性、耽美性、浪漫性。

  《两分铜币》(二鋼貨):刊于《新青年》一九二 三年四月号,原文约两万字。乱步之处女作,确立日本推理小说之里程碑的杰作。两名失业青年,“我”与松村武无事可做,整天待在租来的小房间里。有一天松村从“我”买香烟找来的两分铜币里面,发现了一张密码经过松村解码后,认为是稍前报纸所报道之绅士窃盗的藏金密码。意外的结尾充满游戏性。

  《一张收据》(一枚の切符):刊于《新青年》一九二三年七月号,原文约一万五千字。乱步与《两分铜币》同时投稿《新青年》之另一篇。博士夫人在家里附近铁路上被火车碾死,虽然怀里有遗书,黑田刑警从现场情况判断是他杀,推理凶手是××。但是一名在夫人遭碾轧时刚好在现场附近的青年,从现场搜集到一些证据,有力反驳了原来的推理结论。

  《致命的错误》(恐ろし/き錯误):刊于《新青年》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号,原文约两万六千字。乱步之第三短篇。一场意外的火灾,妻子被烧死,丈夫怀疑妻子受当时在火灾现场的某友人暗示而葬身火海。丈夫欲替妻子报复,设计了一套详细的复仇计划,结果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本]江户川乱步 江户川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