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杀局1玄甲卫_王觉仁【完结】(144)

阅读记录

  李恪眉头微蹙,忽然想到什么:“此人叫什么?”

  “孙伯元。”

  “他的先人,是不是东晋名士孙绰?”

  尉迟敬德一怔:“这个老夫倒是不知。不过好像听他提过,说他先祖当年跟王羲之私交甚笃,所以家中才藏有王羲之真迹。”

  李道宗察觉李恪脸色有异:“殿下为何会问这个?”

  李恪俯首沉吟,脑中不断回忆着萧君默告诉他的有关兰亭会的一切。李道宗和尉迟敬德见他忽然沉默不语,不禁面面相觑。

  如果这个孙伯元真是孙绰后人,那么根据尉迟敬德的描述,他显然也是天刑盟中的一个分舵舵主。李恪想,倘若自己迟早要介入夺嫡之争,那么身边绝对不能没有江湖死士。正如当年父皇与隐太子相争时,秦王府蓄养了八百死士、东宫私蓄了二千长林兵一样。如今这个孙伯元既然是尉迟敬德的结拜兄弟,那正是天赐良机,自己完全可以将其纳入麾下,以备不时之需。

  主意已定,李恪抬起头来,看着二人,然后便将萧君默告诉他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李道宗和尉迟敬德顿时大为惊异,相顾愕然。

  至此,尉迟敬德总算解开了埋藏在心头十六年的有关吕世衡血字的谜团。

  “约这个孙伯元见面。”李恪一脸凝重,对尉迟敬德道,“告诉他,若他不辞,本王必当重用!”

  李道宗一听,便知道这个英武果敢的李恪已是决意入局了。

  深夜,大雨瓢泼。

  长安城东南角有一座青龙坊,坊内东北隅有一条石桥,桥下之水引自曲江,因近日骤降暴雨,水位明显抬高了许多。

  此刻,石桥下的渠水边站着一个黑影。他一动不动,仿佛一尊石雕。

  片刻后,雨中驶来一驾马车,缓缓停在石桥上。一个人从车上下来,打着油纸伞,借着远处人家昏黄的灯火,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桥下,然后有意找了个背光的地方站着。

  “先师有冥藏。”看到黑影后,打伞的人沙哑着嗓子念道。他的声音经过刻意掩饰,显得过于低沉,差点就被哗哗啦啦的雨水和渠水声淹没了。

  “安用羁世罗。”黑影转过脸来,正是王弘义。

  “见过冥藏先生。”来人深长一揖。

  “玄泉,咱们有好几年没见了吧?”王弘义微笑道。

  “是的先生,应该快三年了。”

  “听说这几年你在朝中,做得挺有声色,而且马上要入阁拜相了?”

  “这都要拜先生所赐。”

  王弘义笑着摆摆手:“这是你自己能干,就不必过谦了。想当年,在昭行坊,我曾经对你说过,你的任务便是潜伏在李世民的朝廷中,把官当得越大越好。如今看来,你终究没让我失望啊!”

  “属下谨记先生教诲,一刻不敢忘失。”

  “很好!本盟的弟兄要都能像你如此能干,又这般忠诚,何愁大业不兴!”

  “先生此来,要给属下什么任务?”

  “要让你做的事很多。第一件,便是辩才之事。他近况如何?”

  “据说已经开口,不过说得很慢。”

  王弘义眉头一蹙:“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倘若让他把所有秘密都捅出去,对本盟极为不利。”

  “是的,属下也有此虑。”

  “有没有办法,把他劫出来?”

  玄泉略加沉吟,摇摇头:“虽然宫中有属下的人,但想把人劫走,恐怕很难。”

  王弘义眉头深锁,片刻后道:“既然如此,就做掉他!宁可咱们得不到《兰亭序》,也不能让它落到李世民手里。”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玄泉一拱手,转身就走。

  “玄泉。”

  玄泉停下来,却没有回头。

  “凡事都要小心。接下来,会有很多大事要你去办,你可不能有丝毫闪失。”

  “属下谨记。”玄泉说完,便径直走进了大雨之中。

  他居然背对着我说话?!

  在王弘义的记忆中,这似乎还是头一次。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玄泉的语气还是那么恭敬,每次任务也都执行得干净利落,但今天这个前所未有的反常举动,还是让王弘义心里生出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尽管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很多时候,细节往往会暴露一个人的真实内心。

  第二十一章营救

  萧君默那天提出要回家后,李恪次日便找了几个太医给他检查身体,结果发现,虽然伤口的愈合情况很好,但要完全愈合还需要时间,所以太医建议再休养几日。为此,李恪又强行把他留了三天。萧君默愁眉苦脸,叫苦连天。其间桓蝶衣又来看过他几次,也和李恪一个鼻孔出气,硬是不让他走。

  挨到第三天下午,李恪来看他,萧君默拉下脸来,说我闲得都快长毛了,你再不让我走,我从现在起就开始绝食!李恪没办法,只好又把太医找来。太医查看后说,伤口已基本愈合,只要出去以后不要有剧烈运动,当无大碍。李恪这才点了头,同意让萧君默出宫回家。

  萧君默如逢大赦,走出承天门的时候,深长地吸了一口气,对送他出来的李恪道:“自由真他×的可贵!人不自由,毋宁死!”

52书库推荐浏览: 王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