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好好的,我才能走得安心。”
“不过是离开几日,又不是生离死别,有什么不安心的?”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只要一天不看见你,我心里就会七上八下。”桓蝶衣说着,忽然意识到这话听上去像是表白,赶紧又解释道,“你别误会,我的意思是说,你最近有太多事情瞒着我,所以我心里会胡思乱想。”
“我没误会,”萧君默瞥了她一眼,“倒是你这个解释有点多余。”
“你真的没误会?”桓蝶衣盯着他。
“我当然没误会。”萧君默也看着她,“你想让我误会什么?”
桓蝶衣大窘,摆摆手道:“哎呀不说了不说了,反正我就是不喜欢你什么事都瞒着我。”
“我不是故意要瞒你,只是很多东西我自己也没弄明白,所以暂时跟你说不清楚。”
“反正你总是有话说。”桓蝶衣嘟起嘴。
萧君默瞟了眼不远处那队黑甲,低声道:“带着那么多兄弟,你可得拿出点队正的派头,别一副女儿态,小心被他们看轻了。”
桓蝶衣闻言,赶紧收起女儿态,做出一副庄重表情。
“赶紧走吧。”萧君默道,“玄甲卫出任务,那可都是十万火急的,哪能像你这么磨磨蹭蹭?”
“你就不问问我,这趟是出什么任务?要去哪儿?”
“玄甲卫的规矩就是不能瞎打听。”萧君默道,“你说我一个堂堂玄甲卫郎将,至于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吗?”
“那你就一点不好奇?”
“桓蝶衣,你再说下去,我担心有人会告发你了。”萧君默故作严肃道。
“告发我?”桓蝶衣微微一惊,下意识看了看那些黑甲,“告发我什么?”
“一、无故拖延时辰,贻误战机;二、与非执行任务者交头接耳,有泄密之嫌。”
桓蝶衣冷哼一声:“危言耸听!小题大做!”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已经不大自在,随即挪动脚步,道:“那,我走了,你自己保重。”
“走吧,好好执行任务,别胡思乱想。”萧君默道,“最重要的是别想我。”
桓蝶衣闻言,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回头朝他做了个鬼脸,旋即翻身上马,带着那队黑甲朝东边的官道飞驰而去。
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
萧君默目送着桓蝶衣等人在雨雾中渐行渐远,心里说:蝶衣,希望你别太为难楚离桑,那个姑娘被我害得家破人亡,已经够苦了,不应该再受到伤害……
事实上,对于桓蝶衣的此次任务,萧君默早已心知肚明。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而皇宫中也很难有绝对的秘密,当萧君默得知辩才绝食的消息时,他便已预感到皇帝会利用楚离桑来迫使辩才就范了。
对此,萧君默心中自然是五味杂陈。因为辩才是他抓来的,倘若真的绝食而亡,他必然无法原谅自己,这辈子都要受到良心的谴责。现在皇帝又命玄甲卫去抓楚离桑,萧君默的歉疚和自责之情就更深了。然而,他却无法阻止这一切。思前想后,他决定等楚离桑到了长安再说。总之,他已经亏欠她太多,所以只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到时候见机行事,尽量别让她再受到伤害。
萧君默与何崇九等人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一驾马车不疾不徐地驶了过来,在河岸边的柳树旁停下,车后跟着几名骑马的侍卫。
细雨纷飞中,一位须发斑白、神色凝重的老者从车上下来,与萧君默远远对望。
来人正是魏徵。
在萧鹤年的墓前上完香,魏徵就静静地站着,眉毛和须发皆被细雨打湿,眼中似乎也有些湿润。
何崇九等人已先行离开,只剩下萧君默一人站在魏徵身后。
良久,魏徵转过身来,看着萧君默:“贤侄,斯人已逝,还请节哀顺变!”
不远处的侍卫想打伞过来,被魏徵用目光制止了。
“太师,今日家父下葬,并未通知任何人,但您不仅知道了,而且还特意赶来,让晚辈十分意外,亦颇为感动啊!”
魏徵并未理会他的弦外之音,淡淡道:“老朽与令尊同朝为官,私交也算不错,自然该来送他一程。”
“那太师怎么不问问,家父为何会猝然离世呢?”萧君默盯着魏徵的眼睛。
“日前令尊下落不明,老朽亦有耳闻,本想到府上探问,又被琐事牵缠。”魏徵平静地道,“直至今晨,老朽偶然听说贤侄扶棺出城,便猜到令尊可能已经过世,所以……怕勾动贤侄伤心,老朽便不敢轻易打问。”
如此城府,如此定力,难怪会位列国公、官至宰相。萧君默在心里冷笑了一下,道:“太师方才说与家父私交不错,不知是什么样的私交?”
“同慕古圣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共学先贤修己安人、济世利民之术!如此而已,别无其他。”
“是吗?既然如此志同道合,那家父一定时常到府上打扰喽?”
“偶尔有之,也不经常。”
魏徵的脸如同一口千年古井,表情近乎纹丝不动。萧君默看在眼中,决定不再跟他绕圈子了,遂单刀直入:“上月二十六日深夜,实际上已经是二十七日凌晨,家父不顾武候卫夜禁之制,突然到了您的府上。这件事,不知太师是否还记得?也不知那一次,你们谈论的又是怎样的圣贤之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王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