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死亡之日_陈舜臣【完结】(36)

阅读记录

  “李源良先生为了帮助民族产业,向他们提供了巨额贷款。然而,他们最终还是饮恨败北。战后上海的经济状况,想必您也清楚。李先生倾家荡产……最后光荣没落。”

  这时,特制拉面端了上来。

  “哦,这肯定很好吃啊!”南洋富豪盯着升腾而起的热气,开心地说道。

  “只是普通厨师做的,算不上好吃。”

  说着,二人吃起了拉面。

  “不过,李先生现在过得也不错吧?”陶展文喝了一口汤,开口问道。

  “只能说凑合。”说着,席有仁将一块烤猪肉送入口中。

  “这自然是席先生您尽力帮助的结果。”

  “若说是报恩就显得假惺惺了,我只是通过李先生采购必要的物资而已。”

  “瑞和企业的采购数量想必很惊人吧?”

  “没什么大不了的。”席有仁谦虚地说道,“而且只是刚刚起步。”

  “哦……”

  “由于内战,李先生从美国回到香港后仍无望重建事业,在那里一时无所事事。事业失意令他一直隐居度日,我无论如何寻找,都未能与他取得联系。”

  “他那个时候想必过得十分艰难。”

  “是啊。”席有仁喝完剩下的面汤,继续说道,“我当时也因自己的事忙得不可开交,其间终于得知了李源良先生的下落。他以前曾在上海结识了一位日本人,听说在那位日本人的帮助下,他去了日本。曾在我公司任职的一位经理在香港偶遇李先生,便写信通知了我。据说那位日本人是塑料相关厂商,希望李先生去负责面向东南亚的出口业务。得知他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我也十分高兴……后来,我们便开始往来书信,重温旧交。我一直在信中激励李先生。当时我还腾不开手来开拓外贸业务,但我打算进军这一行。所以,我经常告诉李先生,要他再等等,先保持联系,到时一起做大买卖。”

  “如今您的愿望可算是实现了。”陶展文说道。

  “还不到一年呢!那时刚好李先生的那位塑料制造商朋友不幸去世,其接班人们都认为将出口部门委托给大公司更为有利。于是,李先生便毅然辞职,来到神户重整旗鼓。”

  “虽然有陈词滥调之嫌,但还是那句话——好人终有好报。”

  “不。”席有仁说道,“现在的生活绝对不适合李先生,他应该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才对。”

  “说得也是,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止步不前。”陶展文轻易让步,并未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前几年去过美国,亲眼看见曾经扼杀民族产业的那帮家伙——也就是当时的官僚资本家一派——在旧金山一带悠闲地玩乐度日。他们做了那么多坏事,可还是没有遭到报应。”

  “我也不喜欢政治家和官僚那帮家伙。”陶展文想起自己以前在国内时的事情。他对掌权者的憎恨和厌恶是发自内心的。

  “政治家这种东西,全世界无论哪儿都一样。”席有仁说道。

  “没错。”陶展文点头附和,“在日本也一样,有很多牵涉权力的龌龊勾当。”

  “我最近去过东京,见到了很多政治家。”席有仁说道,“那些入主动找我谈了很多事情,有人打算在事业上与我合作,有人企图向我推荐某些产品,等等。当然,这些人也都是为着各自的利害关系而来。”

  “请您小心,其中的一些人是很过分的。”

  “东京的某位有权有势的政客向我介绍了吉田庄造这个人,您认识吗?”

  听到吉田庄造的名字,陶展文眼珠不禁微微一动。

  “我只听说过他的名字。”陶展文答道,“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政客,听说十分能干,详情我就不清楚了。”

  “无论如何,我在日本的生意一定会通过李源良先生来进行,我早已决定全面信任李先生的判断……所以,如果那些人想同我做生意,就只能找李先生谈。”

  正在这时,电话铃响,健次拿起听筒,随后喊道:“是小岛。”

  陶展文将听筒放在耳边,立刻传来了小岛急不可待的声音。

  ——我已找到辻村甚吉的住处,但那家伙不在,人失踪了……听说在星期一早上便已下落不明。他住在公司的单身宿舍,我也去他的公司问过,但对方毫无头绪。有同事说他最近显得有些消沉,却不知具体原因。总之,我会继续调查进村……好的,一有线索自然会通知您。

  陶展文挂断电话,回到桌旁,只见席有仁已经拿起大衣,站了起来。

  “李源良先生还在等我,今天就先告辞了。承蒙款待。我还要在神户待一段时间,应该还会过来,到时候让我们再聊聊嘉兴的往事吧!”

  第十九章 乡村祭礼

  在寒冷的天气中一动不动是很难忍受的,因此,冬天的祭礼反而充满活力。就算只是看着村民们人声鼎沸地挤来挤去,也会觉得身体变得很暖和。

  对乔玉而言,这里的所见所闻皆属稀罕,令她非常开心。而丈夫马克在与老朋友驹沢氏谈心,同样也十分高兴。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