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长没有再追问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毕竟对公诉业务不是很精通,况且,向渊可是响当当的王牌公诉人,他也没有底气和向渊展开针锋相对的对话。徐光磊见问题提得差不多了,说:“还有问题吗?没有的话,在正式发表意见之前,大家可以先议一议。”
蔡副检察长说:“小向啊,你刚才说的死者当时喝了酒,只是犯罪嫌疑人的一面之词,没有鉴定报告为证。况且,喝了酒也不一定就会杀人,你的这点推测毫无根据。相反,喝了酒的人反而抵抗力下降,更有可能被杀。总之,我看这个案件认定故意杀人罪更为妥当,正当防卫只是犯罪嫌疑人的辩解,没有任何证据印证,不足为信。”
向渊说:“蔡检说的没错,正当防卫在实践中认定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因为证据上难以认定。这个案件中,没有找到目击证人,死者已经死了,是否成立正当防卫只有嫌疑人的辩解,认定正当防卫的证据确实单薄。但是,我认为,证明正当防卫的举证责任不在嫌疑人,一个人在被羁押后,要证明自己无罪是很难的。我们要起诉指控他构成犯罪,必须由我们来举出充分的证据,而不是让嫌疑人来举证证明他无罪。我们举证的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得出唯一结论。现在嫌疑人提出他是正当防卫的辩解,而我们并没有充分的证据来否定他的这一辩解。所以,目前我们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嫌疑人无罪,但证明有罪的证据也达不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即对他无罪的辩解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我们认为应当对钟天崖作存疑不起诉。”向渊虽然不同意蔡副检的看法,但措辞上很委婉,尽量避免使领导产生不适感。
胡副检察长说:“我赞成蔡检刚才的分析,死者高斌是在英国念大学的大学生,文化涵养比较高,思想比较单纯,而嫌疑人大学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了,又是一个公司职员,社会经历相对复杂,从双方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环境看,我认为这个案件不太可能是正当防卫。”
颜慕曦忍不住说:“我认为文化程度高低和是否会去杀人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提审了钟天崖,感觉他是个非常孝顺、善良的人,不会为了车辆碰撞的小事杀人,我还去了他家里,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品格。通过这些提审和走访,我能够形成内心确信,钟天崖不会实施杀人犯罪。”
蔡检对颜慕曦的反驳明显感到不悦,说:“你刚才说什么?不会为了车辆碰撞的小事杀人?你别忘了,他撞的是一辆什么车?兰博基尼呀,修理费至少也要几十万呢,这也算小事?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犯罪嫌疑人追尾,担心倾家荡产也赔不起,所以杀人灭口,逃之夭夭。”
孙鹤林插话向向渊问道:“追尾事故是不是一律由追尾的人负全责?”孙检这个时候选择问这样一个问题,是以很婉转的方式,表达对向渊和颜慕曦的支持。
向渊对孙检的用意自然心领神会,流利地答道:“追尾事故中,并非一律由后车负全责。有三种情况是属于前车全责:(1)前车在非其专属道行驶。比如高速公路或城市内快速路上,一般情况下最左边车道是快车道,大货车不得行驶,小车追尾大货车,前车负全责。(2)实线紧急变线。行驶过程中,如该道为实线道,有车辆超车扒头,导致刹车不及追尾,可判前车全责。(3)前车紧急刹车。高速行驶状态下,前车紧急刹车导致追尾,可判前车全责。还有一种情况就属于非法的了,前车是非法行驶,没有驾照了,或者酒驾甚至醉驾,如发生追尾,则通常判前车全责。”
向渊之所以能这么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会前做足了功课。向渊一向认为,目前检委会的人员结构是院领导加主要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所以,办案人员向检委会汇报案件,就相当于参加一次面试,承办人通过对案件的汇报和回答委员提问,就能反映出其办案责任心和理论素养、司法经验,展现其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现场反应能力,让委员们对其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有一个直观认识。实践中,有的办案人员汇报案件时拖泥带水,抓不住重点,说不清焦点,对委员的提问感到措手不及,回答得语无伦次,甚至一时发懵,无言以对,给委员留下糟糕的印象,这都是因为对汇报案件的重要性没有给予清醒认识。向渊从检以来,一直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审查案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这种工作责任心通过检委会汇报案件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向渊流利地说完后,会场沉寂了几秒钟。蔡检打破沉寂,说:“这种交规有多少人知道呢?犯罪嫌疑人完全可能主观上认为自己应负全责,从而出于恐惧心理而杀人。”
没等向渊开口,颜慕曦抢先说:“犯罪嫌疑人虽然不清楚这些交规,但他至少知道自己是正常行驶,没有违章。同样,死者也不清楚这些交规,所以才会误认为是犯罪嫌疑人应负全责,犯罪嫌疑人据理力争,死者更是误认为犯罪嫌疑人赖账不赔,从而暴怒之下,产生杀人的冲动。”
胡检对着颜慕曦,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说:“小颜啊,你刚才说,你提审了钟天崖,感觉他是个非常孝顺、善良的人?我看你还年轻,刚参加工作两三年,只是提审了一下犯罪嫌疑人,就对他的品格评价这么高?人心隔肚皮啊,对一个杀人犯的话,怎么能这么轻信呢?你居然还去问他父母,他父母能不说自己孩子好吗?你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幼稚?”
52书库推荐浏览: 熊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