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曜馆事件_时晨【完结】(40)

阅读记录

  “复仇?杀死黑曜馆内所有的人?”

  “不。”王芳摇了摇头,“也可能是对原来的馆主古永辉持有恶意!”

  二

  “很遗憾,犯罪心理画像也有局限性。”王芳继续说道,“在90年代中期,英国内政部分析了184件案例,只有五起罪犯的抓捕归功于心理画像,仅占2.7%。我们会先考虑,凶手在作案的时候属于‘策划型’还是‘冲动型’。‘策划型’的凶手一般智商较高,犯罪时非常谨慎,在一般人眼中,他们很友善,有自己的朋友,稳定的工作甚至家庭,没人会怀疑这样的人。而‘冲动型’的凶手通常不考虑这么多。他们把案发现场弄得乱七八糟,多数有精神病史,作案动机倾向于极端的身体发泄、性暴力及满足某种幻想。最令犯罪心理学家头痛的是‘混合型’杀手,他们会表现出以上两种类型杀手的特质,比如一个叫杰弗瑞·达摩尔的连环杀手,他把受害者肢解,将身体部位冷冻,并试图通过把头盖骨钻孔,让尸体复活。甚至,吃了他们……”

  我插嘴道:“很明显,这次的案子,凶手将我们所有人困在黑曜馆,一定是精心策划的。如果说二十年前的案子是古永辉一时冲动……”

  “其实我不认为古永辉是凶手。二十年前的黑曜馆杀人事件疑点太多了,单单是用一句古永辉精神失常来解释,我认为不妥。”王芳小心翼翼地说。

  郑学鸿教授沉默不语,似乎既不否认也不赞同。

  “把一群人集中到一个地点,然后进行疯狂的杀戮。我承认,这种类型的案件我没有见过。或许在推理小说中经常出现,可现实中这样做却显得不那么明智。首先,会有很多意外因素。如果正巧有一群人来到我们这里,他们有车,或者可以用其他方式联系到警察,那凶手所布置的一切就功亏一篑了。不确定因素太多。普通的杀人犯,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不被警察逮住,而不是把杀人事件弄得像电影剧情一样。”王芳进行了总结。

  从她的话里我能够听出,对于这样的案子,即便是身经百战的犯罪心理学家,也无从下手,因为它不符合常理。犯罪心理分析很多时候靠的是过去的经验,或许我这么讲有些门外汉,没有参考的案例,很难进行分析。

  对于密室杀人事件,别说王芳教授,就连赵警官也闻所未闻。

  郑学鸿教授却对密室非常有兴趣。他说:“从理论上讲,凶手消失在密室中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比如隐身术、穿墙术和瞬间转移,都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而以上三种情况,在物理学上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其中最接近我们生活并有希望被发明出来的,就是隐身术。根据物理学原理可知,在可见光范围内,探测系统的探测效果决定于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色度、运动这三个视觉信息参数的对比特征,其中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比是最重要的。如果目标的结构体和表面的反射光、发动机喷口的喷焰和烟迹、灯光及照明光等,与背景亮度的对比度较大,则容易被发现……”

  恕我无知,郑教授的长篇大论,我听懂的不到十分之一,在此不再赘述。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无法操作。所以郑教授宁愿相信凶手使用了什么障眼法,也不愿相信凶手是利用了高科技工具来制造出消失的效果的。这些都属于无稽之谈。

  我们聊了很久,对于这个案子,依旧是一头雾水。

  今天散会,大家约好下午5点整在餐厅聚首,然后吃晚餐。临上楼前,我还特意来到厨房感谢柴叔对我们的照顾。毕竟古阳已死,实际上他并不需要再对我们负责,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柴叔心地质朴,对于我的感谢表现得非常激动,只是他正在给海虾去壳,手上腥味很重,不方便与我握手。

  我回到自己房间,听见陈爝还在隔壁打呼,知道他还没起床。我打开旅行包,找出几本带来的书籍,躺在床上看起来。

  大约看了十几分钟,忽然听见叩门的声音。我立刻警觉起来。

  现在是非常时期,万事都得小心,说不准我刚打开门,迎面就是一刀。我把手里的书轻放在床上,然后蹑手蹑脚地移动到门后,轻声问道:“是谁啊?”

  “是我。”门外传来祝丽欣的声音。

  她来找我做什么?我脑袋中顿时充满了问号。除了疑问,还有一阵欣喜。我知道我这样对不起死去的古阳,可喜欢一个人又有什么办法?我的思想、我的身体、我的行动、我的快乐,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它是自发运行的。

  “有什么事吗?”我觉得声音有些低沉,可能听上去会令人误以为心情不好,其实是太过紧张的缘故。门外的祝丽欣没有说话,也许正踌躇该说些什么。我意识到隔着门对话有些不礼貌,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似是要防备着她一般。想到这里,我立刻把门拉开。

  祝丽欣楚楚可怜地站在门后,低着头,抬眼看我。

  “有事吗?”

  我又轻声问了一遍。这次我尽量把自己的语调抬高,显得心情愉快一些。

  祝丽欣还是低着头,斟酌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她说:“你能不能陪我去馆外逛逛?我一个人有点怕。”

52书库推荐浏览: 时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