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主教的眼睛盯着桌对面墙上的电视屏幕。他的目标是让教会重新掌握中世纪时期的大权,不过,布林迪西是个很现代的人。梵蒂冈政府官员用羽毛沾墨水在羊皮纸上写信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布林迪西私下里花了数百万美元更新梵蒂冈教廷国务院所用的器械,好让教会的官方体系更像一个现代民族的中枢系统。他把电视调到BBC国际频道。孟加拉国遭遇了一场洪水的袭击,导致几千人死亡,几十万人无家可归。听了这个消息,他花了一分钟时间琢磨了一下要吩咐梵蒂冈慈善组织捐给灾区多少钱。他打开了另一台电视,调到RAI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然后他又把第三台电视调到了CNN国际频道。
他曾经威胁将不陪同教皇进行这次可耻之旅,如今他已经付诸实践了。照道理,此时的他正应该起草一封善意的辞职信。这样一来,既不会让教皇觉得尴尬,梵蒂冈新闻部的那群暴民们也无法在他们那幼稚的专栏上发表什么粗鲁的质疑。但凡他真有一丝辞职的意愿,他都会在辞职信中表达出返乡担任基层神职的强烈愿望,还会自愿加入到民众中去,为年轻人做洗礼,点化罪恶的人。然而凡是有一点智商的梵蒂冈人都能看出来,如果他真的写了这样一封辞职信,那绝对是骗人的。马科·布林迪西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和熏陶就是如何在元老院运用他的权力。所以要他放弃现在手中的权力是绝对不可能的,没人会相信这样一封辞职信,而且这位红衣主教也不想写。更何况,他想着,那个吩咐他写辞职信的人也活不了多久了。
如果他真的着手开始写辞职信,那么在教皇遇刺之后就会引发一些敏感问题。难道是在最近的几周里,教会之中最有权力的两个人经历了什么重大变故吗?是不是教皇的死能给国务院的枢机主教带来什么好处?事态很明朗,根本不能辞职。还好他已经放出去了一些流言,把布林迪西红衣主教说成是教皇在元老院最亲密的朋友,他十分敬仰教皇,教皇也十分喜爱这位挚友。下次举行教皇选举会议的时候,红衣主教们就会看到这些新闻剪辑了。这样一来,马科·布林迪西就会在教皇遇害几天后的关键时刻,名正言顺地接管教会事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选举会议一向不愿意从外部提拔候选人。下一任教皇一定得是元老院的人,而元老院推荐的人必定是教廷国务院的马科·布林迪西。
RAI频道上出现的画面打断了他的白日梦:保罗七世教皇进入了罗马犹太大教堂。布林迪西想起了另外一个形象:站在坎特伯雷教堂圣坛上的贝克特,那个被杀死的爱管闲事的教士。
出兵吧,卡洛。把他杀掉。
马科,布林迪西红衣主教把电视声音调大,等着听到教皇遇刺的消息。
34
罗马
罗马中心的犹太教堂一这座富有东洋色彩的华丽象征物,正处于一种对未来无知的不安中。加百列的位置在教堂里面靠前的地方,他的右肩正对着诵经台。他双手背后,顶着冰冷的大理石墙面。多纳蒂神父在他旁边,表情紧张而严肃。这里的位置很好,可以看到整间大厅的每处角落。几英尺外的地方坐着一组元老院的红衣主教,他们穿着显眼的深红色教士长袍,认真听着拉比的开场白。红衣主教身旁坐着一些躁动不安的梵蒂冈新闻工作人员。新闻办公室主任鲁道夫·格茨仍旧是那身让人恶心的装扮。其他座位上坐着一些普通的罗马犹太人社团。教皇开始演讲的时候,大厅里的人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一种通电般的感觉。
加百列忍住没去看他,眼睛紧紧地扫视着整个教堂,查看有没有任何可疑的人或物。卡尔·布伦纳正站在离加百列几英尺远的地方,同样是在查看动静。他们的目光有过很短暂的相遇。布伦纳和加百列都不想让教皇受到任何威胁。
教皇针对拉比以及相关社团邀请他今天来作演讲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他又对美丽的教堂以及犹太人坚贞的信仰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同时强调了基督教和犹太教双方共有的优良传统。他借用前任教皇的说法,把犹太人比喻成罗马天主教教徒的兄弟。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教皇说,如果不去精心地呵护这种兄弟情谊,它也是很容易断裂的。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兄弟之间发生过多次冲突,结果给犹太民族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他说的时候没有借助演讲稿,听众听得入了迷。
“1986年4月,我的前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为了消除我们双方的分歧而来到这座犹太教堂,为双方抚平伤痛。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们的关系有了很大起色。”教皇停了片刻,大厅里一片沉寂,“不过,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这时,教堂大厅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红衣主教们也为教皇的演讲热烈鼓掌。多纳蒂神父用胳膊肘碰了碰加百列,然后侧过身来,贴近他的耳朵说:“看看他们。”他用手指了指那些穿着深红色教士长袍的人,“看看他们几分钟后还能不能为教皇的演讲鼓掌。”
教皇继续演说,加百列仍然盯着人群。“我的兄弟姐妹们,在约翰·保罗还没有完成他的事业之前,上帝就把他带走了。我要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我愿为他承担起这份重任,直到最后。”
教皇演讲再次被掌声打断。加百列心想,真精彩。他把自己的做法仅仅说成是继承前任教皇的遗愿,而不是另立新章。加百列意识到,这位把自己刻画成一个威尼斯单纯教士的人才是真正有城府的战略家和政治家。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丹尼尔·席尔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