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也在老爷子耳边说话,大概是,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都要为子女着想,生前有再大的怨言,死了就烟消云散,好好让子女过日子。你也把这口怨气散了,好上路,投个好胎。
说来也神奇,婆婆说完这些话,然后又往床上撒了一叠纸钱,一伸手,就把老爷子的眼睛合上了。
之后事情进行的很顺利,点蜡烛,上香,吩咐后厨做一顿送行饭。
那时候婆婆留了个心眼,并没有让长子先上香,而是在所有亲朋上过香,磕过头之后,才让长子过去。
这里面有个说法。
一般白事会根据辈分大小、关系亲疏,依次磕头上香。不过也有关系最亲近的人最后磕头这一做法这个叫惜别。
长子先上,是表示的对死者的尊敬,一般程序这样走肯定是不会出事。
但现在的情况是长子不孝,他先磕头的话,死者郁气不散,不肯离去,对这个家庭不太好。其他亲朋先磕头,将死者郁气散掉一点,再由长子痛哭流涕,好生磕两个头的话,死者一般就安安稳稳走了。
长子听从婆婆安排,最后一个磕头。
可是长子才磕第一个头,来送行的亲眷就吓呆了。只见到盖在老爷子额头上的纸钱,哗一下被吹飞,老爷子不知道什么情况,眼睛又睁开!
当时婆婆就慌了,这下子任凭她再说什么,做什么,老爷子的眼睛都不肯合上。
场间哗然,谁都没见过这种情况。
主持丧事的婆婆皱着眉,她一生大风小浪无数,像这种冥顽不灵的死者还是第一次见。
这人啊,一般只要不是怨气太重,或生前是穷凶极恶之人,死后是不会这样祸害自家人的。
古人有云:将死之人,其言也善。
这个言在红白之事当中,不仅代表言语,还代表言行。
人一般要死了,是不会做什么特别祸害后代的事情的。
将死之人,在白事里头,也叫弥留之人。和医学定义上,快要死亡的人不一样。
在中华大地上,部分地方的习俗是,在人死前三天,和人新死后七天,统共十天,都被叫做将死,也叫弥留。
当然,还有些地方,弥留是指的人死前三天和死后三天。
十里一乡,八里一俗,各地习俗不一,三天、五天、还是多少天,这种事情没法统一。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认知:人死后是不会立刻到阴间,会在人世停留一段时间的。
生前执念重一些的,停留的会久一些;生前执念轻一些的,会早登极乐。
所以佛家常劝人放下执念。
白事知宾所行之事,就是通过种种礼节,让死者安心离去,早日投胎。
第二章 青额头
白事知宾,说起来有些像是引渡人,亦或者道士。
其实不然。
白事知宾所管之事繁杂,甚于道士百倍千倍。
设想一下,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乡小县无数,每个地方、没个时期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可能你在本地主持丧事如鱼得水,到了另一个地方,就会吃瘪。
所以大多数白事知宾,都偏安一隅。想成为一个走遍中华大地的白事知宾,难上加难。
那个婆婆是本地人,对本地风俗、习惯了若指掌,按理来说,主持这个丧事是搓搓有余的。
但是纵观她一生大风小浪无数,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情况哪有爹死后,一直为难儿子的?
婆婆和老爷子是同村,但并不相熟了解不多,可她知道虽长子不孝,但老爷子也没到死了也不愿意闭眼的情况。
她想起老爷子生前的事情:一年前他老伴儿去世,之后老爷子性情变得古怪,爱发脾气,或许是对老伴儿的思念成疾,行为上也和他老伴儿越来越像,甚至他儿媳妇也感慨越来越像老娘了。
老爷子膝下两子一女,次子在县城安家,小女儿嫁给同村一户人家。长子孙中平最有出息,早早做起生意,发了财。
孙中平平头大脸,婆婆问他是不是做了什么非常对不起老爷子的事。孙中平想了会儿,摇头说没。
婆婆又回到屋中,在老爷子耳边说了两句好话,试着将他眼睛闭上。结果试了几次都行不通。
满屋子的人急得团团转,就是拿老爷子没办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天,快下葬。
孙中平那个急,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死不瞑目的人肯定不能随便下葬,不然这辈子都别想安宁。
婆婆也没辙,又跑到老爷子身边试了下,可老爷子就是不肯合眼。一直忙活到晚上,婆婆指着老爷子额头上的一块青色痕迹,说:糟了。
原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老爷子额头上突然青了一块。
婆婆当时就急了。
殡葬行业当中有一句话:青额头,白獠牙,半夜三更踏破门儿。
说的是,倘若死者额头发青,有很大几率会起尸,半夜三更寻上门来。
起尸怎么说呢?即便是在白事当中,也不常见。
巷里坊间流传的谁谁谁死后起尸的传闻多不符实,这些传闻大多是好事之人,添油加醋给自己增添的谈资。说句老实话,这些事,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能吹牛编出来的。
婆婆当上白事知宾这么多年,也就只见过那么两例。而且顶多是有尸体突然毫无征兆从床上坐起。
52书库推荐浏览: 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