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画像师_巴豆【完结】(4)

阅读记录

  比厉果早一步进入“302”的,还有一个名叫张晟的年轻人。石建国精神失常后不久,张晟也奇怪地出现了定向系统紊乱、妄想等诸如此类的精神病症状。

  对于“302”在最后一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厉果讳莫如深。作为仅存的一名经历者,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心态调整过来,重返工作岗位。

  在刑警队,与他联系接口的是队长何鹏涛。

  2005年的某天清晨,厉果接到了何鹏涛的电话。

  桐城市。

  作为中部省份的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桐城市这几年的建设并不如沿海地区。朝令夕改的城建规划,让这座城市还来不及焕然一新,就被新的烟尘笼罩了,活像一座巨大的建筑工地。

  马路上土方车呼啸而过,勤劳朴实的农民工在钢筋水泥里蓬头垢面、日以继夜。因为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微妙的利益冲突,或资金短缺之类的问题,很多项目往往到了一半就遥遥无期了。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一脸茫然地走在城市里,然后进入另一个工地,用汗水去浇灌下一个希望。

  这明显是个安全隐患。

  然而这次事态更为严重——桐城系列杀人案——发生在郊区无人看守的废弃工地或烂尾楼里,并且,无一例外地由拾荒者发现、报案。

  “谈不上完美——如果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谋杀的话。”这是何鹏涛见到厉果后的第一句话,“但技术痕迹明显,受害者分别为医院主治大夫和中年教授,男性。两人在三天内,以同样的方式分别被害于午夜12点至凌晨4点之间。事先被迷药迷倒,至于死法……”他没有接着说下去。

  走进现场,厉果看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场景——

  死者下身裹着白色浴巾,头戴浴帽坐在一个木桶里,右手搭在桶外,手中握着一支鹅毛笔,地上有一张白色的纸。死者的衣裤被整齐地码在十多米外的地上,很明显是现场换下来的。致命的是插在死者胸口的一把匕首,直中心脏。死者死于失血过多,鲜血盛满了小半个木桶。

  厉果心头一惊,这不是世界名画《马拉之死》里的场景吗?

  厉果并不推崇教条主义,但统计学的数据马上告诉他:如此匪夷所思的“仪式性”杀人,九成以上的嫌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刚刚两案并一案,我想还是要给你个电话。”何鹏涛说道。

  厉果问:“现场有没有直接证据?”

  “很有反侦查意识啊,现场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明显是刻意清扫过的。罪犯心理素质似乎好得出奇,到现在为止都没留下破绽。”

  “目击者呢?”

  “这里比较偏僻,又是发生在深夜,所以走访结果令人悲观。而且因为消息封锁,我们无法从正面途径向群众征集线索,都得靠我们自己跑,人力有限啊。究竟是昏迷后被运到现场,还是诱骗过来下的药,现在都还没什么头绪。”

  “两名受害人之间有什么关联?”

  “通过家属、单位走访,电话记录查询,社会关系排查,上网记录统计等搜集的信息来看,两人之间并没有交集,起码到现在为止,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他们彼此认识,或者有共同认识的人和组织。总之,他们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厉果蹲下来,用手指在地上摸了摸,放到鼻子前嗅嗅。

  “宣泄型罪犯!”姚静曼手拿笔记本,在一旁插话了。她是桐城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今年才毕业,在厉果手下做实习助理。

  “什么意思?”何鹏涛一头雾水。

  “凶手施暴的目的不是谋杀,而是情感的宣泄。”姚静曼耐心地解释。

  厉果依旧没说话。

  《马拉之死》,法国旧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情形。

  主人公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重要领导人,为了躲避迫害,长期藏身于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他有着狂热的革命激情,渴望改变社会,同时他又是个暴君,主张残酷无情的铁血政策。可以说,正是他的残暴为自己掘下了坟墓……

  厉果努力回忆着过去在画册上看到的有关《马拉之死》的介绍。

  那是一幅在特殊年代里,带有很强政治性的写实油画作品。如果因此而联想到罪犯是因为政治而谋杀,显然是不妥当的。首先,受害者并不是政坛人物;其次,政治犯往往采取纵火、爆炸或投毒等危害性更大的群体性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博取当权者的关注……

  姚静曼说得没错。

  照现场分析,嫌疑人很有可能长期处于压抑和焦虑状态,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宣泄出去,而最终导致偏激或幻想行为的产生。

  厉果皱着眉头继续想着。如果排除以上种种可能,尽管不愿意,也尚未有足够的证据,可现场的迹象依然表明:他们很有可能遇到了一个变态连环杀手!

  而《马拉之死》所象征的内涵,正是罪犯内心焦虑的外延:想要宣泄的情感内容。

  稍作思考后,厉果进一步把嫌疑人判断为“随机杀人的宣泄型系列杀手”,然后他给出了对嫌疑人的初步描述:

52书库推荐浏览: 巴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