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未来杀手的信_张未【完结】(2)

阅读记录

  [侦探推理] 《给未来杀手的信(出书版)》作者:张未【完结】

  编辑推荐

  当天才犯罪者 遇到 审讯艺术家,《心理罪》作者雷米唯一推荐的推理小说,集斯蒂芬金、柯南道尔、东野圭吾所有优点的经典犯罪。

  内容简介

  测谎审讯专家对决高智商犯罪天才!

  十七岁偏执少年邢越旻不惜通过谋杀并公布于世,来写"信"寻找一个女人,那是个背负着十五年仇恨的奇怪少女。就在她监视复仇目标的同时,却发现邢越旻谋杀自己父亲的计划,共同的生存环境让他们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彼此协助完成谋杀,从此两不相欠。事后邢越旻却食了言,也许他爱上了姚若夏。

  测谎专家李从安开始介入调查,随着审讯心理学的运用,他发现了其中问题,并证据确凿,可所有涉案人都在真实与谎言中透露出此案另有隐情。随着案情进一步调查,李从安似乎觉得身边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暗处牢牢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他万没想到,幕后主使竟然是那个人……

  作者简介

  张未,现居上海的沉默男,喜欢一切与悬疑有关的东西,包括书和电影,已出版《诡蝶杀人事件》、《犯罪画像师》。为写出最好的犯罪小说,曾潜心研究《犯罪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

  精彩书评

  悬疑小说不好写,犯罪悬疑更不是谁都能写的。巴豆显然已经是半个犯罪专家,再加上流畅生动的小说家文笔,什么是专业?这才是。

  ——雷米 中国悬疑犯罪小说第一人、《心理罪》作者

  真正的悬疑不是用血腥和暴力吸引读者,而是用文字直接抓住读者那脆弱的心脏,让他们痛苦并快乐着,我觉得巴豆应该做到了,这本书很有看头。

  ——李西闽 恐怖大王

  我很欣喜能在一排排的犯罪推理小说中看到这本《给未来杀手的信》,它的最大特点就在真实。因为现在中国作家写的很多推理小说都是"伪"作,里面的情节看似精彩,可在专家眼里根本经不起推敲,但本书作者显然是个内行,他骗过了专家,也骗过了所有读者。

  ——吴其林 着名犯罪学专家 中国公安大学刑侦学科客座教授

  我最爱看悬疑和推理小说了,那种边看边紧张、边猜想下一页情节的感觉,是其他类型小说根本没法比拟的。所以我喜欢这本书,也喜欢这种淋漓的阅读快感,巴豆,我顶你!

  ——东区柯克 悬疑推理小说爱好者

  毒树之果——评张未《给未来杀手的信》

  我常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究竟为什么写作?

  我是一个业余写作者,平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所公安院校里,平静,繁琐。穿上制服,就站在讲台上把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字眼轻描淡写地说出,脱下制服,就混入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平凡,无害。

  我知道我是这高速运转的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但是我常常希望和我的职业保持一定距离,这可以让我不那么冷漠,也让我有足够安全的空间去观察、思考我所经历的这个时代。

  每天,都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小说。我在经历它们的同时,也想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奉献给行走于阳光下的你们。

  我写作,是因为我有话想说。

  我想,这是大多数写作者的愿望。至少张未也是如此。尽管我在看到《给未来杀手的信》这一书名的时候,以为又是一篇异想天开的意淫之作。阅罢,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作者。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他的耐心、诚意和思考。

  之所以关注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书中所涉及的内容与我的专业相关。我得承认,在我的专业领域,我是个十分挑剔的人。张未做得很好,看得出,他为这本书下足了功夫。文中所涉及到的刑侦学、预审学、犯罪心理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专业知识均无明显纰漏。尤其是他把非法证据作为全书的主线以及凶手的动机来源,已然使《给未来杀手的信》提升了一个层次。小说不再是简单的逻辑游戏,甚至不仅仅探讨人性善恶,而是直击民众与司法机关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其立意之深,已非其他同类图书可比。

  非法证据,即采取非法方式收集到的刑事证据。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将其称为“毒树”,以非法证据为线索取得的其他证据,被称为“毒树之果”。如果没有十五年前的刑讯逼供,如果没有公权力参与掩盖的事实真相,就会有恋人共赴婚姻殿堂,就会有退休的警察安度晚年,就会有学子的健康成长,就会……

  然而,一切只是如果。

  李从安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棵毒树开枝蔓叶,果实纷纷坠地,供不知情的人们俯身拾起,入口品尝。

  怎么办?将毒树连根拔起?

  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我深信总有一天,会在中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中建立起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届时,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将大大减少,冤假错案将不复存在。

  是否,可以让那延续几十年的悲剧,悄然谢幕?

  我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会在讲授刑讯逼供罪时谈到辽宁营口的李化伟、湖北京山的佘祥林。我想让我的学生们知道,当你的言行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影响时,请你慎重,请你警惕。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