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正疑惑,就听到那边传来了武诚的咒骂声,紧接着,就是皮带的抽打声。
老人以前也不是没听过这样的动静,但是老人基本只在冬天的时候回到老屋里住,其余的时间都在城里的儿子家度过,他根本不知道这就是修生活的常态,还以为是那家的孩子比较调皮才会经常挨打。况且,他也不大爱管闲事,既然不严重,他也没必要去横空插一杠子,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自从昨天晚上和修有过交集后,他就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个倔强但是内心很柔软的小鬼,他并不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基本的礼节也还是有的,所以昨天在修走后老人就在琢磨,为什么这么一个孩子会总是挨打?
而今天下午,老人听到那孩子再次挨打的声音,就有点儿恼火了。
前两个冬天偶尔听到的打骂声,也没有这么厉害过。
就算孩子犯了什么严重的错误,也没必要这么打吧!那可是个小孩!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
压抑着怒火,老人顺着家里的小木梯爬到了墙头,一看到墙那边的景象,就顿时火气上升,再看到地上扔着的棉衣,联想到刚才修所喊的话,哪里不明白,修就是因为否认自己没偷东西,就挨了打!
因为这件事是因老人而起,老人又是后悔,又是愤怒,一时气愤下,出言制止了武诚继续施暴,并在义愤下拨打了报警电话。
看到这个孩子瘦弱的身体上遍布着的伤痕,老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一个禽兽不如的家伙,居然能称之为父亲!
修的背很瘦,背上两片窄窄小小的蝴蝶骨因为上药的疼痛而轻轻颤抖着,老人看着实在心里难受,把手贴在他的背上,抚摸了一下他背上的伤口,眼眶竟有点儿酸。
修以前也被武诚把手放在他背上过,不过,老人的手很温暖,没有刺鼻的酒气,也没有一丝猥亵的意味,那种温暖的善意,刺激得修身上的疼痛都轻了许多。
老人吸了吸鼻子,暗笑自己人老了易动情,他轻轻扳着修的肩膀,把修的身体面朝向自己,问他:
“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修低下头,一言不发。
老人看他这样,似有所悟,问:
“是不是我报了警,把你父亲带走了,你不高兴?”
修这回有了声音,他抬起头来,看着老人,目光坚定地摇了摇头。
看着修,老人终于露出了一个慈和的微笑:
“那就好。孩子你受苦了,爷爷给你做点儿好吃的压压惊。你等着啊。”
说着,老人便走出了堂屋,走向了厨房,留下修一个人在堂屋里。
他呆呆地环视着这个窄小但是温馨的堂屋,烧得热乎乎的炭炉,柔软温暖的绒毛坐垫,以及从厨房弥漫出来的饭菜的香气,恍然觉得,自己像是上了天堂。
第五节 一墙之隔的地狱与天堂
修和老人一起呆了半个月的时间,在这半个月里,修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与温暖。即使多少年后回想起来,那种温暖感还是丝毫没有减退,反而越发浓烈与真实。
老人给修做了很多好吃的,修还记得,自己这辈子第一次喝鸡汤的时候,因为喝得太多,油又太大,习惯了清汤寡水的肠胃一时没承受住,上吐下泻了大半天,急得老人直接把附近的诊所医生叫到了家里,照顾修直到大半夜才和衣睡去。
老人把家里能翻找出来的、自己儿子小时候的衣服都给了修,并教他要爱护自己,在大冷天要尤其保护好自己的关节,要不然到老了容易落下病根,那个时候就得吃苦头了。
不仅在吃穿上照顾修,老人还教会了修很多东西,教他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和对人礼节,教他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甚至还教他认了不少字。修并不笨,学的也快,一个星期下来,居然学会了一百多个字和认读拼音。
在相处过程中,修知道了许多关于老人的事情。
老人姓刘,是个退休了的初中语文教师,中年丧妻,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唯一的儿子拉扯成人,这个儿子在城里颇有出息,买了房买了车,也很孝顺,把他接进了城里去住。可是老人每到冬天的时候,说什么都要回到家里的老宅度过,任凭儿子再怎么劝也没用。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老人的妻子就是在冬天逝去的,他回到妻子埋葬的地方,回到他们两人以前共同生活过的地方,是要陪着亡妻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寒冬。
修记得,老人是这么说的:
“我儿子老说这地方冷,在这儿过冬不好,可是他这个傻小子哪里想得到,我冷。他妈妈在地下就不冷啦?我在这儿陪着她,和她一块儿冷,可是我心里安生。”
修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这样叫人温暖叫人舒服的人,他真的像是自己的爷爷一样,有的时候修甚至在想,是不是老人就是自己早已死去的爷爷呢?或者说。爷爷的灵魂附在了这个老人身上,叫他来把自己从那个人间地狱中拯救出去?
但是美好的日子总是异常短暂。半个月后,修在陪着刘家老人去菜市场卖菜回来的时候,在家门口,正撞上了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满脸阴沉,手里提着一个酒瓶子的武诚。
武诚举着酒瓶子,往嘴里送了一大口酒,才阴恻恻地将目光投向了修和刘家老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子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