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斯拉修道院的悲剧_[日]二阶堂黎人【完结】(43)

阅读记录

  法兰西丝修女难得傲慢地说:“这里的骷髅全是男性所有,据说是修道士们的圣骨,他们全是参加十字军东征殉难的战士。”

  兰子振作起来问:“出征杀戮伊斯兰教徒的下场就是这样?”

  “不,那是圣战,是为了守护信仰、扞卫圣地、对抗异教徒的自卫之战。这些圣者们为了信仰而牺牲自己。所以,我们借他们灵魂的带领进入天国,也成为圣者!而这些圣者也常驻在修道院里守护我们。”法兰西丝修女并不以为忤,反而一本正经地回答,她应该是真心相信吧!

  兰子颇感兴趣地一一检视身边的骨骸,“不知是意大利、罗马,还是哪个教会,也有个和这里一样专门收藏遗骨的大地下室,对吗?”

  “是意大利的无罪圣胎圣母教堂地下墓穴,又称为骸骨寺。”

  “所谓的骸骨寺,就是安徒生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里提到的寺院吧?”

  “没错,那是嘉布遣会[注1]在一六二四年盖的教堂,并以地下室为此教派修道士的墓地。该教堂有五个房间,大约放了四千尊修道士的骸骨。

  “此外,维也纳的圣史帝芬大教堂的地下墓地里,除了有因黑死病去世的两千具白骨,还放着历代奥地利国王内脏的坛子。我以前去参观过,觉得很恐怖。另外,意大利嘉布遣会的地下墓穴还有千尊穿着衣服的木乃伊[注2]。”

  “修道士洞窟里有多少骸骨?”

  “五百七十四个头骨。”修女即刻回答,“圣史帝芬大教堂里有个专门放置遗骨的房间,而我们则是把每个头骨的姓名记录下来,慎重地置放于走廊上。所有遗骨的姓名全都登录在灵簿上——很厚重的一本——妥善保存。”

  法兰西丝修女开始往前走,她举起烛台,烛火摇曳,周围骷髅的表情因而千变万化。

  “这里的遗骨是盖这座修道院时,与其他地基建材一起运来的吗?”兰子问。

  “是的。”修女认真地回答,“很小心地搬运来的。”

  “真是不可思议的工程!”兰子赞赏地说,“真是伟人的功绩。”

  法兰西丝修女虽然对这答案很满意,却又黯然地说:“不过,有件可惜的事……”

  “什么事?”

  “少了一个头骨。”法兰西丝修女遗憾地说。

  “为什么?”

  “伊丽莎白姆姆遇到塌方时,手里正拿着一个头骨。她被发现时,身体下面有个祭典用的银盆与骨头碎片,好像要把头骨拿到哪儿……

  “事后,我们重新数了一次这里的头骨,发现最里面的走廊上少了一个。所以,笼罩在这洞窟里的修士们的灵力就消失了。”

  这黑暗的长廊让我恐惧不安,感觉左右架上的众多骷髅头正严肃地瞪着我们。我们的脚步变得沉重,步伐异常迟钝。

  “普利西拉姆姆就任院长是因为前任院长过世,是吗?”兰子突然想起似地问。

  法兰西丝修女斜着眼看她,“不,院长职位在半年前就开始交接了。你们大概知道天主教会并不允许女性担任司祭这类圣职,所以不用说修道院里,就连外面的修道会,修女也不具发言或主导权。因此,各个主导修女的背后,一定有某位司祭或司教支持。修道院里有弥撒时,就请这些圣职人员来院举行。”

  “意思是指支持伊丽莎白姆姆的司教没有权力,而支持普利西拉姆姆的司教则不然,是吗?”

  “支持伊丽莎白姆姆的蒙特森司教已经八十岁了,他在塌方意外发生的前两个月,因感冒而蒙主宠召。之后,长野县基督教会的司教改由库萨奴斯担任,他是普利西拉姆姆的哥哥。即便没有发生塌方意外,秋天以后,普利西拉姆姆也内定为这里的院长。”

  终于,恐怖的骷髅陈列架结束了。我们前进时,有四次遇到转角而转弯,也就是下了石阶后,先往东前进,再依序往北、往东、往南,再往东。途中遇到两个岔道,因为太黑所以看不见里面。

  主干道上每隔十公尺有一座烛台,每支蜡烛都已变短。

  “我们还要看什么呢?”兰子问法兰西丝修女。

  “前面就是米莉安修女的房间。”法兰西丝修女用手指着。

  前方左手边有一扇小小的木门,灰色木板上的铁制手环及锁片已经变黑。法兰西丝修女敲门,拉着手环,将门往里推,锁片发出“嘎”的声响。

  “米莉安修女,米莉安修女……”法兰西丝修女站在门外喊。

  我越过她的肩膀望去,那是一间三坪大的正方形石屋,天花板很低,肮脏的墙壁有很重的湿气霉味,老旧的木桌靠墙放在右边角落,桌上放着一支与走廊相同的烛台,以及一本老旧的《圣经》。照明工具就是桌上的烛光,红色烛火只能照亮半个房间。左边墙壁是房间的入口,没有门。

  “米莉安修女,是我,法兰西丝修女。”

  里面随即隐约传来老妇的声音,“听到了。玛莉亚通知我,你要来。我现在就过去。”

  入口阴暗处有位身材矮胖的修女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地走出,她的腰约有九十度弯曲,看起来年纪相当大,带着白色手套的手握着拐杖,抵着下巴行走。她穿一身黑色修女服,脸部被头巾遮住,所以看不到。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二阶堂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