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救赎_指纹【完结】(100)

阅读记录

  我骇然,这个瞎子甚至没给我惊慌的时间。

  “杀几个小混混么?阿江也好,小八也罢,只要是‘纳迦’的人,都做得到。”黄锋嘴角挂着一丝掺杂着戏谑的凶残,“不管是混混还是自命不凡的警察,对我们来说,没区别——你他娘晓得个屁!”

  4

  最后一站,云南片马。

  大概是担心“同古酒店”三层木制阁楼的外观不足以撑起场面,怒族的老板娘云山雾罩地向我展开了宣传攻势,力求抵消我对这栋危旧建筑萌生的所有失望情绪:“莫看我恁小家,好多人都住哈,你聂莫晓得,服务恁扎实哈!恁扎实哈!就属我小家,不消怕天,恁泡的凉榻,又有窗,晚上还笼火。要闷得恣,擦黑有姑娘哈,地面上什么相干都恁硬,莫怕事……”

  她的话我没听进去几句,可自费出差的愚蠢行径没给我留下什么选择的余地。来到位于二层的客房放下行李,我发现屋子虽然不大,且陈设简陋,但一水儿的杉木家具擦得油光锃亮、烁烁放光,很有家的感觉——这五十块钱花得也算值了。

  安顿好之后,我前往派出所,查询当地的基督教会都在哪儿下设了收容机构。接待我的民警恰巧刚在北京参加过培训,对我相当热情。一问之下,我了解到:本地的基督教会虽然不少,但方圆百里内设有孤儿院的,只南洛一家。

  “闹出过大事情咧。”他眉飞色舞地告诉我,“原来管那里的是个神甫,就是男的信教的那种,叫张边路……收养了十多个孩子,可听说那家伙人面兽心,经营起‘阳具宝贝儿’的勾当……”

  “什么玩意儿?”倒不是说我有猎奇心理,可这个听上去极像成人用品的名词着实古怪。

  “都说那个冒牌神甫是个恋童狂。他不但自己糟蹋那些孩子,还用他们跟一些在边境上乱蹿的外国人做交易。因为民政局每年都会给那些孩子做体检,所以他倒不敢‘打真军’,只是让他们去给人‘吹喇叭’。”讲到这里,他不自觉地流露出厌恶的神情,“很多洋鬼子来了就直奔那里,还管那家孤儿院叫‘Dick Baby Club’……”

  “什么时候的事?”

  “七八年前?或者更早些……结果出了状况:有六个女孩子集体割腕,其中两个死了。民政局和医院的人去调查,发现那些孩子说话全是战战兢兢的样子,就报了警……那个神甫?早跑啦!后来一个叫马莉的修女过去接管的……听着是个洋名,其实是中国人,靓女咧!”

  待得我在南洛那片破落的库房——哦不,应该说是库房改造的孤儿院见到马莉修女时,还真是呆愣了好一会儿。

  由此,我对“靓女”一词的定义也有了新的认识。

  马莉说不上多漂亮,三十多岁的年纪,五官算端正,肤色很深,就是这身高有够夸张。我注意到她穿的是双平底鞋,但比一米七五的我高了将近半头——这种海拔在女性中本不常见,而在南方的偏僻小镇里则更显得鹤立鸡群。以她的身段,不上T台,可惜了。

  我向她出示证件,说明来意。马莉用甜美的嗓音回应道:“您请问吧。”

  我担心她不愿意配合调查,决定先拉拉家常,消除敌意:“这里收容了多少孩子?”

  “三十八个,目前是。”马莉边回答边招呼另外两个本地妇女一起晾衣服,“可能下礼拜会从北滇送来六个孩子,就是不知道这周末的亲缘聚会能不能有新的领养人家……”

  太阳当空,有些闷热,我看到汗珠顺着她们的鬓角滑了下来。

  “那,负责照顾他们的,有几个人?”

  马莉突然笑了,透着无奈,却又相当明快:“都在这里了,警官。”

  三对三十八,我看着她身后那几栋感觉上随时可能坍塌的房屋,不无感慨:“真是难为你们了,可供养这么多……”

  “有教会的捐助和民政拨款,孩子们还是能吃饱的。” 马莉很利落地把一盆衣服挂好,双手在裙摆上抹了两下,“再偶尔赶上个能卖出好价钱的孩子,还可以添置些家具呢。”

  “啊?卖……卖孩子?”

  “哈哈!吓到了吧?”马莉开始挂新的一盆衣服,还抽空瞄了我一眼,表情顽皮,“很多领养者看到这里的状况,都愿意捐一些钱。我也告诉教会里所有的介绍人,不光要挑善良的人家,最好要有钱的善良人家哦。那样我只要和被领养的孩子小小串通一下,没准儿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呐。”

  嗯,我开始觉得,马莉至少是个“亮女”。

  “要这么说,我也可以捐些……提供些帮助的。”

  “欢迎欢迎!”她把一件还没抻开的衣服放回盆里,向我伸出右手。

  走上前,我轻轻地握了下她的手。她的手指修长、粗糙,骨感十足却相当有力,指甲修得极短——总的来说,不像女人的手。抽回手,我发现马莉还维持着原来的姿势,并冲我歪了歪头。

  我迷惑地朝她也歪了下头。

  “‘帮助’呢?”她晃了晃空空的掌心,“欢迎您捐赠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