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勒里·奎因是两位同年龄(一九二五年出生)的表兄弟FrederieDannay和MantredB.hee之合作笔名,一九二九年发表的处女作《罗马帽子的秘密》,就是其“国名系列”之第一部作品。
之后,七年内(至一九三五年)一共发表了冠以国名的长篇九篇,按其发表顺序列举:《法兰西白粉的秘密》、《荷兰鞋子的秘密》、《希腊棺材的秘密》、《埃及十字架的秘密》、《美国枪的秘密》、《暹罗连体人的秘密》、《中国橘子的秘密》、《西班牙岬角的秘密》。本系列的最大特徽是作者借记述者名义,插入《向读者挑战》一短文(只《暹罗连体人的秘密》,没有挑战书,但是一样可以参与推理)。
本系列的另一特征是,名探的造型,他与作者艾勒里·奎因同姓同名(这种游戏精神就是作者的推理文学观),父亲是纽约市警察局的高级警官,所以一名非职业侦探,才有机会参与办案,这是作者将非职业侦探,能够连续参与办案的合理化。国名系列完结之后,名探艾勒里·奎因仍然在艾勒里·奎因作品里破案。
而有栖川所创造的名探火村英生的名衔是犯罪社会学家,是属于自己直接参与勘查犯罪现场型的侦探,也是属于天才型侦探,勘查现场、向关系者质问几句后立即破案,作品中的记述者有栖川有栖(舆作者同姓同名,可视为作者的分身)称他为临床犯罪学家,象征其速战速决的侦探法,这点是有栖川作品的最大特征。
有栖川于一九九二年三月,创作了火村英生系列第一长篇《第46号密室》后,翌年二月即发表了火村英生的国名系列第一短篇《俄罗斯红茶之谜》,之后陆续发表了《巴西蝴蝶之谜》、《英国庭园之谜》、《波斯猫之谜》等三短篇与《瑞典馆之谜》、《马来铁路之谜》等两长篇,合计六篇(今后还有续篇的出版计划)。而上述四短篇名分别冠在四本短篇集出版,可见作者对自己之国名系列的自负。
◆闲谈《瑞典馆之谜》
《瑞典馆之谜》是有栖川有栖的第八长篇,名探火村英生系列第五集,国名系列第一长篇,一九九五年五月由“讲谈社小说丛书”系列出版。九八年五月改为“讲谈社文库”版出版。本书是文库版的翻译本。
本书与火村英生系列第一长篇《第46号密室》之写作形式很类似,笔者会经在该书导读里提及,一本十万字以上的解谜推理长篇,只靠一件杀人事件,要维持整个故事的紧张感很困难,作者想出几种补救方法,最普遍的是,增加事件将故事复杂化;而第二种是在故事里面随处插入与故事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之炫才文章,让读者享受解谜以外的炫学,这类作品不多:第三种是以上两种的混合型。
《第46号密室》与本书就是典型的第三种。作者有栖川有栖在两书第三早,就展开其炫学,前者是“密室推理小说论”,后者是“瑞典人的生活方式”。
二书的第一章,都附有一篇《FlashBack》(编注:《第46号密室》该篇译为(倒叙)),记述杀人事件发生以前之另一件小事件,前者是饭店的火灾,后者即记述三年半前的夏天,一个七岁的少年在盘梯的池沼死亡的小故事,向读者暗示XX(不能详述)。笔者认为这种写作形式大瞻、危险。也许这是作者对自己所设计的诡计之自信的展现吧!
第三类似点是“集会中的杀人”。不只这两书,在有栖川的许多作品里,都是以这类杀人事件为主题,这不外是作者为自己所塑造的名探“临床犯罪学家”火村英生而选择的故事安排吧!
《第46号密室》是密室推理作家真壁圣一在轻井泽的豪宅,招待编辑者和作家,举办耶诞前夜派对后,死在密室中,几乎同时间,一个身分不明的外来者死在另一密室中,是双重的密室推理小说。但是故事的主轴在于真壁,不明身分的死者可说是真壁的陪葬者,亦为作者将故事复杂化的牺牲品。
《瑞典馆之谜》,最先记述“我”(火村英生之助手,又是推理作家有栖川有栖),为了要写一篇冬天的民宿杀人事件,独自来到盘梯取材,住在洋式民宿。第二天下午,与民宿主人迫水春彦到相离五十公尺的邻居瑞典馆,与主人乙川隆(童话作家)等喝咖啡聊天(即第一章)。当天晚上下雪后,在瑞典馆作客的童话插画家纲木淑美,在离主屋三十公尺的另一栋房屋被杀害,雪地上没有嫌犯走过的脚印,构成准密室状况,是本故事的主题。“脚印诡计”是不可能犯罪型解谜推理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与“密室诡计”一样,是推理作家永远探求的课题。这次的雪地上的脚印诡计是作者的新创(登场人物的造型与脚印有关),很合理,作者在第五章以前,已向读者提供完整资讯,读者不妨推理一下,解开谜团,凶手自然会呈现在眼前。
作者又要将故事复杂化,丰富故事内容,设计了第二事件,即翌日晚上,淑美的妹妹,同样是童话插画家的辉美,在同一房间被杀害(成昏迷不醒状态)。这事件也是第一事件的副产品,解谜的主轴在准密室。
第五类似点是,二书最后一章之后,附录一篇(结局),记述火村英生解谜破案之后,关系者的动静。本书的(结局)最后一段,写有栖川有栖六年后回忆当时的感性文章,一定会引起读者铭感。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有栖川有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