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无声,看的人亦无声。
直到电影播放机卡住了,停在一个画面死活过不去。
然后我随心所欲的旅程也就结束了。我在我看到的、令我心脏静止的画面前停下了车。
那是一家餐馆,不大,却挺精致。
餐馆半掩隐的门里,有幽微的香气被风偷了出来。风慌慌张张的,刚好撞到了我,将所有的香气都洒到了我鼻子底下。
很熟悉的香味。
我的肚子开始叫了,一半是饿,一半是翻胃。
饥肠辘辘的时候,也会翻胃。只是翻起来的,就只剩下一点胃酸,烧灼得人难受。
我被一股力量驱使着,走了进去。
餐馆很昏暗。没有任何的窗户。不过也可能有窗户吧,只是全都被藏进了壁纸之后。
餐厅的风格十分诡异。在左边的墙壁上,贴了一幅巨大的挂画,是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的印刷版本。
《最后的晚餐》壁画取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耶稣在被遭罗马兵逮捕前夕,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他淡然地预言: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门徒顿时骚动,或困惑、或愤怒、或悲伤,然后叛徒犹大则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惊惶情绪之中。
《最后的晚餐》原来是画于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如今却被移植到了这里。
是有所寓意吗?
在餐厅的右边墙壁上,同样挂着一幅画。画风阴郁,用色灰暗。画的是在一片凄风惨雨的环境里,一个脑满肠肥的男子坐在餐桌前,举箸痛吃。桌子上,一只有着三个头的恶犬正在狰狞地张开着大嘴,将锋利的爪子伸向男子的咽喉,仿佛随时可将喉管撕开。在门口的位置,另有一个长袍的男子,正默默地冷眼注视着这一切。
我不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但却知道它取自于但丁的名著《神曲》,描述的是地狱第三层的情景,三个头的恶犬正是地狱使者,专门惩治“饕餮”之罪。
天主教教义里,人有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
人该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付出代价。
但中国的地狱设计中,并无针对“饕餮”一罪,只有第十二层舂臼地狱与吃有关,却是专治那些铺张浪费、糟践食物者。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吃是天经地义的。无论山珍海味、龙肉凤舌,均不为过,只要你不浪费即可。
可是在这里,在本应鼓励人们多吃、多消费的餐厅里,却给饕餮定了个罪。多么奇怪哪。
餐厅的生意很好,所有的人都不受墙上画的影响,吃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他们的桌面上,基本上都有一道汤,浓白如奶的汤,看着就十分的诱人。
四溢的香气即来自这汤。
人们纷纷举着调羹,安静地品味着汤,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神色。
那一碗汤的滋味,确是人间难得美妙。
◎给思念找归宿
尤其对我而言,汤的味道里融入了某种记忆。
记忆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存在于过去,却有遥遥地指着未来,或者说,指着幸福的方向。
幸福只存在于30岁之前,甚至截止于青春阶段。我觉得。
因为岁月青葱的我们,很纯,很真,会去相信爱情、友情、幸福,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会执着地认定什么是我们生命中的唯一。
等到青春淘尽,或者在人生的崎岖路上翻山越岭地过了30岁,我们的生活观、世界观就完全改变了。爱情、友情、幸福,都不如毛领袖严肃的容颜来得亲切动人。
于是我们老了。
老了的我们,只能靠记忆来靠近幸福。
我们把幸福遗失了。因为我们率先把纯真给丢失了。
记忆里,我们尚且年华青青,笑容纯净。
我们在此后的日子里,就是翻山越岭地跋涉回到记忆的源头,嗅着幸福花开的香味。
也仅只是嗅着,再无法触摸了。
时间不可逆流,当日里的心境,亦不可复制。我们能做的,就是反刍,还有的,就是放弃——哪怕多么心不甘情不愿。
同样地,坐在餐馆里的我,所做的事也是反刍,而不是品尝。
我没有点那道服务员竭力推荐的招牌汤“白玉汤”——用九斤黄鸡搭配多种中草药,慢火煎熬十个小时以上,炖出的汤色泽如雪,口感如酥,回味无穷——而是选了一份简单的套餐。
我慢慢地吃着,记忆悠长,长得让人恍惚。
我吃得心神恍惚。或者说,这一整天里,我都处在这样的恍惚状态中,除了身上的痛是真实的。
最后的晚餐。每一个亲近你的人,都有可能在身后藏着一把十字架,无关祈福,非干救赎,而是为了行刑。
饕餮之罪。当我们在大嚼着美食之时,地狱使者也在垂涎欲滴地对我们张开了嘴。
原来美食背后,可以藏着这么多的杀机。
我吃完碗里的最后一片蔬菜,叫过服务员,买单,出了餐厅。
难得地有太阳露脸了出来。昏黄的太阳,像是挂在城市檐角的一盏灯笼,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更长地拉开你与身影的距离,或者说,制造身后更长的阴影。
我微眯起眼,最后地看了一眼镀着阳光色彩和温度的餐馆招牌——流浪之家。招牌有点刺眼。
52书库推荐浏览: 无意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