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社”以“兄弟帮你,你帮兄弟”为宗旨,即帮助那些受欺负的弱者,再视情发展那些被帮助的人加入“兄弟社”;进入“兄弟社”的人再帮助其他人。白若飞把这概括为:“援助弱者、打击恶人、兄弟互帮”。他深感有的强弱之争法律或无能为力、或鞭长莫及、或成本太大,有些事只能靠拳头解决。“拳头很重要。”他听说峨眉山上有一位隐居的武师,就专门上山拜师习武,回成都后又苦练不止,终于从一介书生成为铁拳领袖。
随着越来越多的被帮助过的人加入“兄弟社”,活动经费也成为一个问题。
2007年夏天,胡涤清和白若飞商定,可接受一些被帮助人的资助——而且是自愿的资助,用于社里的活动。但前提是只能帮资助人打击恶人,决不能为金钱去伤害好人。同时,两人又各自出资一万元,加上部分资助款,成立了“兄弟书社”。
为了避免麻烦,白若飞把“兄弟社”的内部宗旨“兄弟帮你,你帮兄弟”去掉一个“帮”字,变成“兄弟为你,你为兄弟”作为书社半公开的宗旨。这样书社既可以作为“兄弟社”的基地和掩护,又解决了两人的生计和“兄弟社”的经费问题。
可是,书社现在不怎么赚钱了。
“所以,我们要调整思路。‘兄弟社’要生存,必须要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有人需要我们出手,我们要考虑报酬的事。像三娃子这样的人,就不能轻易发展进来。弄不好会坏了社里的大事。”胡涤清的话打断了白若飞的回忆。“我们帮了他,他能帮我们什么呢?毕竟我们还没有力量做公益。”
“胡哥,你说的对。我想既要考虑资助问题,也要考虑……”
“最近,考古研究局有一个单子,就很好。有人愿意出一打①,让我们摆平一件事……”胡涤清打断了他。
“我们要摆平的是一个什么人?恶人?还是一个无辜的……”白若飞问道。
胡涤清沉默了。“我还不太清楚。”他轻声说道。毕竟,“打击恶人”是他的理想,是他亲手创立的“兄弟社”的宗旨,他可不想去妄杀无辜。然而,匮乏的资金在诱惑着他。
现在,他陷入了一个困境。是要钱,还是要良心?是要“兄弟社”的发展,还是要牢牢坚持当初盟誓时订立的“援助弱者,打击恶人,兄弟互帮”的社规?胡涤清一时无从决断。
难道,一个人要实现一个崇高的理想就这么困难?
①“兄弟社”内部暗语,指一万元人民币。
16.离奇失明
考古队经过连续四天的工作,终于又在鱼塘边发现了两个石棺,加上三天前发现的一个木棺,共三具棺材,都已及时运往“天问楼”一楼。那是第一研究所的整理大厅。三具棺椁按出土的时间顺序,分别编号为一号棺椁至三号棺椁。其中一号棺椁是木棺,葬在现场的南侧。二号和三号是石棺,并列分葬在北侧。三具棺材呈“品”字形分布在鱼塘边。除了三具棺椁,再加上史汉秋发现的一枚玉环,现场没有发现其它任何有价值的文物——这里没有大型墓葬的墓道、墓穴、墓园、墓坑,也没有发现除棺椁内部以外的任何随葬品、殉葬品、或其它日常用品的踪影,也没有发现城居遗迹或群居遗迹,更没有发现载有文字或符号的器物。
至于三具棺椁内都有些什么,谁知道呢。一切都要等到揭开棺椁的那一刻。
考古队觉得现场已经没有考古价值了,于是妥善处理了后续事宜,随即撤队。
随着考古队的撤出,骚动不安的圣溪村渐渐平静下来。鱼塘边又恢复了往日的静谧,偶尔有一两条鱼从水中跃起,溅起轻轻的涟漪。
夜幕又像往常一样笼罩着圣溪村。
三娃子照例躺在院子中央的那把竹凉椅上,回想着这些天来发生的一切。自从把玉环供奉在香几上后,他们夫妻二人每天早晚洗手净面,烧香敬神,夜里再也没有什么动静了。三娃子渐渐踏实下来,他好像有了一个主心骨,一个靠山;又好像有了一把利器,他再也不怕其他人的欺负了,他觉得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
“笃笃笃……”正在三娃子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人敲院门。
“谁?”
“我。兄弟,是我。”
三娃子一听,是疤子的声音。他又来做什么?肯定是那事。
“不卖。”三娃子说,仍躺在竹凉椅上。
“什么卖不卖的?兄弟,我来找你耍一下。没得啥子事情。你先开门噻。”
三娃子心想,让他进来,看他耍什么花招,于是就打开院门。
疤子嬉皮笑脸地进来了,进了院子就探头探脑地张望。
“看啥子哟,鬼鬼祟祟的。”三娃子冷眼瞅着他。
“哎,没得啥子。嫂子不在家哟。”他明知故问。其实他早就打探好了,肖爱琼今天回娘家去了,他问一下只是为了确认。
“你啥子意思?”三娃子把眼睛一瞪,心里窜起一股无名火。
“你看看你,宝器得很。我问一下,你就把醋坛子摔翻了。我的意思是,嫂子不在家,我们俩个就可以放心地耍个痛快了。”疤子说。
52书库推荐浏览: 新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