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村落的不死迷局:长生_岑墨子【完结】(51)

阅读记录

  积极走在最前面,我身前是默默走着的张梅,她低垂着头,沉然有思。我想起她之前说过的话,倒是不无道理。石旭发现一个大秘密躲了起来,这山谷里除了巫村的村民外就没有其他人了,所以石旭躲避的必然是巫村的村民们。这个村子肯定还对我们隐瞒了不少东西。我这样想着,一路上踩着软绵绵的枯叶层,心不在焉,直到最前面的积极忽然惊声叫了起来。

  我看见积极的身子往前扑了下去。他的脚绊住了一根树藤。

  张梅下意识地伸手一抓,勾住了积极的胳膊,但积极肥厚的体重却带着她一个踉跄往前面栽倒。我赶紧跃上一步,拽住积极。若非我和张梅手快,他的头已经撞上了一棵大树干。

  “怎么这么不小心?”我数落他。

  他站起来,回身踢了一脚绊他的树藤,仍觉得不解气,抡起斧子把它劈成了两段,才算作罢。

  我和张梅相视一眼,不觉笑了。

  积极把斧子递还给我:“你以为我想啊,差点就破头了!”说完,他忽然蹲下身去,盯着眼前的树干。那是他刚刚差点撞上的树。他举起手,向我和张梅招了招。

  我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凑上去,只见树干离地面一米处,拴着一根枯黄的草茎。草茎在树干上绕了一圈,相接处打了一个蝴蝶结,显然是有人故意绑上去的。

  这片山林位于长生山脚,村里人若非有要事绝不会涉足半步。这根草茎虽然枯黄,但瞧它枯萎的程度,大约隔了有五六天。这段时间,因闹了猰象的传说,村里一直没人敢进山。那绑这根枯草的人,会是谁呢?若非积极绊住一根树藤往前栽倒,我们实难注意到这样小的细节。

  这片山林位于长生山脚,村里人若非有要事绝不会涉足半步。这根草茎虽然枯黄,但瞧它枯萎的程度,大约隔了有五六天。这段时间,因闹了猰象的传说,村里一直没人敢进山。那绑这根枯草的人,会是谁呢?若非积极绊住一根树藤往前栽倒,我们实难注意到这样小的细节。

  “难道是上进干的?”我听见积极嘟囔了几个字。

  我猛一拍手,叫了声:“对!”但我马上就犹豫了。除了在长生山失踪许久的李上进以外,除了一直暗伏不出的石旭以外,这片山林里,很可能还藏着另一个人。

  “也有可能是秦杨。”张梅不无忧虑地看着我,“如果队长讲的故事是真实的话。”

  她说的对,自从队长讲了秦杨的故事后,我就隐隐对此人有些担忧。当然,前提是队长所讲的故事乃是真实发生过的。

  “上进失踪了这么久,你俩觉得他还能活着吗?”积极站了起来,又一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我摇了摇头:“我不敢说,但我宁愿相信他还活着。”

  积极环顾了四周,忽然生了怨言:“这山谷就巴掌点大,上进这混球能躲在哪里?我们怎么可能找不到他?”

  “除非他不在这片林子里。”张梅的声音很轻很细,但我却听得很清楚。

  “你说什么?”积极还没有明白过来。

  “除非他不在这片林子里,”张梅重复了一遍,“除非他在山上。”

  积极吸了一口冷气:“他在山上?”张梅说:“我只是胡乱猜想的,村里人把树林的东面和西面都搜过了,还找不到他,那么他只可能在山上,不管是生是死,只可能是这样。”

  “可他怎么会上山呢?”我难以置信地自言自语。

  张梅看着我:“上进抛下了瘸子哥,他一定是遇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不知他当时面对着什么,竟叫他只能这样选择?”

  张梅一连串的自顾自问,听得我有点头脑发胀,昏昏然间,忽然一道灵光在我脑中掠闪而过,我压抑不住叫了起来:“除非,除非上进和石旭一样,也发现了那个大秘密!”

  我们接连找到了三十余棵绑有枯草的大树,越往前走,我的心就越悬得紧。真不知这一路暗号的尽头,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此时此景,我忽然想起了上次积极在弥漫的大雾中看到了红灯笼,那些红灯笼却把我们引上了长生山,险些丢掉了性命。我望着眼前没有尽头的林木,心脏紧张得有些难受了。

  这时候,走在前面的积极忽然停下脚步,定住不走了。

  我嘘了一声:“嘿,怎么不走了?”

  积极做了个别说话的手势,伸手指了指前方。我斜过身子从他的身侧望过去,正前方的树枝上盘着一条黑色的大蛇,三角形的头从枝桠间探下来,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十字,两只眼睛碧绿放光,直直地盯住我们。我立马伸手入袋,抓出包好的朱砂,轻轻地说:“轻一点,慢慢地退。”

  我们极轻地往后挪步,生怕惊动了它。我们已经吃过七秋蛇的亏,不想再来第二次。它冷冷地盯着我们,似乎没打算发动进攻。

  这时,左右两边的枝叶沙沙地作响,我随意一扭头,就看见又有好几条巨大的黑蛇从枝叶间探了出来。这群蛇居高临下,如果发动进攻,可以说我们三人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我一边紧张地望着前方和侧面的动静,一边缓缓地往后退,忽然脚底一硌,踩到了什么东西。我低头一瞧,一道黑影在我的脚边一闪,小腿肚上立时一阵刺痛。我哎呀一叫,强烈的疼痛使我单脚跳了起来。张梅和积极慌忙回头,问我怎么了。我咬着牙没法回答,但我知道,我已经被蛇咬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岑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