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芳的面颊上已经挂满泪水。
“后来上面果然下来通知,沪生要调走了,发配到青海。当时厂里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们是私下通知沪生的,我把沪生叫到办公室,老主任亲自给他谈的话。说实在的,当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亏心事,我觉得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特别是后来渐渐听到一些关于沪生在青海的遭遇,我越来越觉得是自己害了他,如果我当初多说他几句好话或许不会是这个结果。这个想法憋在我心里越来越膨胀,我不敢对你讲,更不敢对任何人讲,我感到自己真的无耻到家了。我渐渐觉得,你不能怀孕是老天对我的惩罚,是老天不让我有自己的孩子,我应该无怨无悔的接受;小芳是老天爷派下来的天使,我必须全心全意的对她才能赎我曾经的罪……”
“是的,是老天对我们的惩罚......”慧芳喃喃自语,“你不要说了,我都明白了。我会照顾好小芳的,以后你也要常来看她。”
“当然。”
慧芳挣脱了大成扶在她肩膀上的大手朝人群中走去,就在那一刻,她忽然发现自己居然爱着大成,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爱得强烈。
缘起
我想读者应该猜到,我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只是因为字数的问题暂时还不能结稿。对于故事以外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读者不必读下面的文字了,以免浪费你宝贵的时间。我是一个不善于给文字注水的人,能一句话说清的事绝不说会两句,可有可无的东西一律不要。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促使我完成这篇小说的缘故。首先声明,鄙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没有经历故事发生的岁月,对那段历史没有感xìng经验,关于那段历史的所有了解全部源于道听途说。这篇小说没有任何政治倾向,作者还没有资格对那段历史说三道四,因为作者知之甚少。小说完全是根据故事发展的需要构建出来的,至于小说中的人物生啊死啊,并没有太多更深的含义,只是因为作者对电视剧《渴望》的兴趣和不满而对其进行颠覆的。
大约两个月前,我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电视剧的评论,其中涉及到《渴望》,便评头论足了一番,写完之后有些心虚,因为我最近一次看《渴望》也是许多年以前的事,而且看得不全,很多情节记不清了。那篇评论写完之后我狠狠心,花几天的功夫从网上把《渴望》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感受颇多,于是又专门写了一篇杂文《刘慧芳到底是个什么人》,从此“灵感”一发而不可收,我头脑中开始构建故事的另一种可能性。说实在的,看到电视里刘慧芳渐渐放弃宋大成跟了王沪生,没几个观众不气得骂娘的,但是如果当初刘慧芳真的嫁给了宋大成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呢?故事该怎么往下编呢?
我本来打算在那篇《刘慧芳到底是个什么人》的文章结尾花上千把字写一个我想象的故事框架,但是想法越汇集越丰富,渐渐觉得千把字根本不够表达我的思想,于是又有了单独写一篇三五千字的短篇小说的想法,酝酿两日以后,我已经决定把字数扩展到一万字左右了。终于开始动笔,因为还有别的工作,断断续续,前后花了二十天左右,终于完成初稿,字数比现在还要多一点。
小说的前面的部分(慧芳和沪生最后见面以前,包括亚茹丢失孩子的过程)我基本上是按照电视剧的内容描述的,包括人物的语言和性格都有借鉴。罗冈抱走孩子后给亚茹写的那封信我是一字一句照着电视剧里的旁白抄录的(中间省略一段),这算不算抄袭呢?后面的情节也有一些是借鉴电视剧的,譬如:电视剧里是大成的老婆月娟有不孕症,我把它安排给慧芳;罗冈出狱后成了一个作家,后来燕子还喜欢上他,我把这些情节都安排在返城归来的沪生身上了;还有,电视剧里最后慧芳是被汽车撞了,我把这次车祸安排在亚茹头上。记得当年上演《渴望》的时候,观众对王亚茹简直恨之入骨,我终于替大家报仇了。
我以为创作的最大难题是语言问题。我创作这篇小说的原则是最大程度的符合原著的风格,电视剧里的台词是用北京话说的,而且是典型的wenge腔调。我不是北京人,没经历过wenge,虽然可以照猫画虎模仿着整两句,但是毕竟不地道。如果有什么出入的地方还请读者原谅,就像原谅罗贯中笔下的那些说着半文半白的三国群英一样。
在后面的篇幅里,我会将那两篇促发我灵感的杂文《刘慧芳到底是个什么人》和《我爱电视剧》发出来,再往后,我会发一些往日写的比较有趣的生活杂记,如果有感兴趣不妨读一读,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刘慧芳到底是个什么人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电视剧的评论,其中涉及到《渴望》的女主人公刘慧芳的评价。写完之后有些心虚,因为我最近一次看《渴望》已是很多年的事了,而且看得不全,很多的记忆都模糊了。我怕自己的言辞有些偏悖,于是又花了几天的功夫把《渴望》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我现在可以负责任的讲:我的前言不虚,这的确是一部伪现实的作品;但是你还不能把它简单的看作是琼瑶式的苦情戏,它还有较浓郁的现实意味,主人公的刘慧芳被塑造的复杂而深刻,这集中表现在她的配偶的选择上,我想在这里详细的谈一谈。
52书库推荐浏览: 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