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的三角_[日]森博嗣【完结】(3)

阅读记录

  所以,所谓的理系推理小说也不仅止于注重理性、着重逻辑推演如此而已,而是连作者、书中角色看待世界的方法、面对世界建构的逻辑都完全与常人不同。

  在我看来,理系推理小说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人物明显的“去社会化”,这边的去社会化并不是在社会学概念中的离群索居的人或是反社会倾向人格者,而是完全的剥去“常识”这件外衣来理解事情的本质。

  人在进入社会的同时,会被社会原本的概念所困囿,无论思考、行动,都会跟着社会设定的机制来反应。而森博嗣的小说里,总是会有一些人可以免除这些外在事务的干扰,直指本质的理解事务。无论是侦探或凶手,他们面对世界的方法都与一般人不太一样,但却有着强烈而清晰的内在逻辑,即使无法被外界所理解,他们仍旧自在的生存着。

  所以我们会看到“S&M系列”的犀川有强烈的避世倾向,并且对于自己的存在有着绵密而复杂、近乎哲学论辩的推演过程;濑在丸红子则经常会说出似乎与当时的对话脉络毫无关系,事后却发现近乎天启式的直指案件本质的话语。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森博嗣的创作概念中,“理性”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科学之所以会占有他小说那么重要的地位,也只是因为“科学”是现阶段最符合“理性”这个概念的学科。曾经有学者提出,不远的未来,所有的价值观、意识型态终将统一,成为被“科学”统括的收束概念,科学在当时即成为了人的终极信仰指标。

  这种核心思考,在森博嗣的小说中尤其明显,就好像太田忠司在《冰冷密室与博士们》一书的后记中说到的,阅读森博嗣的小说,已经不能单纯用“除法”来解释剧情与破案,而是要设想出一条方程式.才能推导出符合现实的结论。也就是说,在森博嗣笔下,侦探从过去的找寻零碎线索,试图拼凑成案件原貌的“拼图型推理”,演变成在案件发生时,可以找出一个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方程式的“理论型侦探”。

  但请不要误会其小说里的诡计或谜团都是单纯的线性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比起这种单一途径的求解动作,森博嗣更在乎的可能是故事的“内在对称性”。这种对称是从动机、到手法、到破解谜团,都可以有一个完美而清晰的理路,就好像是爱因斯坦说的“大理石纹路”般干净俐落,而不是杂乱无章毫无顺序可言的“木头纹路”。

  这种内在逻辑表现在外在上,则成为了另一项森博嗣的作品美学,有着近乎于方程式的结构安排。这点从标题上即可看出,在《黑猫的三角》一书中的目次中,序章与最终章、第一二章、第三四章、第五六章、第七八章的标题,分别都好似镜象般对称,不只英文用的是一样句式,就连日文都好像照样造句一般,对仗的整齐而合拍。

  或许我们可以说,就是这样强烈的内在秩序,让森博嗣的小说有一种读来有别于其他推理小说的况味。

  3

  如果有人是“S&M”系列的读者,在看到“V系列”的瞬间,可能会有一种转换不太过来的感觉,甚至会发出“这是森博嗣的小说吗”的疑问。

  之所以会这样,我想是由于森博嗣在这系列有意识的让人物轻质化,具有类动漫式的人物设定,一个爱穿女装并且完全不会让人看出破绽的大学可爱男生、一个具有武术家身份的管家、一个“前豪门”千金如今却自称是科学家的离婚妇女,总总的设定,都让这新系列小说有着“轻小说(注七)”的况味。

  注七 以青少年为目标阅众,以其观点出发,并使用读者惯常口语书写,内容除了涵盖青春、校园、科幻、奇幻、恐怖、历史等类别外,更在封面和内页上使用大量的插画,进而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此说明文字出自诚品网路书店)

  但在这种轻质化的设定之下,人物们彼此却有着近乎于诘辩的论论述语言,而与一般推理小说的论理性语言是为了寻求到案件的真相—亦即谁是凶手—不同,V系列的人物们彼此辩难是为了要寻找到更本质的解答—为什么要杀人?也就是动机。

  这种将动机视为宇宙的真相的态度,让小说并不在解开谜团后便草草结束,在理解凶手动机与如何将动机与杀人手段完美契合的同时,角色们也透过彼此的对话,累积出不可思议的能量,让小说本身升华到一个不只是娱乐性小说的境界。就同样这种哲学论辩,在“S&M系列”中容易让人头昏,在“V系列”则因为作者贴心的提供了各种可供切入的观点,而不至于让人有弃甲投降的念头。

  由人物的对话所激起的能量,还能让读者对于角色彼此的关系充满期待,未来会发展成怎样的组合、会有如何的变化,都引逗着读者继续观看下去。这种人物设定,相较于“S&M系列”中的每个角色都彷佛为自己建起了一道精神屏障:心理年龄总超出肉体年龄许多的冷调世界,“V系列”明显流淌出大相迳庭的暖意,让读者在认同角色之外,还能感受到阅读的轻盈旅程。

  此外,森博嗣其实是一个相当可怕的作者,对他而言,布局并不止于“一本书”而已,而是要从“系列”来思考,系列前画人物的彼此发展,都是为了后面的关系大震荡预埋伏笔。曾经出现的人物只要他有助于故事的发展,也随时有可能再被召唤出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森博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