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鬼玉_默的艺术师【完结】(100)

阅读记录

  清代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如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遂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如果真的将木箱弄坏,那必定得不尝失。不知道是运气,还是冯老生前就安排好的。总之,我们发现了这本日记,那么用檀木箱装着的这本日记一定对冯老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而且有一句话是:你的好奇心将会让一切的后果不在你的控制之内。事实是:一切的后果确实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

  我和冯芸芸不可避免的被好奇心所引诱而翻开那本日记。日记虽然已有破损,但它的外层是用某种动物的硬皮制成的,所以使我们印象中的日记并未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碎裂开来。我们小心夷夷的翻开了它,发黄的纸页上用好看的钢笔字记下了一行字:

  1972年3月20日

  初春的空气很清爽,我被国家考古队选中了,听说要参加实地考古,我兴奋的昨晚一宿都没睡,今天说是要去开个提前会议,我想我还是穿那套我爸留给我的中山装吧,那样显得比较体面一些。

  我们看完一头雾水,看样子教授是年轻的时候就加入国家考古队的,不怪他的考古学知识那么丰富。我接着翻过前几页,直接跳到中段:

  1972年4月1日

  从昨天开始就有军队将这方圆几百里的地方封锁了,听说那条土路也被封掉了。记得前几天还能看见上山狩猎的猎户,可从昨天中午开始就什么人也看不见了,而且今天早上起来时还能看见有士兵在这周围巡逻。真不知道那洞里到底会有什么?昨天发现的那堆枯骨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在死后还留下那么多密密麻麻的蜂孔?

  当我们看完这一页时我就觉得不对劲了,尤其是看见“蜂孔”这个词,想到自己的骨头上出现这种情况我就觉得头皮发麻。看来冯教授他们的这一次考古活动一定不简单,连军队都出动了。不过,相比于恐惧,更强烈的是自己的好奇心。我任由着自己的好奇心驱使又继续向后翻去:

  1972年9月17日

  我坐着车子一直到了吴首长的大院子里,我必须将那些资料交给他,因为它是我们的同志用生命换回来的。(我不愿想起那些往事,但我又不得不去回忆那些片断)

  吴首长接过了那些资料后,只是叫我先回去等候通知,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接受了我的请求,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如果不给死者家属一个答案,我想我一辈子都无法原谅我自己。因为他们都是被我推入死亡深渊的。我无法将他们的死当做意外来认同,最起码,从我的良心上来说我做不到。(我的良心受到了诅咒)

  1972年9月18日

  吴首长叫我放心,但我想对他说的话却一直没说。我们几个看见了那东西,但其它人却根本连见都没见过。我想要回去,但吴首长说上面不批准,叫我老老实实的呆在大学里面,我应该怎么办?我每夜都被那东西吓醒,我好累!

  难不成这一次的考古中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很奇怪,根据我在大学里练书时在图书馆读到的考古学书中的叙述,虽然国家考古队确实去过秦岭一带,但绝对没有像冯教授日记中所述的那种大规模考古,更没有出动军队保护考古现场的记录。

  在我国考古历史中,除了像“三星堆”遗迹发掘和兵马俑遗迹发掘以外绝对再没有大规模出动军队保护考古现场的记录。据我对冯老日记的猜测,在那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考古作业并不实际,尤其是在那个年代,中国处于苏联排挤,美国威胁的年代。要进行这种大规模考古作业必定要购买大批机械器材,而要买这些器材必定要很多钱,而且在当时私人根本就买不到。可见这次考古的重要性,必定是经过上级领导的同意和支持才开展的。但对于为什么在后世的考古书籍中没有它的记载这就是一个秘了。再加上冯老对他这本日记的重视,更是可以预见这次考古的不一般。而我的好奇心也很自然的被它吸引了。

  这到底是一次什么样的考古?

  (番外)不该翻开的日记(下)

  看了那么多页的日记,我和冯芸芸的心就像被一块大石压住一样,喘不过气。连气氛都变得阴沉了不少。

  我轻轻的合上了日记,看着冯芸芸将手中的日记本交给了她,她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接过日记的那一刻身子颤了颤。她接过日记的手似乎因为震惊而加大了力度,连纸张在她的手中都变得皱了许多。

  “芸芸,芸芸。”我连续唤了她几声她才反应过来,“你没事吧?”

  “没……没事。”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们的距离,猛向后移了几步低着头对我说,“还站在那干什么?还不快点帮我把东西搬好的。”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先是一懵,接着便什么也没说就继续帮她把东西搬到了大屋里。

  冯老这人爱书我知道,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书房里面那一排排的书架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书,连书桌上也堆满了书,冯老晕倒时就是在书房的这张书桌上发现的,因为当时的情况比较匆忙,所以这张书桌一直没有收拾过,还是出事前的样子。因为冯芸芸在收拾,所以我也没能仔细看看书房内的东西。不过,书架上倒是有不少科考书籍。我走过去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可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没有封面,发黄的纸面上什么字迹也没有,可我明明记得刚才从外面看时明明是一本《明史》,可不知怎么回事?我将书翻了一下看了看书的侧面,果然是“明史”两个大字。

52书库推荐浏览: 默的艺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