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迷鬼玉_默的艺术师【完结】(8)

阅读记录

  墓葬形制均为竖穴沙坑,墓中均置木质棺具,棺具形制基本统一,均系截取完整的胡杨木制成弧形的侧板,个别的制成直板。两侧板相对并合,两端楔以竖向档板,棺上再盖多块横向小木板,板上再覆以牛皮。牛皮中部放一把红柳枝,常见的是12枝红柳,另加一枝芦苇。

  小河墓地的谜团

  最让考古人员奇怪的是木棺前竖立着不同形制的立木,木棺后均竖红柳棍。女性棺前立的是基本呈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上部涂红,缠绕毛绳,固定草束。男性棺前则立一外形似木桨的立木,大小差别很大,其上涂黑,柄部涂红。据分析,这些立木很可能是“男根”和“女阴”的象征物。

  干尸的面部、身体上普遍发现涂有乳白色浆状物质,不知是用于防腐还是有其他用意。

  有两具尸体标本令人惊异一具是形似侏儒的木质尸体,另一具是用干尸的头部、两臂和木雕的躯干、下肢组合的尸体。

  考古人员对小河墓地周边环境、古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遗址、墓地22处,采集陶、石、铜、铁、玉等类文物近百件,初步分析,这些遗存年代均在汉晋时期。

  考古人员的推断

  从卫星定位仪标定的这些古址的坐标、分布看,小河墓地实际上指示出了和罗布泊北部著名的“楼兰道”相交的一条南北走向的交通线。在墓地东北一公里的范围内发现有粗大的胡杨枯树,有些树被砍伐,只留有整齐砍痕的根部,表明当时这里曾一度是林木茂盛的绿洲。

  对于小河墓地的年代,考古人员推测其年代的下限晚于古墓沟第一类型墓葬的年代(距今3800年),而上限有可能与之相当或更早。

  墓地发现的象征男根和女阴的立木、高大的木雕人像、小型的木雕人面像、雕刻有花纹的木箭、冥弓、木祖、麻黄束、涂红牛头、蛇形木杆等文物,考古人员推断,在这一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独特文化面貌的考古文化,小河墓地是目前发现的这一考古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处墓地,它的发掘将极大地扩展新疆史前文化研究的视野。

  神秘新疆

  俄罗斯的探险队在新疆接连失踪;考据古楼兰消失之谜;和新疆的第一秘符又有什么关系;“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有更深层的含义?迷雾重重的历史阴谋,丝丝入扣的抽剥真相:看的见是历史,看不见的是真相!

  1、俄罗斯探险队在中国

  “跑、快跑,该死的,怎么没个头!

  昆仑山脉深处某地,浓浓的黑雾中,微弱的亮光忽明忽暗。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正在狂奔。他的速度很快,可是诡异的是,他却一直没有跑出去多远,似乎只是在原地转圈。

  男子全身脏乱不堪,原来碧色的眼睛因为恐惧,发出异样的光芒。他已经跑了很久了,久到两条腿已如灌了铅一般沉重,可是他不敢有丝毫的停顿。回想几日来的遭遇,他便头皮发麻,脚下的速度也加快了些。

  但是,任他多么拼命地跑,这条阴森的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他的脸上现出极端惊恐和绝望的神色来。尽管已经疲惫不堪,但是恐惧却驱使着他不敢停下脚步。他害怕一旦停下,就没有勇气再跑。

  突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道深不见底的山涧。男子的脸上显出狂喜的表情,哪怕只有一丝生的希望,他也不会放过。他闭眼纵身一跳:

  啊——

  一声瘆人的惨叫,回荡在昆仑群山之间。

  这一切的唯一目击者是伫立于此、冷漠万年的雪峰。如同千万年前一样,它们无知无觉地直指九霄。”

  这是《大昆仑一新疆秘符》的开篇。事实上,许多俄罗斯人热衷到新疆来探险,更有甚者把生命都丢在了新疆。好莱坞应该来新疆取材,随便一个故事,都是一部007电影。

  一则新闻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6名俄罗斯人新疆探险失踪事件

  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这个因玉石而盛名的地区成了俄罗斯和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连续8天,俄罗斯电视一台、俄罗斯电视台都在此追踪报道六名俄罗斯探险人员在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漂流失踪的事件,这是半个月内第二批俄罗斯人在新疆探险出事。2007年8月26日,6名俄罗斯登山人员在攀登新疆阿克陶县公格尔峰时受困,1人身负重伤。2004年9月,同样来自俄罗斯的7名漂流队员在伊犁阿合牙孜河上游漂流时触礁身亡。

  这些俄罗斯失踪者究竟是一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热衷到新疆探险?俄罗斯人探险事故频发的背后又说明了什么?

  一位名叫“张鸿”的人到和田区旅游局报案说,8月14日,6名俄罗斯人到玉龙喀什河漂流,22天后,他们没有按时到达预定接应地点。

  张鸿说,这6名俄罗斯探险漂流者是由他的俄罗斯朋友介绍而来,并于8月11日由乌鲁木齐口岸入境,由他带领乘机直达和田市。8月13日,这6人和张鸿乘车到达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在村里居住期间找了两名村民作漂流的向导。当时,俄罗斯人随身携带了三只皮筏艇,还有食品、药品、GPS、帐篷、睡袋等约400公斤野外用品。考虑到物品较重,他们在当地雇用了8匹毛驴驮运。

  普鲁村村支部书记西里普玛说,俄罗斯人找的向导是村里的牧民阿氓和艾孜扎汗,两人共收了俄罗斯人1.2万元。

52书库推荐浏览: 默的艺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