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_[日]麻耶雄嵩【完结】(114)

阅读记录

  而且,作者还用了“男童橘花眼中的夹克颜色”、“菅山树林的红色枫叶”等作为伏笔,兼顾公平性与意外性。因此虽然该真相极具“破坏”本质,仍在推理小说既有的规范之内。

  ●史上最邪恶侦探·麦卡托鲇

  另一项破坏,笔者认为在于这个系列的侦探角色──麦卡托鲇。

  一般读者初见这位侦探时,会留下印象的恐怕还是他的造型。这位身着燕尾服,手拿黑色手杖,头戴大礼帽的侦探,一副西方绅士的派头,走在路上显得非常突兀。在《鸦》这部作品中,读者看到的是主角珂允眼中的麦卡托:稍嫌冷漠且无机质、不容他人怀疑的口吻,来无影去无踪,早就知道一切的天才型侦探。此外,随着故事的进展,麦卡托与龙树家的渊源,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也逐渐从他口中道出。如果是读过《持翼黑暗》的读者,一定会对这段剧情产生共鸣。

  事实上,作者在出道作《持翼黑暗》还安排了另一个古典论理型的“名侦探”木更津悠也,作为麦卡托的对决角色,并在后续作品也有出现,也推出了个人短篇集。然而同为系列侦探的木更津,因为作风较为传统,因此在读者的人气上一直比麦卡托略逊一筹。

  到底这位燕尾服侦探有什么特质,足以吸引读者们的目光?

  读者或许会埋怨,在本作中对麦卡托的著墨并不深,其实在过去几部麦卡托登场的长篇中,读者能见到他身影的次数也少得可怜。 《持翼黑暗》一直到了中后半段才登场,《夏与冬的奏鸣曲》更是只在终章出现寥寥数页而已,到了《鸦》,视点也一直聚焦在珂允身上,麦卡托只现身出来跟主角讲几句话,对于麦卡托如何查案则完全没有描述,仿佛他是到了现场后突然得到天启,然后就知道真相了。

  麻耶设定的麦卡托鲇,正是拥有这种比安乐椅神探还厉害的破案能力,对自己的推理怀有不容他人置喙的绝对确信,而实际上他也是经常置身于案件之外,犯人所设下的骗局对他完全没影响。因此他自称“铭侦探”,其意为具有历史的里程碑意义,能让世人永远“铭”记在心的侦探。另外,在短篇〈小人闲居为不善〉(收录于《献给麦卡托与美袋的杀人》)中,麦卡托在一开头就这么说:“真悲哀啊,基本上我并不是以长篇为取向的侦探。”其意为自己往往到了现场没多久就破案了,根本不需要长篇的篇幅。与其说是自嘲,不如说是绝对的自负。

  更令人颤栗的是,他并不算是一个“正派的侦探”!在《献给麦卡托与美袋的杀人》中,读者可以见识到他对自己的助手──美袋三条所施加的恶劣行径,和其自身的古怪性格。这部短篇集鲜明地描绘了这位亦正亦邪,具破坏性的“铭侦探”。然后,在本作《鸦》的结尾,与其说他像京极堂那样,是专职于解开浑沌谜团的“净化”工作,毋宁说他更喜欢制造浑沌,将已渐趋明朗的事实再打入黑暗。

  “我刚刚所说的,只是你为了自我满足而在自己脑中建立的理论……你真正的弟弟已经在十五年前被杀了。不是吗,樱花先生?”这句侦探的话语看在不知情的读者眼中,有如遭遇一阵重击。珂允就是樱花?那弟弟橘花难道就是襾铃?咦,可是十一岁的小男孩橘花不是和廿八岁的珂允在村子里相遇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麦卡托鲇最后什么都没有解释,只是邪恶地笑看不知所措的读者。

  ●“破坏性真相”的真相?

  这部作品由三个视点的故事线构成:主角珂允的视点、橘花的视点,以及樱花的视点。其中珂允与橘花的视点是同一时间并行的,而樱花的视点则存在于十五年前,当时樱花──也就是珂允──只是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而橘花当时还没出生,十五年后(当时橘花十一岁)才与珂允两人相遇在野户村。

  换句话说,橘花和樱花两人并没有任何关系。麻耶在过去的作品中经常使用特殊的命名,这次利用了该手法,首先定出珂允和襾铃──亦即旧约圣经中的Cain(该隐)和Abel(亚伯)──这两兄弟的名字,然后将橘花与樱花两个角色置于其后,再用看似衔接的剧情,让读者误以为两人是兄弟。

  十五年前的弟弟(姓名不详),遭到心生嫉妒的哥哥樱花杀害。樱花怀抱着“想成为弟弟”的梦想,逐渐发狂并衍生出弟弟的人格,自此,两兄弟的人格“珂允”和“襾铃”就存在于同一个身体中。珂允持续嫉妒襾铃,也畏惧襾铃扮演着另一个他,将他的东西夺走。这种扭曲的心理在肉体遇见茅子,珂允与茅子结婚后达到最高峰。

  “珂允”因为茅子与他的另一人格“襾铃”交好,失意之下决定与茅子离婚。此时人格完全分裂,扮演“襾铃”的肉体来到了孤绝的野户村,成为“庚”以服侍大镜,然而最后却因野长濑的死而并未得到救赎,失意之下回到原来的世界,没想到在那里又被扮演着哥哥的人格“珂允”给杀死了一次,“襾铃”人格至此消灭。之后,珂允为了追随襾铃的脚步来到了野户村。当然,其实他与庚是共用同一个肉体,但因为如麦卡托所言,因为气质不同所以看起来是另外一个人,也难怪村民们认不出来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麻耶雄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