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十分仇视社会,在监狱服刑时就多次对同监犯人说,如果自己有一线希望出狱,一定找枪报复公安干警,“把许昌好好搅混搅况!”而且他是从监狱脱逃的,几年来,监狱和公安机关一位在到处抓捕他。
——“6.7”系列案件作案人肯定是对社会有深仇大恨,才不计后果,疯狂作案。“4.5”案件中作案人之所以铤而走险,枪杀民警,就是生怕暴露身份。
越分析越像,“6.7”系列案件的作案人咋就和张建华分毫不差哩!
他们带上分析的情况到省公安厅汇报。会上,刑侦处大案科刘科长凝神听完,毫不怀疑地说:“我看就是这个张建华,应该把拳头收拢,集中力量,全力突破。”
会后,范培军副局长又把他叫到一旁:“刘科长,你看能拿得准吗?”
刘科长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犹豫了,就是他!分散的警力马上收拢,全力以赴寻找张建华的证据,务必寻踪抓获。”
省厅的决心,给许昌市局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光“像”
不行,得拿出确是张建华作案的证据。正像范副局长提问的那样:下一步该如何工作?
赵新带着侦查员们集思广益——好在大家都是破案专家!
“这些特征,看着像,应该一项一项去落实。”
“对。譬如说,‘6.7’系列案作案人在许昌应该有落脚点。
咱先查张建华是不是确实在许昌有落脚点。“
“嘿,我想起来了!”一位侦查员一拍大腿,“左磊发现过那家伙!”
啊,对,对!大家兴奋起来。
那是1994年夏天。
1994年3月,被判无期徒刑的张建华从监狱脱逃。政法部门撒出大网,将许昌查了个遍,也没发现这个狡猾的家伙。
办过张建华案的赵鹏飞等侦查员都知道,一只恶虎出笼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赵鹏飞枪不离身。
那年夏季的一天傍晚,侦查员左磊骑车带着小孩去买菜,忽然发现了张建华,左磊丢下孩子,大喝一声:“张建华,站住!”
说着飞身上去抓他。已是惊弓之鸟的张建华撒腿就逃。
那家伙体力相当好,奔跑如飞。左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被他逃脱了,只抓住与张建华同行的一个小子。
左磊满心恼火:“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子说:“我叫陈立。”
“张建华住在哪里?”
“谁是张建华?”
“哼,你还装蒜!刚才那人是谁?”
“啊,他呀,我就知道他叫‘小军’,确实不知道他住在哪儿。”
“胡说,不认识咋和他在一起?”
“您别冒火,我和他是在枪杆刘的761厂一带打台球认识的,只是在一起玩玩……”
经查,陈立确实没有说谎。
侦查员们想起了这件往事。
“既然陈立说他和张建华在枪杆刘一带打台球,咱们是不是再去枪杆刘一带查查?”
“说得对!人过留迹,雁过留声。张建华如果真在许昌活动,不信查不出来!”
魏都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李智勇,受命到枪杆刘侦查张建华的踪迹。
对付恶虎,得用智谋。李智勇想,要是直接说抓逃犯,肯定会把群众吓住。
他换了便服,拿着张建华一张照片,来到枪杆刘,挨门挨户地找台球摊:“老板,这是俺的亲戚,精神有毛病,去年就从家里跑出来了。家里急得到处找。听人说去年在这一带打过台球。您见过没有?”
老板接过照片,端详半天:“这个人嘛……没见过。”
李智勇不灰心,仍然一户一户地打听:“老板,这是俺的亲戚,精神有毛病……”
不知他跑了多少路,不知他忍饥挨饿多少次,不知在7月的烈日下他流了多少汗……这些,他一概顾不上,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必须找到张建华的踪迹!
“老板,这是俺的亲戚,精神有毛病,去年就从家里跑出来了。家里急得到处找。去年有人看见他在这一带打过台球。
劳驾您看看,见过他没有?“
李智勇不知第多少次重复这段话。
老板接过照片,仔细端详:“这个人嘛……嗯,好像有点眼熟……”
李智勇的心狂跳起来:“好老板,您再细瞅瞅。俺这个亲戚是家里的独苗儿,要是能找到他,得好好谢谢您的大恩大德!”
“这么着吧,我也记不太清楚。明日你再来——问我弟弟,他也许能记得。”
李智勇一夜没好生睡,第二天又赶到了枪杆刘,找到昨日那位老板。老板叫出了他弟弟。小伙子接过照片,瞅了又瞅:“是有这么个人,打台球打得特别好,连我和我哥都打不过他。”
李智勇顾不得再“找亲戚”,单刀直人地问:“你什么时候见过他?”
“去年六七月份常来打球,后来就再没来。”
“是他自己来还是有伙伴?”
“平时都是他一个人,多半是晚上来。他自己说是扶沟的,在这儿建筑工地上打工。可我听他口音绝对是本市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