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神兵+鎏金绿度母像_夜湖月【完结】(24)

阅读记录

  狄仁杰自思方才也几为镜中幻像所迷,暗道好险,看向杨矩道:“你可曾听祖父提起此镜古怪?”

  杨矩抚了抚被根藤勒过的脖子,面色发白,皱眉道:“据说观镜台上供的乃是黄帝所造、献与西王母之镜,我也不知镜中幻像这股厉害。”

  “原来如此。”狄仁杰喃喃道:“无中生有,有无互生,此镜足见道家精微妙意。”众人听了,也不解其意,当下收拾心情,向四面望去。见燃起的火馅倒也不高,低低一圈,恰好将洞壁照得一片通明。整个山洞似呈圆形,壁上悬了密密麻麻的宝箱,又见台下水面上涨,早淹过岩石,水色变混,也看不出方才来路。一时又听狄仁杰道:“岩间黑泥,果是易燃之物。”

  李元芳在旁道:“仔细想来,方才如不是顺水流而入,洞窟中的海子未得流水注满,此刻台下怕早已成火海;而若不是登上这观镜台,也无法引燃地火,照出宝藏全景,因果相扣,似步步皆在他人算计之中。”

  狄春长吐了口气,道:“老爷,诸多宝箱似是高低螺旋而列,这洞中形情,倒像个头下尾上的螺丝壳,真应了那句话‘螺丝壳里做道场’了。”说得众人皆笑了,方才生死惊魂之事,也似淡了几分。

  “嗯,”狄仁杰转向李元芳轻声道:“元芳,你看这台下之水初时漫得甚快,如仅靠方才冲落之水,应不能满足,而现似已不再上漫,海子之间必然相通,且水下极有可能装设了水门之类的放水机窍。”

  李元芳微微点头。

  此时众人望着岩壁上密密麻麻的宝箱,都觉进入山洞以来,所历之事光怪陆离,让人目不暇接,脑中似是一片空白,又似烦恼异常。

  狄仁杰游目四顾,忽抚掌朗笑道:“袁天罡果然不愧是袁天罡!”众人正不明所以,狄仁杰眯起双目,遥指洞壁,叹道:“你们看这四面岩壁上悬的宝箱,似是有多有少,杂乱无章,算上这中央的观镜台,实暗合九宫之数;再看头上洞顶,晶莹闪耀,正是一幅二十八宿星象全图,与地上深浅相间的海子遥相应对,正所谓:仰以观天,俯以察地。袁天罡能将藏宝之洞造成如此规模,实乃道家术数奇人啊!”

  李元芳等听得似懂非懂,抬头望去,那圈火带照亮了洞顶和紧贴其上如网状的根藤,果然岩石上似嵌了无数晶石,或明或暗,或疏或密,恰似满天繁星,只可惜众人对三恒二十八宿、四象分野等种种天文之象,大多不识,惟见一道泛着蓝光的岩带贯在空中,恍若银河,那些根藤似从银河中伸出,又四散向洞顶四方,众人皆看得暗自惊叹不已。

  狄仁杰忽道:“看此洞中设置,倒似是一奇门格局,”微一沉吟,又问杨矩道:“当日你听闻‘甲辰为利’时,可还听到什么相关之语?”

  杨矩忆了半晌,迟疑道:“还有一句,似是‘壬七癸八’,祖父也不知其意。”

  狄仁杰点头微笑道:“是了,这是奇门中术语,甲辰遁于壬水之下,‘壬七癸八’,阳遁三局。”

  李元芳不解道:“那是何意?”

  狄仁杰摇了摇头,“此是奇门遁甲之术,与‘太乙’‘六壬’并列为三术,相传为九天玄女秘授与轩辕黄帝的破敌之法,后经演绎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我却也不深知其中奥妙,但若只作方位标识,则应是指向九宫中的七宫之位。”说罢,遥遥指向一面山壁。

  杨矩恍然若悟,喜道:“原来是用作方位标示,现下洞中岩石交互,四处看来连成一片,已找不到方才叉流进入之处,壬七之位定是出洞之口。”

  狄春听了却道:“纵是找到出口,要从这观镜台经过下面一片汪洋,也是不易那。”

  “即使壬七之位就是生门,”狄仁杰直视杨矩之目,缓缓道:“杨将军能舍得下这满洞的宝物么?”

  血祭

  杨矩低头不语,只带了众人向高台另一边走去,那屏大镜背后原来别有陈设,众人方才吃了镜中幻像之苦,此时俱是全神贯注,不敢稍有大意。却见镜背之后是一张石案,案上供了一卷明黄之物,案前摆有一盘,盘上也以明黄绢绸遮盖,中间高高耸起,不知盛了何物,案前地上端端正正放了一个蒲团,狄仁杰轻呼道:“太宗遗旨!”

  众人色变,齐向案上望去,杨矩早抢先一步,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磕了一头,站起身来,也不回头,只道:“琳月,你也该上前一拜。”

  阿玉闻言一动,黑三正要跟上,琳月却伸手一拦,低了头,越过众人,在蒲团上盈盈跪下,狄仁杰凝神看去,见杨矩侧身侍立在旁,脸上竟似诡异一笑,此时琳月正磕下头去,忽“啊”一声惊呼,只觉额头触在尖突之物上,忙伸手一摸,竟碰出血来了。众人正不知发生何事,杨矩探身从蒲团前取出一盘,原来正是方才供在案上之物,被杨矩暗暗放在蒲团之前,众人远远一看,盘内似叠了数块玉片,另有一玉铃,正牢牢执在杨矩手中,铃身通体碧绿,只顶部有一针尖状突起,在杨矩指间隐有血色浮动,想来正是方才琳月之血沾染其上,狄仁杰心道不好,李元芳正待跨步上前,杨矩见状后退了数步,口中哈哈大笑,状如颠狂,狄春道:“你疯了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夜湖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