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波洛闭起眼睛。“那张明信片唯一缺少的一样东西是……沾着血的指纹。”我不解地望着他。“你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渐渐明朗起来了……凶手是逃不掉的。”
“谁是凶手?”波洛狡黠地没有回答。“当你出国时,你允许我做一些调查吗?”
“譬如说什么?”
“明天我将叫李蒙小姐写信给我的一位老朋友,恩德比先生。此外我要她到索美塞特去查一宗婚姻记录,并为我打几通海外电报。”
“我想这不大妥当把,”我反对道,“你这样做可不只是坐着想而已。”
“这正是我正在做的,李蒙小姐所做的,只是证实我已获得的答案而已。我不是在寻求消息,而是在求证。”
“我不相信,波洛!你在装腔作势。啊,没有人知道死者是谁……”
“我知道。”
“他叫什么名字?”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并不重要,如果你能明白,我知道的不是他叫什么,而是他是何人。”
“勒索者?”波洛闭上眼睛。“私家侦探产波洛张开双眼。“我跟你引一段话,如我上次所做的,只说这一段,其他的都不说。”
他以最严肃的表情讲道:“奇妙;奇妙,真奇妙……老远来送死。”
第二十一章哈卡斯特探长瞧着桌子上的日历,九月二十日,已经过了十天。案情的进展不如他所预期的那般顺利。因为从开始便一直胶着在最初的困难上:死者的身分仍旧是个谜。料不到花费的时间比预想的还多,一切的努力似乎皆徒劳无功。化验室检验衣服的结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找不出任何线索。
死者所穿的衣服质料甚佳,是出口货,虽然不很新但保管得很好。牙医帮不上忙,洗衣店也帮不上忙。死者依然是一团谜,可是哈卡斯特却不作如此想,他绝不是“一团谜’,只是尚未被认出来罢了,这种事一向如此。
哈卡斯特叹了一口气,想起报上登出“谁认识这个人”的照片之后,电话和信函纷纷涌进,自以为认识这个人的竟然如此多,叫他不禁愕然。许多做女儿的都满怀希望;以为这人就是她们多年不见的父亲。有位九十高龄的老妇,确信照片上的人就是三十年前离家出走的儿子。更多的妻子,指认这人便是她们失踪的丈夫;做姊妹的就没这般焦急地更指认兄弟。也许,做姊 妹的人比较没有那般怀着强烈的希望。但是今天,哈卡斯特似乎觉得较有一点希望的样子,他 再次看看桌上的信。
麦琳娜·里瓦。他很小喜欢这教名。
他想,明理的人是不会把孩子取名麦琳娜的。无疑地,那是这位女士自己取的一个喜爱的名字。但是他喜欢这封信的感觉,既不滥情亦无过度自信。写信的人只是在信上说,这个人也许是她的丈夫,她有七年没和他见过面了。
今早她要亲自来局里一趟,哈卡斯特摁了对讲机的讯号,克雷警住进来。“那位里瓦太太还没到吗?”
“刚来,”克雷说,“我正要进来告诉你。”
“她长得什么样子?”
“有一点戏剧化,”克雷说,想了一会他又说;“浓妆……但打扮得并不好。大体上来讲,蛮可靠的样子。”
“她有没有看起来难过的样子?”
“没有。看不出来。”
“好吧,”哈卡斯特说,“请她进来。”
克雷退下,又返回,依例宣称。“长官,里瓦太太来了。”
探长起身,和她握手。大约五十出头的人,他判断,然而实际上应该没有这么大……大概三十多岁的年龄吧。因为化妆得很随便,再加上近看,使得她看起来比五十岁还老。原来黑色的头发染成了红褐色,没有戴帽,中等身材,身穿白色衬衫、黑外套和黑裙,携一只格子呢大皮包。手上戴着指环,腕上佩着一两个手镯。大体而言,根据他的经验,她是个好人,不会吹毛求疵,容易相处,为人慷慨,心地也许还不错。可靠?这就不知道。反正,这种事他是个想依赖的,而且也依赖不起。
“非常高兴看到你,里瓦太太;”他说,“很希望你能帮助我们……”
“我不敢说一定有把握,”她略带歉意地说,“但是看起来确实像哈雷,非常的像。当然我心里也有作不是的准备,果真如此,希望不会因此让你觉得浪费了时间。”她对此似乎相当在意。
“请千万不要这样想。”探长说,“这件案子,我们非常需 要别人的帮忙。”
“嗯,我明白,希望我能确定。你知道,我好久没见过他了。”
“请先告诉我几件事情好吗?你最后一次见你先生是在何时?”
“我一直想找出确切的答案,”里瓦太太说,“嗐,记忆一牵涉到时间,想起来就让人害怕。我在信里说过大约是十年前,其实不止。你不知道吧,我想近乎十五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她又加了一句:“人总是把它想得少些,以为如此自己就年轻了。你说是不是对?”
52书库推荐浏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