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历险记_[法]儒勒·凡尔纳【完结】(82)

阅读记录

  罗塞特教授仍旧是终日守在望远镜旁,对这颗行星进行仔细的观测。但你若问他观测结果,他也讲不出多少名堂了。

  所幸多布里纳号的图书室内原有几本关于天文学的通俗读物。普罗科普二副将其中有关土星的部分摘出来,给大家讲了讲。

  土星这时距离加利亚七亿公里,距离太阳十四亿五千七百四十万公里。因为距离太远,它从太阳得到的光和热充其量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

  土星的公转周期是二十九年零一百六十七天,每小时在其九十一亿五千万公里长的轨道上运行三万五千四百三十二公里。土星的赤道周长为三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公里,面积为四百亿平方公里,体积为六千七百亿立方公里,比地球大七百三十五倍,但比木星要小。土星的质量仅比地球大一百倍,可见其密度比水还小。土星的自转周期是十小时二十九分,因此环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二万四干六百三十天。土星的自转轴与其轨道平面的夹角很大,每一个季节相当于地球的七年。

  土星的夜空十分美丽,有八个月亮环绕其运行。在神话传说中,这些卫星各有自己的名称,分别叫米达、安塞拉德、特梯、迪奥纳、雷阿、梯棠、伊帕里翁和雅帕。米达环绕土星一周是二十二小时半,而雅帕却是七十九天。雅帕距离土星是三百六十四万公里,米达距离土星却只有十三万六千公里。比月亮和地球的距离还要小三倍。虽然太阳传到这要的光线十分微弱,但因为有这八颗卫星的存在,土星的夜空一定是非常魅人的。

  但使得土星的夜空更为美丽的,无疑还是环绕它的那条光环。土星象是镶嵌在一个闪闪发光的框架上一样。你老是站在这个距离土里表面二万零六百六十公里的光环下,翘首中天,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条很窄的光带。赫歇尔认为其宽度只有四百公里。所以看去不过象是一束射向太空的明亮的光。但你若往南北移动若干公里,便可看到这条光带渐渐分为三条光环,里边的那条呈昏暗的云雾状,宽度为一万二千五百零四公里,中间那条最为明亮——比士星本身还要亮——宽度为二万九千五百五十二公里,外边的那条呈浅灰色,宽度为一万四千七百一十二公里。

  光环围绕士星转动一周是十小时三十二分。光环由什么物质组成?为何能经久不衰?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看来这是造物主有意安排的,以启示人们各个天体的形成过程。因为这个光环原先和土星显然同属于一个星云。后来星云的大部份逐渐凝结成为土星,另一部分却依然留在空中,成为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光环。由于不知什么原因,光环本身可能也已凝结。因此,光环万一破裂,就会变成无数碎块降落到土星表面,或环绕土星转动,成为新的卫星。

  你若站在上星的赤道和南北纬45°之间的广大地区,可以看到这三条光环所显现的无比瑰丽的景色。它们时而象一条巨大的彩虹划破长空,时而在天空形成一个巨大的桥拱,拱顶被土星自身的暗影遮住因而出现一块很大的空缺。它们不时将阳光遮住。太阳准时地在其缝隙间出没,形成白天和黑夜交替的美景。此外,土星的地平线上还有八颗月亮在此起彼落,她们有的是圆如银盆的满月、有的是弦月,有的则是一弯新月。因此,在土星上观赏夜空,真有置身童话世界之感。

  但是,由于距离太远,加利亚人是无法看到这种美景的。地球上的天文学家利用较好的望远镜,也比他们看得清楚。所以塞尔瓦达克等人要想了解土星世界的情况,便只有依靠那几本通俗读物了。不过,这样也好,他们不必再为这个巨大的行星会不会把加利亚捕获过去而提心吊胆了。

  天王星距离加利亚更为遥远。其体积虽然为地球的八十二倍,但看去也不过是一颗六等星。只有在它非常接近地球的时候,肉眼才能看见它。至于它的八颗卫星,那就更难看到了。天王星的公转一周期是八十四年,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二十九亿一千六百万公里。

  至于太阳系的最后一颗行星海王星——说它是最后一颗也只是到目前为上而已,说不让将来某个时候还会有一个勒威耶★①再发现一颗更远的行星哩★②!——塞尔瓦达克等人更是别想看到了。帕米兰·罗塞特通过其望远镜想必可以看到,但他没有向任何人谈及其观测结果。塞尔瓦达克等人只好再次去向书本求教。

  海王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四十五亿六千万公里,公转周期是一百六十五年。它在二百八十六亿八千万公里长的轨道上,每小时运行二万公里。它的体积比地球大一百零五倍。它有一颗卫星,此卫星距离它四十万公里。

  海王星可能是太阳系边缘的一颗行星,它距离太阳竟达四十六亿公里。太阳系之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不管太阳系有多大,它在整个银河系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因为在银河系中,它只是相当于一颗四等星。因此万一加利亚走出太阳系,它会到哪里去呢?它会附属于哪一颗恒星在太空运行呢?它很可能会投入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半人马座爱法星的怀抱中去。光的速度为每秒三十万公里,它从爱法星到太阳系需要走三年半。这个距离究竟有多大呢?要是用数字来表达,天文学家将不得不以“十亿”为单位,就是说,从爱法星到太阳系,其距离应为三万二千个“十亿”公里。

52书库推荐浏览: [法]儒勒·凡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