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他们性格的截然不同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出身或者其他的理由,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非常团结,并且决定永不分离;尽管他们的兴趣与气质各不相同。
本·拉多比斯金小4岁,个子也矮一些。他是黑头发、黑胡子,对生活的看法和斯金完全不同。一个满足于殷实的地主的生活,监管他的收成;另一个却热衷于当时的工业运动。拉多完成了工程师的学业,并且已经参加了几项宏大的工程。美国人试图以这些工程设计上的大胆和实施中的勇敢而一马当先。同时,他也渴望财富。不是我们的百万富翁的小康,而是美国亿万富翁的滚滚流动的金河。古尔德家族、阿斯特家族、范德比尔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卡内基家族、摩根家族,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家族的庞大无比的财富极大地刺激着他的头脑。他梦想这些奇特的机遇,几天之内使你进入神的殿堂,有时几小时之内也可以把你从塔耳帕伊亚山上①推下去;因此,萨米·斯金只为了到绿谷去才出门,本·拉多却几次周游美国、穿过大西洋、参观了欧洲的一部分,但是从来没有抓住丝毫的机会。他最近刚从海外旅行归来。回来之后,他一分钟也不休息,不知疲倦地窥伺着他能够参与的大买卖。
①古罗马处死罪犯的地方。——译注
这种兴趣上的巨差是萨米·斯金的一块沉重的心病。他总是担心本·拉多因此会离他而去,或者至少会将确保他们二人自由与独立的不多的财产淹没在冒险的企业当中。
这就是他们兄弟二人不断争论的主题。
“可是,本,”萨米说,“为了你冠冕堂皇地称为大生意的事情绞尽脑汁有什么用呢?”
“这可以使人富有、非常富有,萨米,”本·拉多回答。
“喂,表弟,这么富有有什么用呢?在绿谷过幸福的日子用不着这么多钱。这么多钱你用来做什么?”
“干新的事业,更重要的事业,表哥。”
“目的是什么?……”
“赚更多的钱,把钱投入到更大的事业中去。”
“这样一直下去?”
“一直下去。”
“大概一直到死吧?”萨米·斯金不无嘲讽地说。
“一直到死,萨米,”本·拉多冷静地得出结论。与此同时,他表兄无言以对,泄气地朝天上扬起了双臂。
第二章 萨米·斯金不情愿地踏上冒险之路
萨米·斯金返回家中之后就着手处理乔赛亚斯·拉科斯特去世后的事情。他要将舅舅过世的消息通知家里的亲朋友好,要戴孝,要向堂区的教堂预定适当的宗教服务。
至于解决舅舅的个人事务,要等到公证人斯纳宾先生收到通过电报索取的详情、并且列出继承的清单、兄弟二人商量好之后,必须和斯纳宾先生认真地交谈。
本·拉多只能在5天之后于3月22日上午返回。他在纽约住了一个月,为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研究一个宏伟的计划:在哈德逊河上建起一座桥梁,将纽约与新泽西联接起来。
本·拉多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使工程师神往的工作。但是,大桥的建设似乎不会在近期内开始。尽管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人们也在图纸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可是也许一两年之后,工程才能真正开始。因此,本·拉多决定回来。
萨米·斯金觉得他离开的时间太长了。他十分后悔未能使表弟认同他的想法,未能使他喜欢他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哈德逊大桥这件大事更使他焦躁不安。倘若本·拉多参加这项工作,他不是要在纽约呆很长时间、也许几年吗?那么,在他们共同的家里、在绿谷庄园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工程师一回来,表兄就将舅舅乔赛亚斯的死讯告诉了他。舅舅死在道森城,留下的全部遗产就是克朗代克地区四十里河畔的129号地块。
工程师听到克朗代克这个当时非常响亮的名字时竖起了耳朵。似乎他并不像萨米·斯金那样无动于衷地面对即将成为一个金矿床的主人的前景。此外,不论他对这件事有何想法,他都没有立刻说出来。
他习惯于深入地研究问题,在发表意见之前,他需要思考。
对他来说,24小时用来权衡利弊也就够了。次日,在午饭时,他突然挑起话头,萨米·斯金还以为他全神贯注地吃饭呢。
“喂,表哥,咱们谈谈克朗代克吧?”
“不要多谈就行!”
“谈多谈少都行,萨米。”
“好吗!亲爱的本。”
“公证人交给你129号地块的产权证书了吗?”
“没有,”萨米·斯金回答,“我认为没有必要了解这些情况。”
“我的好人萨米,我就知道你会这样!”本·拉多笑着大声说。
“为什么如此呢?”萨米表示异议,“我觉得不必为这件事大伤脑筋。这很简单:要么,这份遗产有些价值,咱们按最好的收益将它卖出;要么它没有任何价值,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那么,咱们甚至都不用管它了。”
“你说得对,”本·拉多表示同意,“不过,没有什么着急的事情……那块地方,谁知道呢……人们认为它贫乏、被挖光了……后来幸运的一镐使你发家致富。”
52书库推荐浏览: [法]儒勒·凡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