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情游_[法]儒勒·凡尔纳【完结】(24)

阅读记录

  三个旅游者一边交谈着,一边从海堤上方——不如说是沿海而建的城堡围墙形成的高台——第一次俯瞰这座城市。

  在帕尔玛城里有几座房屋体现了摩尔人设想奇异的建筑风格,这也证实了阿拉伯人在此居住了400年的历史。透过半闭的大门,可以看到里边有法国、西班牙或意大利式庭院。庭院周围排列着轻巧的柱廊。院内传统的水井周围安置着造型优美的铁栏杆,楼梯优雅地盘旋而上,攀绕柱廊的绿藤开满了鲜花。石头修成的窗扇显得无比轻盈。窗外是阿拉伯式的阳台或者是西班牙式的凉廊。

  最后克劳维斯·达当脱和他的同伴们来到了一座有四根八角型立柱的建筑物跟前。这座建筑具有文艺复兴时代初期的哥特式风格。

  “这是个什么大家伙?”达当脱先生问道。

  他本应该选择更好一点儿的词,才不会惹帕特利斯生气。

  这是一个古老的交易所,一座非凡的建筑。雉碟状窗户造型奇特,窗檐被艺术性地隔开,并镶有细腻的齿形装饰物。这一切令今天的工匠们也赞叹不已。

  “我们进去看看。”马塞尔·罗南不禁对这个奇特的建筑产生了兴趣。

  拱顶长廊的中央有一根粗实的立柱。穿过这个长廊就进入了里边的大厅。大厅可容纳1000人,拱顶由数根纤细呈螺旋状圆柱支撑。此时站在空旷的大厅里,令人不禁想起在交易所繁荣时代,响彻大厅的交易的喧嚣和商人们的叫喊声。

  这就是我们这位佩皮尼昂人所体会的。他真想把这个建筑物迁移到他的家乡,只需他一个人就能让这个交易所恢复昔日的兴盛。

  此时还未提到帕特利斯。他用出门在外的英格兰人的冷漠欣赏着这一切美丽的事物。在向导看来,他好像一位稳重但保守的绅士。

  说实话,让·塔高纳对向导天花乱坠的瞎吹不怎么感兴趣。这倒不是说他对这座伟大建筑的艺术性无动于衷,而是时刻放不下一个念头。他正在想入非非,并懊丧自己“在这个交易所里一事无成”。

  短暂的参观之后,向导领他们来到了里耶纳街。街上人来人往。男人们非常引人注目:体形健美,举止文雅,言语亲切,身着肥大短裤,腰系皮带,柔软的羊皮上衣,皮毛翻在外边。女人们非常漂亮:热带肤色,身穿色彩鲜艳的裙子和短小的围裙,圆形开领上衣,赤裸双臂。有些少女的发型有点儿像修女,但是丝毫掩饰不住她们娇美的面容和充满活力的目光。

  尽管年轻的马略尔卡人说话柔和、清新、动听,可是却看不到他们相互致意和问候。旅游者们沿着帕拉西奥·利阿尔城墙快步行走。这座城墙紧靠教堂,从某个角度来看——或者说从海湾处看——似乎与教堂浑然一体。

  他们来到一大片住宅区。住宅区的建筑为方形塔楼式样,前边有一座用壁柱形成的巨大龙门建筑。龙门上方是一个哥特时代的天使塑像。住宅区的建筑体现了巴利阿里群岛的既有罗马风格又有摩尔风格的独特的建筑特点。

  走了几百米后,这一队旅游者来到一个相当宽大的,布局极不规律的广场。从广场伸出好几条通向城里的街道。

  “这是什么广场?”马塞尔·罗南问道。

  “伊莎贝拉二世广场。”向导回答道。

  “通向漂亮住宅区的是什么大街?”

  “巴梭·戴尔伯尼大街。”

  这是一条景色如画的大街。大街两旁的房屋造型各异。窗户四周爬满了绿色植物,五颜六色的遮阳篷掩盖了凸出的阳台。建在城墙上方的凉廊镶嵌着色彩斑斓的玻璃。街上零零落落长着几棵树。这条大街通向宪政广场。广场的旁边是庄园出版社大楼。

  “我们还得从巴梭戴尔伯尼大街走上去吗?”克劳维斯·达当脱问道。

  “我们返回时从这条街下来。”向导回答。“最好先去教堂,离这儿不远。”

  “好吧,去教堂,”这位佩皮尼昂人说道,“我不介意登上其中一座塔楼看一看全景。”

  “以后,我建议你们去参观一下贝勒维尔城堡,”向导接着说,“城堡在郊外,从那儿能看到周围的平原。”

  “我们有时间吗?”马塞尔·罗南提醒众人。“‘阿洁莱’号8点开船。”

  让·塔高纳刚刚从遐想中返回现实,或许在乡村旅游能找到在城里街道上找不到的机会,谁说得上呢?

  “你们的时间很充足,先生们。”向导肯定地说:“贝勒维尔城堡离此不远。再说离开帕尔玛城之前,不去那儿看一看会后悔的。”

  “怎么去?”

  “在耶稣门上车。”

  “好吧,去教堂。”马塞尔·罗南说道。

  向导转向右边,走上一条狭窄的被称作塞奥的小街,小街通向塞奥广场。矗立在广场上的教堂为西方建筑风格,下方是雉碟墙,再往下是米拉多街。

  向导先领他们来到教堂望海门前边。

  望海门属于尖顶建筑时代的杰作。在那个时代,所有窗户和圆花窗饰都做成了火焰式造型,使人感受到了复兴时代后期那些光怪陆离的想象力。望海门墙的一侧满是雕像,门楣中心,在石头花饰之间复制了一些画工细腻的圣经故事,工笔纯朴,妙趣横生。

52书库推荐浏览: [法]儒勒·凡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