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中休闲散步的法国人也都是短装打扮。然而,杨先生总是穿着长衣长裤,很整齐,再加上肤色的差异和长长的胡须,他每次出现在这些人中间的时候都是很显眼的。但是,我搜寻了半天,视野中始终没有出现那个身材细高的老人。我相信他会来的,便坐在那张长椅上,耐心地等待着。
十几分钟过去了,杨先生仍然没有出现。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猜想起来:他为什么突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呢?是他突然生病了或者发生了什么特殊的事情吗?还是我们昨天的谈话引起了他的疑虑,使他决定不再跟我见面了呢?他似乎一直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神秘的套子里,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的内心世界,也不愿意让别人了解他的过去。然而,昨天那段意外的谈话,使我得以隐隐约约地窥视到他那个套子里面的一些东西。难道是我惊扰了他那原本宁静的生活吗?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声音在我的耳畔响起:“何先生,您好!”
我回头一看,杨先生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我高兴地站起身来说:“您好!您好!我还以为您老今天不来了呢。”
“呵,我昨天谈得比较兴奋,结果夜里失眠了。今天吃完午饭后,我觉得很疲倦,就睡了一觉。没想到就睡到了这个时候。惭愧,惭愧。”杨先生坐到长椅上,不无感慨地说,“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说过这么多话啦!”
“我昨天也很兴奋,因为我没想到在这个地方能够遇见您这么有水平的老师。真的,杨先生,昨天听了您的话,我觉得比自己看半天书强多了。”我的表情非常诚恳,而且这并不都是装出来的。
“是吗?我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对证据学这么感兴趣又这么好学的年轻人。看来这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了。”杨先生用左手捋着他那长长的胡须。
我想拉近与杨先生之间的关系,就尽量用随随便便的语气说道:“杨先生,要说证据这个词儿,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其中有许多问题人们并不明白。反正我自己就不明白,看书也看不懂。不过,昨天听了您的话,我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而且我还觉得挺受安慰的。您想啊,连那些证据学专家都搞不清楚的问题,我们这些外行人怎么能搞懂呢?要我说,这证据里边儿的学问还真深奥!”
“其实,证据问题也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有人把问题复杂化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证据概念嘛,按照人们使用这个语词的习惯下个定义就行了。约定俗成。但是咱们国家的一些学者特别爱在概念问题上咬文嚼字,似乎非要把有关的原则思想和操作规则中的问题都包括进去。难道有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证据概念,所有的证据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吗?”看来,杨先生今天的兴致挺高。
“那您认为证据学里面什么问题最重要呢?”
“目前对咱们中国人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证据意识。”
“什么是证据意识?”我饶有兴趣地问。
杨先生沉思片刻,说道:“所谓证据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纠纷或处理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悟。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反正您这话听起来够专业的。”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们有事儿的时候,知不知道运用证据,重不重视证据。我告诉你,由于历史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影响,咱们中国人的证据意识是很淡薄的。这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人们缺乏收取证据的意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比较重视人情和关系,不太重视证据,对可能发生的纠纷缺乏证据准备。例如,张三借钱给李四却不好意思让李四给写个借条,似乎一写借条就冷了朋友关系。结果发生借贷争议,张三手无证据,后悔莫及。”
“杨先生,您说得太对了。”我不愿意在杨先生面前丢失自我表现的机会,便赶紧说道,“我自己就遇上过这么一件事儿。一个朋友要开饭馆儿,手头儿钱不够,跟我借了两万。我当时也想让他给我写个借条,但是没好意思。结果他的饭馆儿效益不好,过了两年,关张了。我找他要钱。他不认账,愣说没借过。真把我气蒙了。可是我手头儿什么证据都没有,找法院也没用,只好吃了个哑巴亏。后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人们在这种事情上不能不好意思,不能总想当君子,生怕别人说你是小人。其实你开始借钱的时候不好意思,后来找他要钱的时候不也得好意思嘛。所以有人说,在涉及钱的问题上,最好是先当小人,后做君子。”
“第二,人们缺乏保存证据的意识。”杨先生并没有赞赏我的领悟能力,而是继续讲他的内容。看来,他在讲课的时候是很难被别人打断思路的。“例如,有人对经济交往中的往来函件不注意保管,等到出现纠纷的时候想用却找不到了;还有人缺乏使用复印件保存原件或者使用原件保存复印件的意识,一旦原件损坏了或者丢失了,他们也就没有证据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一家很大的公司,外面欠它的债务有好几十笔,总额数千万。它要债不还,没有办法,只好去打官司。但是在起诉的时候才发现,它有十几笔债务缺乏证据,不是缺少原来的合同,就是缺少付货的凭证。没有证据,法院不予支持,它没办法,只好放弃那十几笔债务的追索权,损失近百万元,就是因为平常缺乏保管证据的意识。你说可惜不可惜?”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