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他会唱儿歌,我要没猜错的话,他唱的那两首儿歌,这村子里的牧童都会唱,这是故乡的歌,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终生不忘。
第四,他腰上有一块青记,这也是最直接的证据,这块记不但说明他与这个村子有关,还证明了他的身份。
大伙儿越听越糊涂,只有鬈毛听懂了。
鬈毛恍然大悟,捶着自己的脑袋说:“我真是太笨了,怎么没想到呢?好吧,剩下的我来给你们解释。”
“十年前,飞鼠在这个小山村呱呱坠地,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都很爱他,但是,不幸降临到这个三口之家。飞鼠两岁时爸爸病故了,妈妈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小飞鼠过日子。小飞鼠成了妈妈唯一的希望,妈妈希望儿子长大成人有出息,企盼他做一个威风凛凛的军官,因为儿子的腰上有一块青记,俗话说“青记记腰,骑大马挎大刀”,指的就是这块青记。妈妈给他扎了一个蛤蟆大风筝,经常带着他到河边放风筝,给他唱风筝歌,也就是‘有一只蛤蟆’那首儿歌。小飞鼠很聪明,牙牙学语时就会唱这首儿歌了。他快乐地成长,无忧无虑,天天与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三岁时就学会了游泳。就在他三岁那年的夏天,一个狡猾的人贩子扮成小货郎来到大柳树下,用一颗糖果把小飞鼠哄走了。悲伤的母亲从此踏上漫长的寻子历程……”
“明白了,我完全明白了,”朦朦打断鬈毛的话,说,“遣送站里的疯婆婆就是飞鼠的妈妈。”
“对,完全正确。”小白说。
“来,让我们核对一下证据。”鬈毛说。
首先看飞鼠腰上有没有青记。这个证据最明显,一眼就能看见,飞鼠肚脐眼上有一块硬币大小的青记。
这时大伙儿才明白,小白为什么提议游泳,原因在此。
其次是儿歌,家乡的儿歌同村的孩子应该都会唱,现在就来检验一下。
小白请牧童们排成一排,他先起个头:“有一只蛤蟆……”
牧童们不约而同,张开大嘴,齐声高唱:
有一只蛤蟆
他是谁家的娃娃
咯哇咯哇飞了
他在天上干啥
有一只蛤蟆
他是谁家的娃娃
咯哇咯哇叫了
他找自己的妈妈
有一只蛤蟆
他是谁家的娃娃
咯哇咯哇叫了
他是谁家的娃娃
咯哇咯哇哭了
妈妈带你回家
……
不仅牧童在唱,飞鼠也在唱,声音颤抖,充满激情,泪流满面地唱。
村民也在唱,充满温情地唱。他们闻听此事,惊奇万分,仔细打量飞鼠,尽管十年不见,飞鼠的大模样没有变,就是本村丢失的那个孩子,绝不会错。
那个荒败的院落就是飞鼠的家,那首“大红枣”儿歌就是他童年的摇篮曲,是母亲抱着他坐在大枣树下唱的。
提到这首儿歌,牧童们又张开大嘴,齐声高唱起来:
大红枣
穿红袍
送给谁
送给我的宝宝
宝宝吃了大红枣
腿粗身壮个子高
骑大马挎大刀
后面跟着八抬轿
……
28 妈妈——妈妈——
“既然找到了飞鼠的妈妈,让他们母子快快团聚呀。”欣欣姐姐说。
“对,还有亮亮呢,要尽快告诉工程师叔叔,给他一个惊喜。”
小侦探决定先打个电话给梁爷爷,免得老爸们再找麻烦。
小侦探拨通了梁爷爷的手机。
梁爷爷听到消息,半天没说话,显然他在努力做出判断,是不是孩子们在与他开玩笑。最后他认定小侦探们说的是正经事儿,于是梁爷爷更加慎重,他要通报老黑探长,大家还要商量一下。
梁爷爷叮咛小侦探们:“你们不要乱跑,就在那个小镇等着,我们碰一下头,很快给你回电话。”
小侦探把电话挂上了,他们能想象到“打拐办”乱成了什么样。
大约半个小时后,梁爷爷的电话来了。梁爷爷郑重地通报说:“我们接到电话后,立即用飞鼠的血样与疯婆婆的血样进行了DNA鉴定,结论可以确定飞鼠就是她的儿子,我们已经把这个消息告诉她,马上与她一起赶到小镇,还有工程师叔叔也一起赶到小镇,向白芳同志表示感谢。”
哇噻——噢——
大伙儿激动得跳了起来。
村民听说离开家乡十几年的疯婆婆要回家了,她的儿子也找到了,十分振奋,奔走相告,不一会儿全村人都知道了。这是天大的喜事,也是小村的喜事,为了感谢小侦探们,乡亲们要好好招待客人,村长召集乡亲们,杀鸡宰羊,打酒买菜,张罗宴席。
下午三点钟,两辆警车在村口的大柳树下停了下来。老黑探长、梁爷爷下了车,他们身后是工程师叔叔和随行人员。
“亮亮——”
一个年轻女士哭喊着冲出人群,向大柳树下奔来。她是工程师叔叔的妻子,老远她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
女士搂着亮亮,一下子昏倒了。
工程师叔叔把妻子和儿子紧紧抱在怀里,哽咽无语。
52书库推荐浏览: 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