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望着道桐蓝的嘴型,赖科觉得她说的正是这两个字。
大门轻轻合上,宣告着噩梦的结束。
“小雪”似乎未察觉到身后发生的一切,只倚着赖科的肩头微微颤抖不休。漫天风雪仿佛瞬息间变得轻柔婉软,柔软的大雪里,赖科紧拥着她,直至她冰冷的身体渐渐温暖。
******************************
解析“I”,“YOU”之迷
北山猛邦在《“断头台城”杀人事件》一书中,在全文中埋下了一个极难察觉的叙述性诡计。由于手法新颖,导致有欠公平,且读者追溯前文时仍会感到难以理解。因此,笔者参考了大量推理粉丝的评论资料,试着对叙述性诡计做一个全面的解析,以帮大家理清思路。
本书虽不以猜测凶手为卖点,但最后揭晓的罪犯仍让人大吃一惊。头部为“蓝”(日语发音“I”),头部以下为“悠”(日语发音为“YOU”)。如此凶手,在“断头台城”这一背景的映衬下,既显得诡异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贴切感。然而纵观全书,曾出现过数次“蓝”、“悠”同时在场的情景,不仅读者误以为“蓝”、“悠”为两人,连文中的侦探也受到了同样的误导。作者在行文时遵守了怎样的原则,才使得“一人二角”的诡计得以成立呢?这篇解读将试着帮这一点理解。
同样是被误导,不同的是,读者是因为叙述性诡计,而侦探是由于凶手设下的陷阱。回顾最初相遇的场合:
“你是……”赖科问道。
“我是阿蓝。”
是那个“王”。
道桐蓝的眼睛仿佛是清澈的湖面,
(中略)
“道桐悠小姐也在吗?”
“在呀。”道桐蓝说着,侧头向暗处一望。而道桐悠则轻轻举了举手。
(中略)
道桐悠没有理会赖科和幕边,快速翻着手上的书。
(中略)
“名字……”道桐悠停下翻书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手上眼镜的框架。
房间被一片沉默笼罩。
“名字有意义吗?”道桐蓝满脸忧郁地说。
以上,读者就是被屡屡出现的“道桐悠”这一名字的行动所误导。从最初登场开始,作者在描写道桐悠、道桐蓝时便遵循两大原则:1、描述头部及动作时使用“道桐蓝”这一称谓,例如眼睛的描写、说话时的主语;描写头部以下及动作时使用“道桐悠”,如四肢和躯体的活动等。2、叙述言行举止时,严格遵守原则一,并不使用文中人物视角。
或许有读者抱怨:我们哪会知道啊……其实当真相揭晓后,作者便立即给了读者一个重大提示:
道桐蓝说话的同时,道桐悠慢慢给她戴上的眼镜。
说话是头部的动作,因此使用“道桐蓝”;戴上眼镜是肢体动作,因此使用“道桐悠”。一个人给自己戴上眼镜,却使用两个人名,这足以说明了叙述并没有遵循书中人物视角,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
明白这一点后,再去读文中的话便不会感到困惑,同时,也能发现不同的效果。
来看以下节选:
赖科先生。”是道桐蓝。道桐蓝那笑意轻浮的脸庞,比昨夜昏暗灯光下所见到的更显俊俏、温柔。
“王”……和“看守”!
道桐悠坐在沙发上,那穿着黑色紧身裤袜的瘦长双腿,仿佛描画着奇怪的几何图形一样,大大咧咧跷在一起。
“早上好!”赖科向道桐蓝打了个招呼,“我正准备到你那里去呢。”
“你还记着昨晚的话?太好了!”道桐蓝有些兴奋,“所谓约定,就是能让明天更加快乐的东西。欢迎你的光临,我是带你去见‘猎头玩偶’的向导,请多关照。神秘的玩偶正在黑暗的森林里?着你呢。”
“森林?”
“只是打个比方,别介意嘛。那好,我们走吧。”
“道桐悠小姐呢?”
“阿悠也去。”道桐蓝答道。
道桐悠把手上的咖啡杯往玻璃桌上一撂,站起身来,没塞进裙内的白色上衣和灰色的百褶裙一同晃动连连。
“不用等等她吗?”赖科问道。
“不用。”说着,道桐蓝忽将话题一转,问道,“赖科先生,你去过二楼没有?”
这一段文字,堪称是本书误导性最强、同时也是最容易被看出端倪的段落。
借助“道桐悠”和“道桐蓝”两个名字交替出现,使读者误以为现场有两人,但同时,书中侦探只看到一人。只要结合读者和侦探各自获得的讯息,便能得到凶手的面貌。虽然有欠公平,但可见作者的一片精心设计。
接下来,我们从“读者”、“侦探”、“蓝·悠”三方角度来分析这段话。
首先是“蓝·悠”。其目的明确,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道桐悠”的存在感。然而“阿悠也去”这句话实属冒险,因为事实上最后“阿悠”并没有一同去(因为不存在)。好在赖科问需不需要等阿悠时,她的回答不至使得赖科产生很大的怀疑。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北山猛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