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要求落空了,这是必然的。西尔维斯特主教(名义上的第一任教皇)根本无权取消皇帝的命令。他说,耶稣的教义已经被取代,现在的教义应该服从皇帝的要求。他告诉这些人拯救世人的力量已经不在耶稣身上,而在君士坦丁大帝身上。
从公元前44年第一任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起,罗马皇帝都被奉为现世的神。他们被人们当作神祗,也自认为是神。在此基础上,君士坦丁大帝更宣称自己是救世主。
在西尔威斯特主教和Desposyni代表团会面后,君士坦丁大帝认为他需要制订一个策略让自己凌驾于耶稣的血亲之上。而且,他还需要让自己变得比耶稣更伟大。
君士坦丁把早期基督教的一些特点和太阳神崇拜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混血宗教,这就是罗马教会。但耶稣的形象给他带来了很大问题,因为早期基督教在4世纪的罗马帝国中还有众多信徒。君士坦丁知道必须采取措施,于是他在公元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上开始行动。基督教徒一直在期待救世主的再次回归,因此君士坦丁找到了一个办法来满足、甚至超越这一想法。
在朱迪亚,耶稣反抗罗马统治的任务失败了,因为犹太人内部的宗派斗争非常激烈。虽然拿撒勒教派和艾赛尼派教徒支持他,但希伯来派系并不支持他,尤其是耶路撒冷圣殿的祭司和古犹太最高评议会的长者们。他们满足于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占据高位,而且他们强烈反对耶稣让非犹太人信仰犹太人的上帝。结果,在一世纪之后,基督教几乎得不到正统犹太教的支持,受尽罗马统治者的迫害。君士坦丁从中渔利,他宣称由于耶稣的无能,基督徒现在被置于弱势地位。然后他散布了一个新的观点:也许耶稣根本不是真正的救世主。
这一观点被进一步引申为:既然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而非耶稣)给了罗马帝国内的基督徒自由,那么他们真正的救世主不应该是耶稣,而应该是君士坦丁!当然,他知道圣保罗把耶稣当作上帝的儿子来崇拜,但他不容许这一观念持续下去。耶稣和上帝必须被融合,这样儿子和父亲才会被视为一体。于是,在尼西亚(现土耳其的伊兹尼克)大公会议上,上帝被正式定义为三位一体:由三个同等并永远共存的部分组成的神——圣父、圣子和圣灵。
在尼西亚大公会议上,有些主教对此持反对意见。早期基督教的神学家认为耶稣就是上帝之子,上帝让他以肉身形式出现在世界上,但他并不是上帝。然而他们的反对软弱无力,宣扬三位一体的《尼西亚信经》成为改革过的新基督教的信仰基础。因此,上帝既是圣父又是圣子,耶稣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神,而不是凡人。从这一刻开始,君士坦丁就成了救世主。他不是救世主的第二次回归,他是首次降临的救世主。从万物伊始,这个权利就为他而保留。
耶稣的兄弟姐妹
虽然耶稣的兄弟姐妹在现代《圣经》教义中很少被提及,但他们的确存在于《新约》中,尤其是耶稣的哥哥雅各。耶稣的兄弟姐妹给教会出了一道难题,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Desposyni.他们在梵蒂冈的档案中是这样定义的:只有耶稣母亲一方的血亲才有资格被称为Desposyni.
这一定义长期困扰着教会,而他们又无法回避,因为它意味着两个可能性:
1)如果耶稣是圣母玛利亚的独子,那么Desposyni就意味着他本人有后代留存下来。
2)如果圣母玛利亚的确有后代,但不是耶稣的子孙,那么圣母玛利亚就不只有耶稣一个孩子。
教会无论承认哪一种可能性都无法自圆其说。如果承认所有Desposyni都是耶稣的后代,那么天主教所信奉的他一直保持独身的说法就成了一个笑话。然而,在公元692年教皇查士丁尼二世主持召开的特鲁洛大公会议上,教会宣布圣母玛利亚是处女生子,而且她一生都是处女。会议的正典和注释精确的说法是这样的:天主教会一直认为圣母玛利亚是处女生子,是上帝使她处女受孕。圣母玛利亚终身都是处女,甚至在她生下肉身的圣子之后。
如果可以做出选择,教会肯定会取消特鲁洛会议的决议,因为福音书中很清楚地说明玛利亚不止耶稣一个孩子。
一些坚持处女学说的辩护者声称也许福音书中提到的耶稣的兄弟姐妹是指他的堂兄弟姐妹,或者他们是约瑟夫和另一个女人所生的孩子。但《新约》说得非常清楚,排除了这两种可能性。《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说明耶稣是玛利亚的“第一个”孩子。而且《新约》中没有提到他是她惟一的孩子。
《马太福音》说明耶稣有几个弟弟,名字分别是雅各、约西、西门和犹大。他们的名字在《马可福音》中也被提到过。在《新约》的使徒书信集中,圣保罗明确提到他在耶路撒冷和“雅各,主的弟弟”(《迦拉太书》)会面。其他地方也提到雅各作为拿撒勒基督教派的领导人主持了著名的耶路撒冷割礼之争(《迦拉太书》以及《使徒行传》)。而在历史学家弗拉维斯·约瑟夫斯1世纪的著作中也提到“雅各是耶稣,也就是救世主的弟弟”.
这一条记载还让我们看到了在《圣经》之外,同时代的人是怎样描述耶稣的。另外,在《犹太古史》中,约瑟夫斯也提到耶稣就是“救世主”.而他被犹太总督彼拉多判决死刑一事也被记载在《罗马帝国编年史》中。罗马人把耶稣的使命描述成一次“可耻的阴谋”.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劳伦斯·加德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