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很多嗜好,可是最明显的,莫过于决心要在由世界退隐之前,看到大卫快快乐乐
的结了婚。”
“好啦,事情似乎是这样的:虽然大卫又丑又残,人还半疯,他却疯狂地爱上了王
子庭园已故老板柯劳馥医生的千金,爱迪丝·柯劳馥小姐。可是这位年轻小姐,也许可
说是很自然的,却处处避着大卫,大卫那时候当然看来古怪又阴沉。然而丹诺生夫人,
凭着她独树一帜的决心,似乎非溶化柯劳馥小姐对他不幸侄儿的心不可。”
“去年十月二日,葛莱姆先生在他夏洛特的华厦里举行了一场家庭聚会,席间丹诺
生夫人公开宣布,要以赠与的方式移转总值高达十万英镑的产业、金钱和股票给他的侄
儿大卫,还有价值五万英镑的上好钻石给那位大卫的新娘穿戴。王子街的一位律师济斯
·麦克芬雷,第二天就接到了指示,要他草拟所需的赠与契约,丹诺生夫人保证要在教
子的婚礼上在契约上签字。”
“一个星期以后,《苏格兰大报》上刊出了这样的启事:‘爱丁堡城夏洛特广场的
葛莱姆先生,其次子大卫与王子庭园已故的肯尼斯·柯劳馥医生惟一在世的千金爱迪丝
·丽莲已缔结良缘,婚礼将于短期内举行。’”
“爱丁堡的上流社会人士,对这即将举行的婚礼高谈阔论,议论纷纷,可是大体说
来,讲的绝不是这两个家族的好话。我不认为苏格兰人特别敏感,可是这门婚姻买卖和
讨价还价的痕迹这样明显,按照苏格兰人的豪侠气魄,当然会起来反对。”
“尽管如此,跟这门婚姻最有关系的三个人倒是非常满意。大卫·葛莱姆完全脱胎
换骨,他的乖僻阴沉离他远去,古怪和无礼也不见了,在这巨大而意外的幸福中变得温
文尔雅而又柔情似水;柯小姐订购嫁妆,和朋友谈论那些钻石;而丹诺生夫人只等着最
后由这个世界隐退,平静度余年之前看到他们成婚,这是她最大的心愿。”
“赠与契约准备好了,丹诺生夫人将在十一月七日,预定举行婚礼的那天签署,而
这段期间内她暂住在她弟弟夏洛特广场的家中。”
“十月二十三日,葛莱姆先生开了一个盛大的舞会。这舞会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丹
诺生夫人坚持,大卫未来的妻子要在舞会里戴上那些珍贵的钻石,虽然这些钻石很快就
会成为新娘所有。”
“钻石美极了,衬托出柯劳馥小姐的高贵美丽,一颦一笑都显得仪态万千。舞会显
然很成功,最后一位客人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四点了。到了第二天,这舞会已成为
人们普遍的话题。又隔了一天,当爱丁堡的居民翻开出得较晚的早报时,却带着惊恐绝
望地读到,有人发现丹诺生夫人被谋杀在房里,而那些珍贵的钻石被偷走了。”
“然而,还没等到这美丽的小城从这一阵震惊里恢复过来,报纸又为读者准备了另
一件惊人的消息。”
“所有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报纸,都神秘兮兮地暗示费思克检察官已掌握了惊人的内
幕,还暗示即将会有轰动的逮捕行动发生。”
“真相终于公布了,每一位爱丁堡人读着报纸,都吓得目瞪口呆。原来那轰动的逮
捕行动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爱迪丝·柯劳馥小姐,罪名是谋杀与抢劫。这两项罪名都
是如此大胆恐怖,大家的理智都不愿相信一位上层社会教养出身的年轻小姐竟会构想这
样的滔天大罪,更别提去付诸实行了。她是在伦敦的密得兰大饭店里被捕的,然后被带
回爱丁堡接受司法侦讯,并且不准交保。”
2.处境危急
“爱迪丝·柯劳馥小姐被捕后才两个多礼拜,就被判必须接受高等法院的审判。她
在申辩庭内辩称自己‘无罪’,同时委托司法圈内最有名的律师之一,詹姆斯·凡维克
爵士为她辩护。”
“说也奇怪,”角落里的老人停了一会儿才继续说下去:“打一开始,舆论对被告
就心灰意冷了。群众完全像个小孩,非常不负责任而且不讲逻辑;他们认为,既然柯小
姐可以为了十万英镑,而愿意像订契约一样嫁给一个半疯、残废者,那么她同样也可以
为了价值五万英镑的珠宝去劫杀那位老妇人,而且还不必背负一个累赘的伴侣。”
“或许大众心里面对于大卫·葛莱姆的广大同情,和对被告的反感有关系。由于这
桩残酷和小人行径的谋杀案,大卫·葛莱姆失去了他最好——如果不是惟一——的朋友,
同时也骤然失去了丹夫人正要过让给他的大笔财富。”
“赠与契约一直没有签定,而且丹夫人没有留下遗嘱,所以她的巨额财富,最后就
被分配给了她的几个法定继承人,而不能如她所愿,使她最钟爱的侄儿致富。而现在,
大卫看到他心爱的女人被控犯下这桩夺去他朋友和财富的重罪,更为这一长串的悲哀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英]奥西兹女男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