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边上有一块碑,依稀可以看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八个大字。
池塘边上有一个小亭子,上面挂着一副泥金的对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对联的颜色已经颇为黯淡。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小亭子的石桌上,居然还扔着一个快餐饭盒。
那个快餐饭盒没有被风吹走,应该是因为里面还有没吃完的食物。
池塘旁边有一个黑漆的木门,门边挂着一个招牌,写着“高能耗产品热处理研究所” 的字样。门似乎是很久没有开启过,看起来很脏,锁也生了锈。我对那块牌子很感兴趣。这种“高能耗产品”应该就是人体,所谓的“热处理”应该就是火葬。
看得出来,这本来是一座园林式和人性化的殡仪馆,也曾经有过很多新鲜的想法。只不过后来的人越来越懈怠,也就愈加颓废了。
这也可以理解:有几个人会到这个地方来理解死亡与艺术的精妙呢?几乎没有。
有心情能够坐在石桌上吃盒饭的人,应该不会很多。
我听见火化车间铁门响动,看见刚才那位师傅走出来,在门口站着。
——有烟没有?
师傅冲我喊了一声。
我应了一声,向他走过去。
——对不起,没烟了。家属?
师傅说道。
——不是。
——单位派来的?
——嗯。
我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把烟递过去。
——对不起,借个火。
我帮他把烟点上。
——多谢。
他深深吸了一口。
他的身上有一种很奇怪的味道。
准确地说,是一种不太让人能够接受的气息。
师傅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还在抽烟。
——这得烧多长时间?
我纯粹没话找话。
——四十到六十分钟。
——费不费油?
——不太费油,五公升柴油足够。
老式柴油轿车百公里油耗为25公升,5公升柴油可以跑20公里,我粗略推算了一下。
看来,天堂或者地狱的距离不像我们想的那样遥远。只要马力强大,很短的时间就能够到达。
——就您一个人?
——还有好几个,一个人哪够!别人不是倒班,就是在屋里睡觉。
他用两个手指的指甲掐住烟,眯着眼说。
——就是一个炉子?
——哪够用!还有七个,冬天四个就够了,夏天得八个一起用。
——要那么多?
——还是不大够用。刚买了一台高级货,还没有安装。
——高级货?
——对,豪华型火化炉,300多万,相当于最便宜的法拉利跑车。
——那么贵?
——物有所值,待遇不一样。普通炉几十分钟搞定,豪华炉要烧120分钟。八十公升柴油喷上去,足可以烧得非常彻底,还能保持人形。这叫单炼,就是一个人在炉子里烧,保证不会和其他人的骨灰弄混。家属可以亲自捡骨灰,还可以在炉子里四处找补,把那些溅得到处都是或者崩进耐火砖缝里的骨头拿出来,最后还可以用吸尘器吸一下,保证不会有任何遗漏。搁在前些年,这是政治待遇。现在就好办多了,只要你花大价钱,一切都给你伺候得服服帖帖。
——普通炉做不到?
------------
敏感多虑的影子(5)
------------
——还是有区别。
——这还有分别?
——当然有分别,你这炉是普通炉,不过百十来万,还能享受那个待遇?死前是普通群众,死后也是普通群众,想不跟别人掺和在一起,没那么容易。什么叫人渣?这就是。大家都是。柴油一喷,火光冲天,炼完了,就是一堆人渣,什么都不是。有机物变无机物,就是这个道理。刚才在外面,看没看炼尸炉的烟囱?刚开始,冒的是黑烟,那是烧人,后来,烟越来越淡,那是什么?那是魂。不信,你去看看,谁都一样,一缕魂魄散入天空,这就叫在烈火中永生。
师傅也许是接触的活人太少,所以有“话痨”的毛病,一说话就刹不住。
他根本不管你想听不想听,逮着就说,说完拉倒,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位师傅也是这样。
他看了一眼手表。
——呦,对不起,我得干活去了,对不起,我得把门关上。
师傅说完,关上门进去了。
他似乎很喜欢说对不起三个字,我怀疑这是他整天面对尸体养成的毛病。
一个人习惯面对尸体道歉,那么他的品性想必不坏。
虽然和他聊了只有不到十分钟,我却已然是个火化专家。
我把他扔下来的烟头踩灭。
我听到告别厅里又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哭声。
过了一会儿,几个年青人向我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骨灰盒。
他们也许是叶雾美母亲的远房亲戚,我刚刚都见过。
——老太太挑的,怎么样?
一个长着小胡子的人问我。
52书库推荐浏览: 公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