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七一得知这个故事时已经中了邪,他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圣餐。当然他眼里的圣餐不是上帝之子的生肉,而是天下最好的美食,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爱好,除死方休。
至于他是如何养成这个爱好的,那还得从小说起。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提贾七一的家庭了,虽然这个家庭毫无传奇色彩可言却也出了一大堆神人。
贾七一的名字与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毫无关系,而且七一是他的真名绝不是代号,更不是外号。贾七一的哥哥叫贾六六,妹妹叫贾七七。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名字就是出生的年份。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又说:鸟过留声,人过留名。还有人说:坐不更名,立不改姓。这话倒有点意思,人混到只能坐着而不能躺着,的确挺背的,但即使这样也不能改了名。
至于姓就更重要了,那是祖宗基因的象征,人即使连坐着的资格都没有了,也不能改了姓。当然了,也有改的,什么东西都有个例外。譬如说皇上赐姓,皇帝自然比祖宗厉害,改也就改了吧。但一般来说姓氏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家长的任务就是给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这是他们最大的权力。
贾七一的父母是对儿老实人,没什么文化,基本上属于半文盲,所以给孩子起个响亮的名字可就费老劲了。
贾六六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年份又比较特殊,起名简直成了全家人的心病。据说当年给贾六六连起了八个名字都觉得不顺耳,也是,他们家这个姓太别扭,什么东西都不是真的,搞不好就是政治问题。
贾六六出生前,所有的老人都断定老妈怀的是个儿子,据说怀孕时肚子比较平坦的大多是闺女。如果肚子前方凸起,按老太太们的说法是带着“尖儿”呢,基本上都是儿子。老爸琢磨着,既然是儿子,干脆就叫贾文革吧。
居委会大妈得到这个消息时,差点昏死过去。这“文化大革命”还能有假的,你们家是不是要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没辙儿,必须改名。后来老妈决定把这个儿子叫贾卫东,但没几天老妈就越琢磨越不是滋味了,假卫东?假装疯魔地保卫东方,那不是伪军吗?搞不好孩子没长大就成叛徒了。贾卫东这个名字还没声张出去,就被枪毙了。
名字还没起好,老妈就自作主张地把孩子生了下来,老爹怒道:“还没计划好他就出来了,都成大跃进了,干脆就叫贾跃进吧。”
这回连孩子他爷爷都急了,大跃进是真的假的,跟咱家有什么关系?这不是给自己找雷吗?最后贾七一的爸爸一拍大腿,不是六六年生的吗,依次类推就叫贾六六了,以后孩子起名也本着这个原则,这回咱们家可省心了!
后来贾六六上学了,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六六粉,再引申一步就是毒药。于是贾六六念书时,最劳神的事就是解释自己的名字:“我叫贾六六,比‘六六六’少一个六,所以跟农药没什么关系。”
再后来贾七一出生了,他这个名字好,没人敢拿他的名字开玩笑。
六年后,贾七七出生了,这是他们家惟一的女孩,而七七这个名字多少也带了几分妩媚的气息。但现在问题出来了,无论是老妈还是贾七七的两个哥哥,都认为这个名字起得不大学问,多少有些欠考虑。七七是什么?是鹊桥会的日子,是中国的情人节,女孩以情人节当名字,总有点那个。
贾七七是家里最幸运的孩子,打小生活条件就比较优越,而且家里就这么个女孩,自然是娇生惯养。本来按道理她不应该出生,贾七七出生的时候,咱们国家已经实行计划生育了,但贾家是少数民族,多少占了些民族政策的便宜。
其实贾七一的爷爷、爸爸、老妈都是汉族人,只有她奶奶是满族人。贾七一和贾六六出生的时候,户口本上也都是写的汉族。但后来老爹发现了当少数民族的好处,于是就把奶奶的户口搬了出来,此后全家都改成满族了。
事实证明,老爹的决策,英明、伟大、高瞻远瞩。少数民族的身份不仅使家中又多了个闺女,更在贾七一高考时发挥了关键作用。那年他的分数比分数线低了十分,但作为少数民族的贾七一享受了十二分的加分,贾七一这才堂堂正正地上了大学。
每想起这事,贾七一都由衷地感谢党的民族政策,感谢老爹的高瞻远瞩,最感谢的是自己,当时要差了十三分可怎么办哪?
回过头来,咱们再说说贾七七的事。她长大后,名字的特有属性就逐渐体现了出来。从上高中开始,贾七七就一个情人接着一个情人地换,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地征服。十年来,她的浪漫史就从来没断过,大多情况下是若干个情人同时招呼着,搞得贾七七这叫个忙,简直是手忙脚乱。
她一天能有四次重要约会,经常把约会的对象搞差喽;她一个月能失恋三回,谁也搞不明白她到底是在为谁伤心。反正家里就瞧她的了,一个大姑娘家上蹿下跳,没一天安生的。
第一部分第二章 爱好(2)
开始那些年,老妈让她气得死去活来,娘儿俩打得跟热窑似的,动不动就拌嘴。老妈在心里认为,贾七七简直是半个女流氓。可终归是自己的闺女呀,于是苦口婆心地劝,但一点效果都没有。这几年老妈也皮实了,根本不拿贾七七的男友当回事。一旦贾七七带着新任男友上门,老妈连杯茶都不预备,冷脸一呱嗒,爱谁谁。至于男友的家庭情况、工作状况,老妈更是懒得打听,反正她不相信贾七七能带回个守本分的人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