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从来民风剽悍,凉州为甚,其次就是雍州,打从秦始皇……不,打从商鞅时代就是如此。雍、凉两州暴民闹事,驱逐甚至杀害太守,从汉末起就是常事,想想马腾、韩遂,想想王国、宋建,我后脖梗子都会直冒凉气。
于是我问秦锐和段侠说:“听闻郡中有个‘岳大侠’,横行不法,以武乱禁,此究竟何如人也?”我本来想先捉起这个臭名昭彰的家伙来,给乱民们做个榜样,没想到那两人竟然回答我说:“这是讹传,此人不姓岳,乃郡中大姓李氏,姓李名越字超兴,专好打抱不平,官府拿他也从来没有办法。”
我闻言吓了一跳,立刻改变了主意。孤魂散鬼般的游侠,能抓就抓了,能杀就杀了,问题容易解决,身为郡中最大宗族李姓的一员,那就不是游侠了,而是地头毒蛇、坐地太岁,这种家伙只能安抚,不能招惹。于是我立刻换了一副面孔,问秦锐说:“你和他熟吗?这种侠义的高人,我很想亲自见一见,褒奖一下呀。”秦锐点点头:“和他干过两架,有点交情,既然元宗……既然太守大人想见,老爷这就去找他过来。”
我还以为李越是什么膀大腰圆的粗汉呢,没想到见了面一看,疏眉秀目,颌下无须,除了肤色有点黑外,竟然是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佳公子。不过想想也是,世家出身者,总不可能象禽兽、水缸那样满脸的横肉。不过最让我诧异的是,这位李越大侠竟然不是走进来见我的,而是膝行爬进来的,一见面先磕三个响头,然后大声说道:“明府在上,小的本郡李越,今日得见老大人尊颜,感泣莫名……”说着话,眉头一拧,俊目润湿,竟然真的开始抽噎起来。
我瞪大了眼睛,望向站在旁边的秦锐和段侠,两人点点头,意思是告诉我:“没错,确是此人。”啊呀,所谓民间传言,大不可信,果然如此。大侠这种东西,从来都和官府作对,官府保的,他要杀之,官府捕的,他要藏之,官府严令禁止的,他偏要任意妄为,然而这位李越大侠,看上去倒很听话嘛。
事后老马悄悄地对我说:“大人出自世家,小的也出自世家,可以自身试想世家子弟,谁不愿出仕朝廷,封妻荫子呢?如果时机不到,心怀怨怒,或许会有些愤世嫉俗的想法,有些特立独行的作为,但如果朝廷愿意用咱们,咱们怎不倾心归附?大侠只在民间,真正豪门里面,是从来没有大侠的。”
我承认老马此话说得很对,所以决定要重用李越。一方面,这种人才招致官府,比放在民间要安全得多,另方面,可以藉此机会拉拢陇西李姓。从来治理之道,在于民情上达,政令下颁,可以畅行无阻,现在有了李越在我身边,以李姓为首的郡中宗族有什么要求,我很快就能知道,朝廷政令有什么可能妨害到他们利益的,我也可以预先和李越商量,打点折扣,免得大家都不好过。
虽然李越非独武艺超群,能骑劣马,挽强弓,其文采也极斐然,出口成章,谀词如潮,仿佛小马……不过这些阿谀奉承听得多了,也就清风马耳,不当它一回事,不会觉得恶心了。只是他自始至终称呼我为“老大人”,我却一直不能习惯……我比他大不了几岁,又何“老”之有?
内忧问题而后,就是外患问题。我不能阻止蜀贼的进攻,也不可能把陇西变成非前线——除非朝廷取下汉中,然而那个天险要隘,从元侯曹真开始就屡屡发兵进攻,没一次能够深入,更别说占领了。虽然现在守汉中的姜维不能和诸葛亮比,不能和魏延、王平比,然而现在执掌朝廷西线军事的陈泰、邓艾等人,似乎也不能和曹元侯比……
进攻不行,那就只有防守。首先招募新兵,把骑兵交给秦锐,步卒交给段侠、李越,好生训练着。秦锐还屡有不满,私下对我说:“那两个家伙将兵千余,而我部不足百人,你也太偏心了吧。”我瞪他一眼:“你有本事去弄更多战马来呀,郡中现在就这点马,你还想带多少骑兵?”秦锐不说话了,不过据说他此后经常去找老马,连哄带骗,威逼利诱,甚至拔出刀子来恐吓,要老马掏出点钱来给他买马。可惜老马虽然挥金如土,这种用私库填公帑的事情是坚决不干的,杀了他头也不干。
从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还需要一个熟悉蜀贼内情的人。上书给王刺史,请他代为介绍,他果然就给我派了员干才过来。此人姓刘名睿字季明,本是江州人士,他老爹在蜀伪中书令李严手下当幕僚。太和五年,李严被诸葛亮排挤下台,流放梓潼郡,刘睿的老爹想做忠臣,跟着主子也跑去了梓潼。青龙二年,诸葛亮忧愤而死,不久李严也挂了,刘老头子才重新出仕,据说最高做到尚书郎。然而李严党羽的黑锅一直在他身上背着,总是遭受排挤,遍地都是陷阱,老头子一个不慎,失足落水,于是匆忙循熟悉的巴东小路逃来新城,归顺我大魏——那大概是正始九年吧,也就是七年前的事情。
归正投诚的时候,刘睿虽然还小,但想必能从老爹嘴里听到不少关于蜀贼的内情,而且他少小长在梓潼和成都,那一口麻辣西南话,用来搞搞谍报,探听探听敌情,想必是得心应手的。
话说这位刘季明正当青春年少,相貌身形都与李越差相仿佛,所不同者,一是肤色较白,白似鱼肚,一看就是常年坐书斋少活动的,与那飞鹰走马的大侠恶少绝不可同日而语,二是两腮遍布绒毛,大概从来不修不剔,所以乍看仿佛一个半大孩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