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救出了岳母和孩子后,我岳父回过身来,赶紧去救住在正房和东厢房里的其他人。被救出来的有两个年轻小伙子,他们又一起动手,把压在屋顶底下的人救出。这样,一院子20多人全部脱险。我岳父在救人的过程中,脚后跟被落下来的砖块砸了一下,但只是轻伤。
后来,据研究所赴地震现场到我岳父家看望的同志告诉我,他们从北京赶到震区时已是饥渴jiāo加,因为一路上没有时间停留,也没有任何餐食供应。他们来到唐山西郊果园我岳父家时,我岳父从树上摘了两大口袋还没有成熟的青苹果送给了他们,成了他们在震区最初几天解渴疗饥的主要依靠。
数年后,在总结唐山地震的经验教训时,有一份材料说:“唐山地震中,受灾人民依靠自救互救而避免死亡的比例很高。”还有材料说:“唐山地震时估计有50万左右的受灾者是靠自救互救获得生命的。”材料里还说,有不少院子是全军覆没,原因是地震时院子里所有的人都被埋压在房子底下,没有一个人能够脱身出来。
我没有把握判断上面的数字有多大的可靠xing,但是,通过我岳父家的实例,我相信,发生地震这样的突发xing灾害时,能否及时救援对挽救生命是至关紧要的;而要做到及时,必须依靠受灾者自己,因为任何外来的救援,总是需要时间的。地震发生时造成建筑物倒塌,浓重的烟尘灰土会使埋压者在很短的时间内窒息死亡,因此也是致命的杀手。只有极其迅速的施救,受灾者才可能脱离危难。显然,受灾者本身的自救互救施减轻灾害伤亡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我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我比较注意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也愿意为开展地震科普的宣传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因为我相信,让民众更多地了解地震,多懂得一点自救互救知识,对于减轻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今天,唐山地震已经离我们远去,失去亲人的悲痛也许也在慢慢地淡忘,但是,谁又敢保证今后不会再有唐山大地震那样的灾难?2004年年底印度洋的大地震海啸、2005年10月巴基斯坦的qiáng烈地震,一次一次给人类敲响警钟。我们希望,在qiáng调“以人为本”的21世纪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更应牢记唐山大地震的教训,更加关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人的生命比起那些高楼大厦、金银财富来,毕竟更为重要吧!
>
亲历唐山震后三个月(1)
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高祥林唐山市的吉祥路,道路以及路两侧的大树被地震运动切断、错开了,水平错动距离达将近2米。后来的野外调查发现,大地震后在极震区留下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地面裂fèng带,我们在市区吉祥路所看到的是它的中心位置。这种由地震产生的大规模地面裂fèng带一般是不常见到的,而在大城市内这样的现象更是罕见。
1976年,我在当时的宁夏地震队分析预报室工作。7月28 日早晨一上班,就知道北京附近发生大地震了,因为宁夏的地震台网都记录到这次大地震,而且振幅很大,估计震级一定很高,同事们小声地议论着。几小时后传来消息:震中在唐山市,震级为7.8,灾qíng极其严重。于是,队领导决定派几个专业人员前往地震现场,参加考察和监测,以总结预测和预防的经验教训。因为我曾在1974年去过云南昭通地震现场,1976年4月内蒙和林格尔地震时也曾与两个同事带地震仪到震中区工作过,所以领导让我带两个年轻人赶赴唐山。7月30日我们乘列车先到北京,在位于三里河的国家地震局等待了几天,于8月初的一个凌晨搭上一辆运送救灾物资的大卡车到达唐山,参加由国家地震局和河北地震局负责组建的唐山地震工作队的现场工作,一直到10月末撤离。30年过去了,但这近3个月的经历像不易消散的烟云留在大脑里,经常激起对那段时间中所见所闻的回忆,并引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忍rǔ负重,艰辛工作当我们乘车穿过唐山市区前往工作地点时,亲眼目睹了大量被地震破坏的道路、桥梁和建筑物,从内心深受震撼:平日里那么宁静的地球一旦发怒抖动,会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量,此时人类显得那么脆弱,不堪一击。我还是生平第一次闻到人的尸体腐烂所产生的气味,那是一种无法描述、令人呕吐的特别气味,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唐山地震工作队设在市郊的一个军用机场,在那里已架设了一些观测仪器。在原来的机场跑道上,架设了几十顶帐篷,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场地。工作队队员来自四面八方,很多人是像我们一样自愿来的。除地震局系统外,机场还有少量其他部门的人,如上海电信局的工作人员,据说是乘飞机专程来协助通讯的。清晨,有时还能看到新华社记者坐在小凳上写稿件。
地震工作队的任务是监测余震,对大地震进行考察和总结。由于7月28日大地震前,未能发出临震预报,震中地区没有采取人员撤离等预防措施,造成巨大的伤亡和损失,自然引起社会,尤其是普通群众的不满和责备。此时地震工作者的心qíng极为复杂,真有一种有口难辩、忍rǔ负重的感觉,只能默默地坚守岗位,继续工作。然而,也曾感受过另一种较为宽容的理解。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地震仪前观察记录,来了一位可能级别不低的军官,向我仔细了解地震仪的原理以及关于地震科学的知识,语气很和缓,显示出对科学的尊重和地震工作者处境的理解。在那段时间内,工作队队员们每天工作很长时间,从早到晚超过十几个小时。由于余震很频繁,测震组分析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记录数据;晚上通常是会商会议,讨论近期可能发生的余震,经常延长到深夜。这都是在没有行政命令qíng况下,大家自觉自愿地、无条件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似乎是对未能在大震前作出准确预报的补偿。
当时的生活环境很不好,特别是自大震发生后到8月初那段时间,很多物质条件来不及准备,先把现场工作开展起来。例如,我们到达后,因行军chuáng都不够,只能在地上铺上芦苇席直接卧地而睡。整个机场只有一个无房顶的公共厕所,供数百人使用。自来水管也仅有几个,早晚只能简单洗漱一下。当时还是夏季,天气炎热,但洗澡是不可能的。直到10月份,解放军部队临时安装了野战军的流动式洗浴设备,才让大家享受了一次清洁。因工作和生活区苍蝇很多,大家一直担心传染病流行,除喷洒药剂外,我们每天用餐时都吃大蒜,试图预防痢疾。但后来,仍有部分同志患了痢疾,我看见他们拿着输液瓶进出厕所。我自己也没能逃脱,幸好不是很严重,服用几天药物后痊愈了,也许是因为我那时年轻、体质好。
尽管条件艰苦,队员们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工作,偶尔也有令人兴奋的时刻。大约在8月中旬,突然从参加野外考察的队员说,在唐山市区发现了由地震造成的地面破裂,测震分析组一些同志相约去观看。于是,我们设法找了一辆吉普车,轮流前往那个地点。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在唐山市的吉祥路,道路以及路两侧的大树被地震运动切断、错开了,地质学上称为右旋断层,水平错动距离达将近2米。后来的野外调查发现,大地震后在极震区留下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地面裂fèng带,我们在市区吉祥路所看到的是它的中心位置。这种由地震产生的大规模地面裂fèng带一般是不常见到的,据说只有当震级达到6或7级才会出现,而在大城市内这样的现象更是罕见。现在回想到这个景象时,因专业兴趣还产生过这样的设想:假如在震后就在这条裂fèng带两侧建立标志,长时间地用仪器测量裂fèng带两边的相对运动,观察它下面的断层是愈合不在活动了,还是在继续活动。如果能坚持观测到现在,积累30年的数据,也许是很有科学价值的资料。地震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长时间耐心细致地观测,甚至要积累几代人的连续观测时局数据,才有可能在某一问题上有重要发现。
>
亲历唐山震后三个月(2)
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预测预防,任重道远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地区发生了7.3级大地震,震前专业地震工作做了准确的预测和预报,震中地区采取了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减灾效果。这是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我国地震工作者近9年时间努力的成果,当时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记得还受到一位副总理的赞扬。然而,仅仅一年半之后,在距海城约400公里的唐山,当人们还在熟睡中时,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受到7.8级大地震的突然袭击。为什么震前没有预测呢?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前兆吗?恐怕整个社会都在发出这样的疑问,而这实在是一个难以回答的,但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地震工作者已从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喜悦中清醒过来,虽然这时候任何辩解都没有用,但用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总结失败的教训仍然是必要的。这也是当时唐山地震工作队的任务之一。记得当时我和局分析预报中心及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两位专家住在同一个帐篷里,只见他们不停地在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资料,帐篷内堆满了材料、书籍,有些就装在麻袋内,两人每天工作到深夜,从他们严肃的表qíng中看得出其qiáng烈的职业责任感和沉重、懊悔而复杂的心qíng:究竟为什么没有预测出唐山大地震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冯骥才陈建功等 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