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寺凉子奇怪事件簿(伪)_马伯庸【完结】(23)

阅读记录

  “这些文物都是出于中国政府的好意而借给我们的,失窃对我们是极大的困扰……”

  和泉友枝说道,但是凉子丝毫不被这种表面的敬语所迷惑,单刀直入地问道:“”警方也希望能够尽快破案,因此我需要关于失窃铜壶的资料。““如果解说标签没同壶一起被偷的话,应该还留在展台才对。”

  “我需要更详细一点的。”

  “抱歉,我们只是资方而已,对于学术上的疑问,并没有能够与阁下探讨的资格。”友枝的敬语措辞如同明治时期的华族贵妇人,一看就知道是豪门之中熟习礼法的人。

  “赵明方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详细qíng形请咨询他好了。”

  一直没做声的赵明方站起来,用很诚恳且带煽动xing的流利日语对凉子说道:

  “这个铜壶是属于我国博物馆内的宝贵收藏,如果贵殿能够破案的话,那将是一举赢取两个国家赞美的实绩。”

  “本国首相的赞美还是免了,只是居然在本姑娘眼皮下发生这种案件,实在是不可容忍的渎神行为。”

  我不知道赵先生听懂了几成凉子的发言,唯一了解的是,我们——准确地说是我——似乎又被卷进一桩诡异的案件中了。

  “那么……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有什么文物方面的疑问请联络。”

  赵明方递过一张名片过来,上面三个烫金的汉字就和他这个人一样,非常醒目,但却有种不协调的感觉。

  那名少女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甚至连眼光都没往我们这里看过,仿佛这里发生的事qíng与她完全无关。

  “那么,拜托阁下了!”

  “放心好了,任何罪行在本人面前都如同内阁成员的人品一样不值一提。”

  友枝再度深鞠一躬,凉子自信满满的保证令老人安心不少。

  当我们再度走出那屋子的时候,来到停车场时,我问凉子:“那么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呢?”

  “揪出隐藏在黑暗中的犯人,切下他的头挂到我客厅的墙壁上去!”

  实在是富有凉子风格的答案。

  第二章 蛊,袭来

  展览会上所发生的事qíng,第二天就被消息灵通的记者们捅了出去,一时间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听说那个化蛊壶是被诅咒的邪灵,佐藤源嗣只是第一个牺牲者。”

  某二流灵异题材作家如是说。

  “明明是主办者自己监守自盗,企图骗取钜额保险金罢了。”

  生存在现代商业世界的商人们多持类似观点。

  “这分明是中国政府企图颠覆神国的生化武器!佐藤君千古!一亿玉碎!”

  也有极右翼分子在大街上散发这样的传单。

  总之全都是些不负责任的猜测。

  而负有寻找真相使命的警视厅高层也大为头疼,因为接手这个案件的不是别人,正是名声赫赫的“驱魔娘娘”。因此他们一方面为她越俎代庖的擅自做主而恼火,另一方面也为有人出头替解决这件棘手案子而庆幸,这种种复杂心qíng的结晶体,就是“本案全权jiāo予药师寺高等参事官负责,其它单位不得gān涉”这一决议。

  事实上,即使真的有人想gān涉,也得先问问自己的胆量与凉子的高跟鞋才行,所以这个决议本质上说,与绵羊宣布不gān涉狮子用膳是一样的。

  按照一般的办案程序,首先应该是去调查日本国内的地下古董jiāo易黑市,从而掌握失窃文物的流向,在根据形势做出相应对策。但是凉子却完全对此不感兴趣,反而派我去qíng报课调来关于过去几年以来野生动物进口的资料。

  “作案的绝对不是人类,正常的法子是行不通的。”

  凉子呷了口冒着香气的龙井茶,如此下了论断。这是案发后的第三天,凉子和我来到名字叫做“天禄楼”的高级中餐馆吃饭,费用自然是记在警视厅的帐上,因为这是“调查人员所应得的酬劳”(凉子语)穿着唐服的侍者依次端上jīng致的中华料理。据说中华料理是以“色”、“香”、“味”三种标准进行评判,极品料理的烹饪必须使三者调和,从而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即使是小小的萝卜,都要雕刻成各种花卉的样子。现在端上来的菜肴,或许未臻完美水准,但对于习惯碗面与面包的我来说,却已经是极大的享受。

  “那么线索要从何找起呢?现场完全没有指纹或者其它什么痕迹。”

  “如果真是那么简单,jiāo给刑事部的笨蛋就够了,哪里用的着本大小姐出马。”

  “现在警视厅的办公室里一定是喷嚏声一片吧!”

  我漫不经心地说道,顺手将一个炸成金huáng色的椭圆ròu丸放到嘴里。

  “比化蛊壶有价值的文物多的是,罪犯既然有能力做到完全犯罪,却对其他古董置若罔闻,这就说明一点。”

  “哦?”

  “罪犯不是个历史白痴,就是别有目的。”

  凉子的分析简洁明快“能够了解那个壶究竟能做什么用,犯人的身份也就大概可以确定。”

  “赵明方先生已经将详细解说整理成报告传真过来了。”

  根据赵先生的报告,这个壶是古代“苗”民族用来盛放清洗神像圣水的器皿,而且更重要的用途是巫医治疗蛊毒所用的药品来源。

  蛊是苗民族所特有的一种巫术崇拜,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它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苗民族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xing质和巨大的毒xing,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

  原生态的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而苗民族更研制出人工繁衍蛊毒的方式。传说中制造毒蛊的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晰蝎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

  蛊的种类极多,影响较大的有蛇蛊、犬蛊、猫鬼蛊、蝎蛊、蛤蟆蛊、虫蛊、飞蛊等。虽然蛊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来,蛊就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造蛊者可用法术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将其害死。

  所谓的化蛊壶,其实就是巫医帮助蛊的受害者禳却痛苦的法器,具体做法是将清洗神像后的清水倒进壶中,壶里的水就具备了解毒的功效。这一说法,甚至连大名鼎鼎的《本糙纲目》都笃信不疑。只是因为壶的数量极少,所以只有酋长或者土司才有机会享受的到。

  “各种毒物在一起互相撕打?这根本就是国会议员竞选嘛!”

  凉子语气里的毒素,并不亚于任何的蛊物。自命洁身自好的我,也多少具备了些抗体,但似乎还是稍嫌不足的样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