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说了,判断不是个简单的事儿,需要审视很多客观因素,明察很多主观因素后才能作出决定,同时还要保证这个决定是利益最大化、代价最小化的。要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现实原则”——任何一个决定都需要分析现实qíng况,这也是自我的主要工作——权衡。我相信在看这本书的很多读者都有过失恋的经历,但是曾因此而严肃地写下遗书准备自杀的一定极少。反过来,收拾下衣物准备“gān掉让自己失恋那厮然后去投案或流窜”的人更少,为什么?因为本我、超我、自我哥儿仨开会后决定:难受也忍着。为什么呢?因为判断和分析后发现,这是最好的选择(打个岔:虽然选择极端代价过大,但是假如压抑到一定程度,那么超我的防范,自我的权衡都将失效,就会表现出一种系统崩坏现象——极端反应)。就失恋这个问题来讲,自杀的后果很明显就不用说了。而杀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杀完了明儿该上班上班,该吃吃,该喝喝。之所以本我并未爆发冲出去直接宣泄(间接宣泄还是有的),是超我在集体规范意识的框架内,对本我的原始yù望施加了压制。然后自我权衡了下:自杀肯定得完蛋(求生yù望),杀人也是肯定要完蛋的(社会规则),所以,那么就去酒吧大醉一场,然后去ktv大吼,吼完再痛哭大骂那谁谁吧……这种qíng绪出口的迁徙就是自我把一个严重问题,做了个方向xing转移——所谓权衡后的判断。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些qíng绪失控后极端的事件并不常见(假如一个社会频繁出现这种极端现象,那么就证明这里有很大的群体问题——也就是社会问题)。
说完自我好的一面,再来说不好的一面,那就是“合理化”。
也许有朋友会问:“合理化不好吗?”
从某一点来说,不好。虽然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词儿。
美国第二次打伊拉克知道吧?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那是美国商人搞的鬼……什么?为了自由和民主?别逗了,谁信啊。要知道美国军队除了制度和训练以外,都是jiāo给公司来运作的,大到装备、枪械、住所、建筑工程;小到饮食、垃圾处理、避孕套发放,基本上都是公司包了。我有一个朋友为了混美国身份(公民)曾参加过美国陆军,他告诉我,经常有一些“鬼头鬼脸”的人在美军前线驻地晃悠,没事儿请你喝个啤酒啥的,混熟了就征询你对某个装备或者某种服务是否满意……明白了吧,那都是美国军用品公司的产品调查员(因为美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身处在军事冲突区的地面部队,可以从排级建制单位起,向上提jiāo单兵装备投诉,如果某种枪械或其他配件一个月内接到四起以上的投诉,那么这种装备将立刻被替换,无论那投诉是不是真的,因为保证士兵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美国海外开战获得最大好处的就是那些公司。你说,那些商人们喜欢不喜欢打仗?但是出兵的理由总不能是:“我们需要扩大内需,需要赚钱,所以我们要打你。”理由一定要冠冕堂皇:“为了民主、自由,为了推翻bào政,为了那啥和那啥……”这个,就是“合理化”。而自我,也是如此。
“你为什么要打人?”
“因为他瞪我,他骂我,他……”
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例如那些恶劣的、经常打孩子的父母就会说:“我这样是为了他(她)好。”肯定不会说:“老子就喜欢打孩子。”这也是所谓的“合理化”。
再有,当我们去批评别人或者斥责别人的时候,有时候的确是出于纠正和谴责,但也有时候是为了那种快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这很明显就是超我在发挥作用,而自我对于这种行径只要没有特别的难度都会乐于直接执行,并且从中体会到乐趣。对于这点想必每一个读者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当然,包括我自己。
刚刚想了下,我觉得我这个词用得并不过分,的确是从中体会到“乐趣”。因为在斥责别人的同时,本我也获得了快乐,这很重要。也就是说,本我和超我,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在条件允许的qíng况下会合作得相当愉快,一方面满足了超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虚荣,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本我对于那种斥责本身的快乐。而自我甚至可以不用去分析就直接加以实施了——毕竟这连判断都不用——超我、本我都已经完美合作了,还分析判断个啥?所以说,对于超我的一些问题,我们还是要正视的,而不能片面地就划分一个善恶界限。
为了让读者们能迅速看明白问题所在,以上我举的例子都是一些具有极端xing质的,至于小问题那可就多了去了。什么旷课啊、翘班啊、不负责任啊、玩忽职守啊、贪污受贿啊、违法乱纪啊,这些都是一种通过自我“合理化”实施出的行为。
写到这里我认为不用再多写了。根据前面提过的“自我的判断”,再加上刚刚说到的“自我的合理化”,我相信读者们已经对此了解得很清晰了。
说起来,虽然三元论看上去好像是三种人格特xing,但是请记住一点:那依旧是三位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因此,在人格及三种意识健全的qíng况下,依旧会有犯罪及各种错误发生,因为某些权衡的偏差或者主导问题上的失误——人类就是这样的。至于更深的问题,例如人类自私、神格人格一类的话题就此打住,因为那会扯得很远很远;假如我就着这个问题继续长篇大论下去,我那个“温柔”的编辑也许会真的为此弄死我。
看到这儿,估计有读者早就不耐烦了:“老大你扯得太远了吧?说了这么多三元论,我们要看解梦!”其实我说得并不多,就三元论而言,写个几百万字都不新鲜,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几乎没有尽头。同时,我也确定并没跑题,想要了解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那套解梦理论,就必须要提到三元论,因为本我、自我、超我就是潜意识的主构架。
第13章 水面之下(1)
潜意识,字面意思就是潜藏的意识。
你是否还记得在第一章中有这么一段:“……弗洛伊德所指的就是彻底改变心理学进程的:潜意识(关于‘谁发现潜意识’这个问题的争议我会在后面章节加以说明)。”
潜意识到底是谁发现的,这个真没法考证。因为古今中外有太多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曾提及并且研究过潜意识。本来我还想列个名单,但是当我列到第50个名字的时候我决定放弃了,对此持有旺盛好奇心的读者也甭查了,你就单挑“古希腊哲学家”和“欧洲文艺复兴艺术家”这两大块的名单看,仅仅“提及”潜意识问题的都不算,那些深入写过或者研究过潜意识的,就占了前面这两个时期哲学家和艺术家名单的大半。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在弗洛伊德之前,没人真正重视过潜意识的重要xing,也没人认真地坐下研究并分析潜意识是如何影响到人类行为的,而弗洛伊德是第一个(重视程度及详细文字说明)。也正是如此,导致了很多人误以为是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