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12:南朝,北朝_易中天【完结】(27)

阅读记录

  可惜三家谁都不服,世俗地主与僧侣地主的矛盾则日益加深。更重要的是,富国qiáng兵的需要bī得他“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再也不能温良恭俭让。[43]

  周武帝决心斩断争论。

  公元574年,也就是北周灭北齐的三年前,周武帝下诏同时禁止佛、道两教,不但烧毁经书偶像,还命令僧人和道士一律还俗,是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二次大法难。[44]

  手无寸铁的僧侣当然无法抗拒。据说,周武帝在被兼并的北齐宣布灭佛令时,大殿里聆听训示的五百僧侣全都低头垂泪,只有一位僧人抗声争辩:陛下仗着皇权破灭佛门,就不怕进阿鼻地狱吗?那地方可是不分贵贱的。

  周武帝却不为所动。他两眼直视那位僧人,毫不客气地回答:百姓若有人间之福,朕也不辞地狱之苦。[45]

  这实在很有气魄。

  毫无疑问,利用公权力来gān涉宗教信仰,并不是一件可取的事qíng,但在当时却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知道,北周政权的鲜卑色彩原本很浓,许多汉族将领甚至都被迫改用鲜卑姓氏。周武帝却把这件皇帝的新衣脱了下来。他原话是:朕非五胡,为什么要信佛?[46]

  这就对了。现在已经没有五胡,只有中华。后来的历史则证明,民族融合要以汉为主,汉胡互化;意识形态要以儒为主,并容佛道。这是最适合当时国qíng的选择。

  周武帝远见卓识。

  其他人也没有错。实际上,太武帝之尊奉道教,梁武帝之皈依佛门,周武帝之推崇儒学,都是在为将来的三教合流长期共存做准备。这三位武皇帝也都有着开放的心态和长远的目光,这才置自己的族别于不顾,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当隋文帝杨坚改回汉姓并再度崇佛时,一种更具开放xing和兼容xing的新的文明,便已是呼之yù出。

  我们知道,那将是伟大的世界xing文明。

  后记 一国两朝,南方北方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

  什么没了?

  五胡。

  什么有了?

  南北。

  五胡是被消融而非消灭的。匈奴、羯、氐、羌和鲜卑都融入了新汉族,途径则是通婚混血和移风易俗。不过这种变化是双向的,汉化的同时也在胡化。比如双脚着地坐在椅子上,就是胡人的坐法。汉人的坐法是双膝前跪,席地而坐。现在谁要恢复这汉家风度,恐怕很难。

  不穿裤子,改为“上衣下裳”,也很难。

  诸如此类的“胡作非为”还有很多,包括“胡思乱想”和“胡言乱语”。比如以时间为世,空间为界,合称世界;以认识为智,领悟为慧,合称智慧,便是胡人的思想方法。只不过那“胡人”不在五胡之中,而在印度。

  语言也一样。现在的普通话中,胡语胡音不少。有后来蒙古人和满族人的,恐怕也有当年五胡的。正宗的“中原雅言”倒是有一些保留在闽南话中,可惜,听得出来的人不多。同样,找到懂鲜卑语的,也不容易。

  历史上的五胡与汉,已经融为一体。

  汉胡界限模糊之后,南北分野便突显出来。士族,南方的尚清谈,北方的尚实务;佛教,南方的重玄理,北方的重践行;文艺,南方秀丽唯美,北方雄浑质朴。那些厚重的石窟比如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全在北方,骈文和诗歌等文学方面的成就则南方更高,都绝非偶然。

  南方与北方,俨然两个世界。

  此后,关于南北差异的说法越来越多,比如,南腔北调和南拳北腿。前者的意思是:北方方言只是声调不同,南方方言则连读音都两样。后者的意思是:南方人打架喜欢用拳,北方人动武喜欢用腿。就连男女关系暧昧,南北说法都有不同:南方叫“有一手”,北方叫“有一腿”。[1]

  南人与北人的区别,自然也就成了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顾炎武就说,北方学者的问题,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学者的毛病,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鲁迅先生则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缺点是愚钝;南人的优点是机灵,缺点是狡猾。总之是大为不同。[2]

  南人与北人,俨然两个民族。

  同一个民族中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似乎不大可能。然而按照林语堂先生的说法,南人和北人在身体、xing格和习俗上的差异,甚至不亚于地中海人和日耳曼人。至于原来的胡汉之别,可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了。[3]

  所有这一切,追根溯源都要拜魏晋南北朝所赐。没有那三四百年的隔淮而治和风云激dàng,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和文明。种种故事,也就无从说起。

  原来有的没了,这才有了政治上的一国两朝。南朝和北朝都认自己为中华帝国,称对方为魏虏或岛夷,正所谓“一个中华,各自表述”。原来没的有了,这才有了文化上的南方北方。从此,长江流域与huáng河流域并驾齐驱,隋唐开创的新中华将诞生在两河之间,一直延续至今。

  这就是魏晋南北朝影响后世的根本所在。因此我的说法也许“很不专业”,却很有文化。文化远比专业重要。至少对我来说,是宁可“不专业”,也不能“没文化”的。

  当然,这已是题外话。

  附录

  本卷大事年表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向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

  公元57-75年(东汉明帝时期),楚王刘英崇尚浮屠,传说明帝派遣使者到印度寻求佛法。

  125-144年(东汉顺帝时期),张陵创天师道(五斗米道),于吉创太平道。

  189年(东汉中平六年),董卓入京,天下大乱,分裂时代实际上开始。

  220年(曹魏huáng初元年),曹丕代汉,魏始。

  258年(曹魏甘露三年),鲜卑拓跋部在yīn山南麓的盛乐举行大会,开始定居于此。

  265年(曹魏咸熙二年,西晋泰始元年)十二月,魏元帝禅让,司马炎称帝,曹魏亡,西晋始。

  304年(西晋太安三年),氐族豪帅李雄称成都王,匈奴酋长刘渊称汉王,五胡十六国始。

  306年(光熙元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成。

  308年(永嘉二年),刘渊称帝,次年迁都平阳。

  310年(永嘉四年),刘渊卒,子刘聪立。拓跋酋长被晋封代公。佛图澄到洛阳传教。

  311年(永嘉五年),匈奴汉国将领刘曜、石勒等人攻陷洛阳,掳晋怀帝司马炽。

  314年(建兴二年),西平公汉人张轨卒,子张寔(读如实)继位,建立割据政权。

  316年(建兴四年),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司马业出降,西晋亡。

  318年(东晋太兴元年),司马睿即帝位,东晋始。刘聪卒,子刘粲继位,被杀,刘曜继位。

  319年(太兴二年),刘曜改国号,史称“前赵”。

  329年(咸和三年),石勒杀刘曜,前赵亡。

  330年(咸和五年),羯人石勒称帝,史称“后赵”。石勒称帝之后,尊佛图澄为大和尚。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