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听了这话,立即从chuáng上爬起来,冲进宫中在帘前问太皇太后:是哪个jian贼蛊惑陛下再发放青苗钱的?
范纯仁吓得面如土色,一句话不敢说。[56]
王安石更是说不成,五个月前他就去世了。
二十五天后,司马光也撒手人寰。
至此,各种新法基本上都废除净尽,但这绝不等于戏已演完。要知道,就连许多反对王安石的人,比如前面说过的李常,也认为新法并非一无是处,真心拥护变法的就更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只要时机成熟,便会卷土重来。
比如章惇(读如敦)。
◎本节及下节有关事件一览表
年 月 日 事件
元丰八年 三月 初五 神宗驾崩,哲宗继位二十一 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下旬 司马光奔丧开封,旋即回洛阳
四月 十四 吕公著兼侍读,司马光知陈州
二十七 司马光提出甄别新法
五月 十八 第一宰相王珪卒
二十六 第二宰相蔡确改任第一宰相
知枢密院事韩缜任第二宰相
第一副宰相章惇改任知枢密院事
司马光任第一副宰相门下侍郎
六月 十五 程颢卒
七月 初六 吕公著任副宰相尚书左丞
十二 司马光奏请重新审视新法,从之
九月 初四 罢免行钱
十月 二十五 罢方田法
十二 十四 范纯仁任给事中
元祐元年 正月 初一 改元元祐
不详 司马光病,托推翻新法事于吕公著
二月 不详 苏轼、范纯仁与司马光分歧
闰二月 初二 首相左仆she兼门下侍郎蔡确罢司马光拜相,接任左仆she兼门下侍郎
初四 吕公著由尚书左丞改任门下侍郎
二十三 知枢密院事章惇罢
二十七 范纯仁同知枢密院事
三月 初三 罢免役法,王安石闻讯愕然
四月 初二 右仆she兼中书侍郎韩缜罢相
初六 王安石卒
十五 文彦博授平章军国重事
吕公著拜相,接任右仆she兼中书侍郎
五月 初一 韩维任副宰相门下侍郎
十九 苏辙弹劾吕惠卿
六月 十八 贬吕惠卿,罢市易法
二十八 诏令既往不咎
八月 初六 罢青苗法,复常平法
十二 司马光最后一次上朝
九月 初一 司马光卒
元祐八年 七月 初一 范纯仁拜相,任右仆she兼中书侍郎九月 初三 太皇太后崩
绍圣元年 四月 十二 改元绍圣
二十一 章惇任左仆she兼门下侍郎
[46]见李焘《长编》卷三百五十三元丰八年三月壬戌日条、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八元丰八年三月庚申日条。
[47]见《宋史·哲宗本纪一》。哲宗生于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初七,到元丰八年(1085)三月初五,实足年龄八岁三个月。
[48]见《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
[49]见《宋史·哲宗本纪一》。
[50]以上所述司马光主张甄别新法,见李焘《长编》卷三百五十五元丰八年四月庚寅日条,全面否定新法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八元丰八年五月戊午日条。母改子说李焘系于四月庚寅日,毕沅系于五月戊午日。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认为,司马光提出此说是不把新皇帝放在眼里,似欠妥。毕竟,新皇帝只有八岁半,如何跟他讨论国家大事?
[51]吕公著的任命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八元丰八年七月戊戌日条,范纯仁的任命、韩缜攻击蔡确、蔡确和韩缜被弹劾见该书同卷同年十二月甲戌日条及丙子日条。
[52]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元祐元年正月丙辰日条。
[53]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元祐元年三月庚申日条、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六之二《丞相荆国王文公言行录》。
[54]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元祐元年二月辛巳日条。
[55]见李焘《长编》卷三百六十七元祐元年二月丁亥日条、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九元祐元年二月辛巳日条。
[56]司马光最后一次上朝日期见李焘《长编》卷三百八十五、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元祐元年八月丁酉日条,后述事见李焘《长编》卷三百八十四、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元祐元年八月辛卯日条。
了犹未了
司马光的眼中钉章惇,是苏轼的朋友。
章惇是福建建州浦城人。跟两宋所有的大臣一样,后来当了宰相的他也是进士出身,只不过考了两次。第一次由于名次在侄儿章衡之下,章惇竟在殿中将敕书退还,然后扬长而去。直到第二次考试名列前茅,才做了商洛知县。
苏轼便来找他玩。
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到仙游潭。那是终南山中一处绝佳的景点,潭上石壁峭立,潭下悬崖万丈,一根木头颤颤巍巍横在当中。章惇说:苏兄到对面石壁上写几个字吧!
苏轼当然不敢。章惇便紧了紧袍袖,满不在乎地走过那独木桥,又像猿猴一样轻巧地缘着树木跳下,然后用笔饱蘸漆墨在石壁上写下五个大字:苏轼、章惇来。
写完,章惇原路返回,面不改色。
苏轼说:你这家伙,将来能杀人。
章惇问:为什么?
苏轼说:对自己都这么狠,何况对别人?
章惇哈哈大笑。[57]
事实上正是这股劲,使章惇成为最后的护法神。其实早在熙宁初年,他就参加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工作,只不过贡献和影响在吕惠卿之下。熙宁七年九月十七日,作为国家财政委员会的三司发生火灾,着火房屋上千。神宗登上西角楼眺望,只见一位官员率领本部兵丁赶往现场救火。皇帝询问此人是谁,答曰章惇。第二天,他就代理了三司使。[58]
可惜好景不长。熙宁八年十月吕惠卿被贬,章惇也被邓绾状告为同恶,贬到外地。此后,他起起落落,还担任过翰林学士和参知政事。但到元丰五年四月出任门下侍郎,章惇便成为变法阵营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和中流砥柱。因此,神宗驾崩之后,他跟司马光和太皇太后便必有一战。[59]
jiāo锋也很快就开始。
元丰八年五月,第一宰相王珪去世,第二宰相蔡确顺理成章接替了王珪,留下的位置却没有按照顺序由第一副相章惇接任,而是给了知枢密院事韩缜。章惇离开相府改任知枢密院事,门下侍郎则由司马光担任,成为第一副相。
一个半月后,吕公著也出任第三副相尚书左丞。
显然,这是太皇太后在洗牌。章惇也准备迎战,机会则说来就来。十月,宫中发出懿旨,要任命五个谏官。章惇便在上朝时说:按照惯例,谏官的任命要由翰林学士以上级别官员提名,然后由正副宰相报告。由宫中出旨指名道姓可是史无前例,不符合祖宗家法。再说臣也奇怪,陛下怎么会知道这些人的,莫非是宦官推荐?此例不可开。
太皇太后忙说:不,不,不是宦官是大臣。
章惇说:大臣推荐应该公开,为什么要密荐?台官言官必须公正,怎么能用与宰相副相关系密切的人?臣当然相信司马光和吕公著大公无私,就怕以后被jian臣钻了空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