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王安石再次罢相之后的朝廷,却变成了神宗皇帝的一言堂。他的保证言路畅通,也绝不是为了民主决策或言论自由,而是为了自己集权。为此,他把言官和谏官都变成了鹰犬,只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咬错人也没关系。
乌台诗案,当作如是观。
何况帝国对于何为诽谤,何为劝谏,从来就没有过严格的界定,结果便只能凭皇帝的一念之差。甚至就连统治是否开明,政治是否文明,也没有谱。因为皇权本是钟摆,往左摆到底就是专制,往右摆到底就是动乱,正好停在当中就是开明。但,能不能停在当中,能够停多久,只有天知道。
王安石和司马光,当然也不知道。
[9]见(南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四九《读诗谳》。
[10]见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四元丰二年十月乙卯日条。
[11]见《宋史·苏轼传》,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元祐三年四月辛巳日条,参看李焘《长编》卷四百九。
[12]据李焘《长编》卷三百四十二、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七元丰七年正月辛酉日条。乌台诗案四年后,神宗曾经打算任命苏轼知江州,未果。
[13]见李焘《长编》卷三百一、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四元丰二年十二月庚申日条。
[14]见李焘《长编》卷三百四十二元丰七年正月辛酉日条。
[15]见(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
[16]见(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东坡五。
[17]见李焘《长编》卷二百六十三熙宁八年闰四月己亥日条。
改革与道德无关
元丰七年(1084)七月,神宗命令huáng州团练副使苏轼移往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苏轼上表谢恩,同时请求在有自家田产的常州居住。得到批准后,已自称东坡居士的苏轼便从huáng州顺江而下,在前往常州的途中路过金陵。
听说苏轼来了,王安石十分高兴,穿着便服骑着毛驴前往码头见他。东坡也不戴帽子出船迎接,笑着说:苏轼今天胆敢以野人的模样参见大丞相!
王安石笑着说:繁文缛节岂为我辈所设?
东坡说:苏轼也有自知之明,相公门下用我不着。
王安石并不正面回答,只是请他同游蒋山。这一游就是好几天,两人谈古论今,说诗参禅。事后,王安石叹息着对其他人说:不知还得几百年才会再有如此人物![18]
这是实话。
而且,苏轼是,王安石和司马光又何尝不是。
现在看来,从仁宗到神宗,真是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三人则是群星中的巨星。司马光有《资治通鉴》传世,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更是以其在文学和艺术各个领域中的卓越成就,成为两宋文明的骄傲、标志和象征。
更难得的是,他们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人品极佳。元祐元年(1086)四月初六,王安石病逝江宁。当朝宰相司马光重病在chuáng不能上朝,便写信给副宰相吕公著说:介甫道德和文章都有过人之处,只是xing格有点问题。如今仙逝,朝廷又在拨乱反正,那些无耻之徒必定趁机诋毁。因此,拜托仁兄奏请天子对介甫优加厚礼,以彰节义,以正世风。[19]
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接受了司马光的建议,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苏轼则利用执笔起糙制书之便,给他的这位老对手兼老朋友,以极高的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20]
有如此朋友和政敌,王安石可以含笑于九泉。
耐人寻味的是,死后赢得司马光和苏轼如此敬重和好评的王安石,得势时对他们俩却极尽排挤之能事,甚至视司马光为害群之马,苏轼为乱政之人。比如熙宁二年八月神宗问起对苏轼兄弟的看法,王安石的回答便是:那两个人啊,不过会些诡辩术,善于摇唇鼓舌、纵横捭阖罢了。[21]
王安石为什么会这样?嫉贤妒能吗?
不,政治挂帅。
的确,在王安石那里,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路线是第一位的,甚至可以决定对一个人的道德判断。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则可以按照“中国式逻辑”来推定——
王安石是有道德的。
所以,王安石变法是道德的。
变法是道德的。
所以,反对变法是不道德的。
司马光和苏轼反对变法。
所以,司马光和苏轼是小人。
这道理看起来很顺,可惜反过来也一样——
司马光是有道德的。
所以,司马光反对变法是道德的。
反对变法是道德的。
所以,主张变法是不道德的。
王安石和吕惠卿主张变法。
所以,王安石和吕惠卿是小人。
请大家想想,这种逻辑,是不是很荒唐?
岂止荒唐,还会制造冤案。
王安石正是这样做的。变法之前他就对神宗说,尧舜之所以是尧舜,就因为能够识别小人与君子,并将那些凶贼统统诛杀。结果怎么样呢?被指控为凶贼的竟是忠诚而友善的富弼,司马光、韩琦和苏轼等人则被指控为流俗。[22]
这种手法,王安石可以用,反对派也可以。
比如李定,几乎一开始就被定xing为小人,证据是他居然不为母亲仇氏披麻戴孝。然而实际qíng况是,李定并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仇氏所生,岂敢服丧?没错,此人在乌台诗案中的表现堪称邪恶,却不等于他可以或应该被冤枉。[23]
还有章惇。此人是跟吕惠卿等一起被《宋史》列入jian臣传的,证据之一是从不以官职私授所亲。他的四个儿子进士及第,三个都jiāo给吏部公事公办,打发到州县任职,只有老四安排在京做了小官。如此不近人qíng,当然是jian。[24]
呵呵,这样不以权谋私的jian臣,还真没见过。
御史中丞刘挚的弹劾状也很可笑。他说,章惇明明知道免役法祸国殃民却坚持己见,无非是怕以后见了王安石不好意思,因此宁可辜负朝廷。好嘛,吕惠卿反目为仇,你们说他jian;章惇始终如一,也说他jian。那么请问,如果想做一个忠臣,又该怎么对待王安石呢?装作不认识吗?[25]
诸如此类,实在不值一驳。
至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也不是jian,是狠,是疯狂。
不过,最疯狂的还不是章惇,而是蔡京。此人堪称大名鼎鼎,读过《水浒传》的都会说他是jian臣,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本是司马光的党羽。元祐元年(1086)二月,司马光下令五天之内恢复差役法,人人都说时间太紧,只有开封知府蔡京如期完成任务。司马光大喜过望说:如果大家都像阁下这样,还有什么政策不能落实,什么法令不能实行?[26]
然而怎么样呢?蔡京翻脸比翻书还快。
我们知道,北宋倒数第二个皇帝徽宗,跟哥哥哲宗一样也是反对元祐年间之政策的。他甚至发明了“元祐jian党”的称呼,将反对新法恢复旧章的人统统列入黑名单,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写出来,刻成石碑,叫元祐党籍碑。上了榜单的人全都受到迫害,某些人如苏轼的著作还被焚毁。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