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仕途_曹昇【完结】(108)

阅读记录

  昌文君言毕,稀稀拉拉有几人附和响应。李斯接住昌文君话茬,道:“禀大王,臣以为,此案尚有诸多不白之处……”

  嬴政打断李斯,道:“车裂郑国,诛其三族,这不正是廷尉的初衷?相国既顺了廷尉之意,廷尉所望已遂,又尚有何话可说?”

  李斯道:“臣无话,郑国或有话。”

  嬴政望着郑国,道:“有话说来。”

  郑国无助地看着李斯:你想叫我说什么,我又能说什么呢?难道还是重复那一句不成?李斯给了郑国一个肯定的眼神。郑国硬着头皮,道:“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一再的重复终于产生了效果。嬴政开口道:“汝翻来覆去只这一句,寡人倒想听听,汝所谓渠成利秦,利在何处?”

  听到嬴政的问话,李斯暗自长舒一口气,借着宽大袖摆的掩护,狠狠握了握拳头,自语道:郑国的命大概可以保住了。

  【7.万世之利】

  郑国是一个水利工程专家,其演讲技巧自然不能和李斯相提并论。尽管如此,郑国方一开口,立时满座俱惊。

  郑国并不需要演讲技巧,他只是用数据来说话。他给嬴政算了一笔账:关中水渠建成之后,可以将四万多顷的不毛之地改造成肥沃良田,每亩田的产量能够达到一钟。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仅仅靠关中水渠,就可以解决秦国三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或者解决一支六十万大军越境作战的军粮问题。

  在座诸人不是水利专家,而是政治家,他们比郑国本人更能明白这些数字对于秦国的战略意义。一时间群qíng激奋,窃窃私语起来。

  嬴政犹然不信,道:“果能如此,抑或是汝虚报邀功?”

  郑国道:“臣乃待死之身,焉敢虚言。”于是将四万多顷良田分解到关中各郡,此郡能得几许,彼郡能得几许。又历数各郡人口、地形、气候、土质,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不由得人不信。要知道,这当中的许多数据和资料,是郑国用两条腿一步步跑出来的,在官方报表上根本了解不到。

  随着演说的进行,郑国其人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一个刚刚还萎靡不振的死囚犯,忽然间变得神采焕发,脸上有光。那是科学之光,信仰之光。纵然是至高无上的秦王,也不能夺去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信心和尊严。郑国滔滔不绝,最后作出结论:“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代之功。”

  听完郑国所言,嬴政喟然长叹,问道:“以诸卿之见,郑国当如何区处?”

  众人寻思嬴政的口气,似乎已有了赦免郑国的意思,不然何以会有此一问。的确,如此大的现实利益摆在面前,即便是君王也不免动心。但是,众人又知道,按照秦法郑国只有死路一条。法律的权威不容置疑正是秦国的立国之本。做臣子的只能谨奉法令,不能越雷池半步,唯一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只有秦王嬴政。如果贸然建议赦免郑国,那就是在建议破坏法律,动摇国本,谁敢承担这样的罪名?况且,宗室这边的态度也不明朗,犯不着自己抢先表态。于是,虽然嬴政问话,却无人回答。嬴政无奈之下,只能点将,指名李斯发表意见。

  李斯也不推辞,长身应道:“臣不改初衷,以为当车裂郑国,诛其三族。”一语既出,嬴政变色,宗室诧异。李斯继续说道:“郑国主修关中水渠,前后十年,奔波终日,无夜安枕,唯恐水渠不能早日竣工,不能早日为秦之利,其心险恶,是以臣请车裂郑国,诛其三族。郑国初为韩作间,而入秦以来,不念故国,只知有秦,所行无不利秦,韩见郑国之背叛,悔之已晚,恨不能早杀之,敌国愿杀之人,大秦也当杀之,阿敌国之好,是以臣请车裂郑国,诛其三族;郑国理水沟洫,胆敢变泽卤为良田,富我关中,安我百姓,其心狠毒,是以臣请车裂郑国,诛其三族;郑国胆敢令关中成沃野,qiáng盛我秦,使秦有吞并诸侯、一统天下之资,助大王为天下之主,其心叵测,是以臣请车裂郑国,诛其三族。”

  李斯一气道来,其声如金石jiāo鸣,其势如磅礴雷霆。话音已落,宫殿之内,死寂一片,无人应答。宗室诸人皆神色沮丧,若有所失。再无别的声响,只有郑国的隐约抽泣。那时的科学家通常都得不到应有的承认,比较郁闷。郑国何曾有过什么知己,何曾有人给过他如此高的赞誉。李斯今天的一席话,怎不让他感激涕零: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斯也。

  李斯这是典型的正话反说,而这种技巧,在很多年以后,他又用过一回,只是那回没有成功而已。

  嬴政自然知道李斯是在正话反说。他嘴角牵动了一下:别逗了,费曼先生①。嬴政扫视阶下,决心已定,于是说道:“人不贵无过,贵能改过。郑国初为韩作间,然入秦以来,却能不枉错任,为秦谋利。先王立法,非以刑罚为乐,为安定百姓、取利国家也。今倘杀郑国,不过举手之劳,一时之快,有何益哉?杀郑国为小,兴关中水渠为大。昔日管仲she齐桓公,几死,齐桓公终恕而用之,卒成霸业。今郑国虽有大逆在前,寡人念其治水有功,人才难得,特赦之,使续修关中水渠,为万世利。”

  『①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1918~1988),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其一生幽默机智、几近顽童的行止与其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齐名。』

  【8.郑国渠】

  嬴政金口既开,一切无可更改。郑国于是重返关中,继续修渠。后来,那条水渠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郑国渠。对于郑国渠在历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给予高度评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qiáng,卒并诸侯。”而通过当时传唱的一首民谣,更可以看出普通百姓对郑国的衷心感激。其谣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其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郑国渠造福了亿万平民,帮助秦统一了天下,而其在历史上的影响远不止如此。当今人缅怀汉唐盛世之时,也不应忘记,这两大王朝的都城长安,正位于因郑国渠而繁荣富庶的关中平原之上。如今郑国渠早已荒废,难觅当年风姿,在今陕西泾阳县尚保存有其渠首遗址。

  在当时秦国官吏的眼里,郑国最终被嬴政赦免,是郑国的胜利,更是李斯的胜利。这标志着李斯地位的巩固,标志着外客在经过一场驱逐风波之后,重新成为秦国政坛上的重要力量。而杂治一战过后,李斯的威望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巅峰,用卡夫卡的话来说,就是到了第二天要为之追悔的程度。

  嬴政十年这一年,实在是漫长的一年。在这一年,有太多太多的大事件发生。先是太后赵姬因嫪毐一案而被软禁,继而有二十七人为之死谏,复有茅焦为之再谏,赵姬终得重返咸阳,母子团圆。茅焦被拜为上卿,却旋即挂冠而去。吕不韦失势,被放归封国河南。然后是郑国间谍案发,嬴政颁布逐客令,很快又废除之。李斯晋升廷尉,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52书库推荐浏览: 曹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