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我发现在“我们”这半边街的后方,有电影院。放映的是我们北影的一部影片——在我记忆中似乎是《飞镖黄天霸》。
黄天霸就黄天霸了!在北影我没看过。编剧又是作家张弦,就在这儿看看吧。
于是我买票进入电影院。空荡荡的,才百十来观众,尽管是新片。
看完《飞镖黄天霸》,买了两个杧果吃,时间仍早得很。就又买了一张票,又看了一遍《飞镖黄天霸》。
编剧张弦和导演李文化,真是该感激我这么热心为功夫片捧场的观众啊!
看完第二遍《飞镖黄天霸》,饿了,找了个僻静地方,吃掉两个面包,我就毫不留恋地离开沙头角,出了检查站。检查人员见我手中连个塑料袋都没拎,大大地起了疑心,对我的士兵书包非常之认真地检查,不过字典、身份证、一本《世界之窗》、一包烟。
他翻我的身份证,朝我笑笑:“作家?”
我也笑笑。
“什么都没买?”——他好生奇怪——“这里的金首饰是可以买一两件的。内地不是抢着买吗?”
我说:“下次来再买吧。”
沙头角——我没情绪再来了。
那么一条小破街,没给我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
我买了一本《世界之窗》,坐在自行车棚——一块砖头上看。跟看自行车的老头儿聊起来,得以混入老头儿的小屋子,殷勤地向他接连敬了两支烟,进而被允许躺在他的小竹榻上。
枕着我的书包,我睡着了。
出门在外半个月,那一觉我睡得最安稳、最香甜。
醒来一问老头儿,五点半多了。赶快告辞,就往相聚的地方跑。老远便见陈大姐焦急地举目四望——晓红又回到沙头角那条街上找我去了……
她们以为把我丢了呢。
一会儿,晓红从检查站口出来,为找我找得满头是汗……
她问我到哪儿去了?
我说早就出来了。
陈大姐问我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
我说在里边看了两遍我们北影拍的《飞镖黄天霸》,在外边睡了一觉。
陈大姐顿足道:“嘿,你呀!辜负了老杜一片心意。我看就凭这一点你成不了大作家!”
晚上,我和晓红冒雨买返回广州的火车票。结果只买到了两张。
在深圳火车站,离开车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我自告奋勇去补票——当日当次的票已卖光。
陈大姐说可以上车补票。书生气十足的晓红说似乎车站执行规章很严格,不可以的,还是先找站长之类人物批个条才稳妥。晓红她根本不是那种很闯荡的女性。我也没那股闯荡劲儿。但我是男的,我想这种事儿应该我去办。作家呀作家,在许多时刻,普遍的总那么不愿说出自己是作家。不说,人家也就没来由地非照顾你一次……
我又没手表!
在我对几位像站长其实并不是站长的人磨嘴皮子的时候,那一次列车已进了站。陈大姐对检票的说了几句陪同一位作家等等的话,人家也放行了。可是她们又找不到我……
待我沮丧地回到检票口,列车已开走。
晓红问:“怎么样?”
我说:“没门儿!”
她叹了口气:“唉,你这个男人啊!陈大姐几句话,检票的就高抬贵手了!”
我说:“那好啊!”
她说:“好什么啊?陈大姐在车上等,我在这儿等,车已经开走了!陈大姐的票在我这儿,她在车上还得再补一张票……”
她亮开手掌——两张昨夜冒雨买的票,在她手中攥得湿漉漉的……
她苦笑道:“都作废了……”
我惭愧地说:“我真笨……”
我很惭愧自己在这些方面真是太笨了!
太多的时候,我们做人都做得太老成了。我相信我如果说明我是《雪城》的作者,一切都很顺利,因为候车室正反复播放着“天上有个太阳”。
回到广州,老杜告诉我,福建《中篇小说选刊》来电话,请我务必去一次福建,说有对文坛对作家们极好的事要我去尽义务……
我猜想不到那该是一件什么事。但既然对文坛对作家们极好,又是一种义务,那我就去吧……
于是第二天我告别了广州。
我也不太喜欢广州这座城市,说不清楚为什么不太喜欢广州这座城市。如果将广州这座城市人格化——那么它使我联想起了当年知青中的一类人——他们或她们,用肥皂箱将自己的铺位与左右相邻铺的位间隔开来。他们或她们,将自己的铺位高高垫起,并且用蚊帐罩着。他们或她们的褥单常洗常换,尽量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清洁。但是,哪怕有雨水漏在别人的铺位上,哪怕大宿舍里到处是脏物,他们也仿佛视而不见,他们太“洁身自好”了!开会的时候,他们预先坐在自己的铺位上,防止别人坐了,防止别人身上的土落在他们或她们的铺位上。他们或她们每一个人都不愧是个人卫生的模范,但他们或她们心里没有环境卫生这个概念。仿佛他们或她们不是生活在环境之中。仿佛“环境”二字对于他们来说,不过就是他们或她们的铺位似的。你从这一类当代的知青口中,很难听到“我们宿舍”四个字。你从广州人口中,很难听到“中国”两个字。中国——广州——似乎广州便是广州人的中国了。似乎中国便是广州人的广州了。我甚至怀疑,广州人在国外,是不是会很自然地顺口就说出“我是广州人”,而忘了广州人首先应该是中国人这一点?
广州在跟着一种什么感觉走?
我预测广州将越来越香港化,广州人的心态越来越港埠人心态。
中国这个概念,对于香港人来说,是一个不即不离的概念。
中国这个概念,对于广州人来说,也将会是一个不即不离的概念了吧?
中国有十个八个乃至二十几个三十几个香港那样的城市,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一切人都变成了香港那样的城市里的中国人,亦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港埠之人的心态,则中国,是否只是根本没有香港那种前景的中国人心中之中国了呢?
上海人是很精明的。上海人的精明,是一种互相亲亲昵昵的精明。这一种亲昵而精明的人际关系,使上海人在交往中互不吃亏又互利。上海的历史,训练上海人以这样一种精明。它并不讨嫌,然而它也不很可靠。上海人习惯于这一点、适应于这一点。甚可能都还有些自我欣赏。
广州人也是很精明的。广州人的精明是一种互相心照不宣的精明。在这一种关系中,他们检验自己是不是最精明的同时也似乎检验了别人是不是个大傻瓜。上海人因普遍的精明,可能就很尊重厚道。广州人因都太想成为最精明的人,可能就轻蔑厚道吧?广州人倘与老奸巨滑的外地人打交道,一旦吃亏,也许正会在于轻蔑厚道这一点上。人一般不太对自己轻蔑的对手施展心计。广州人,警惕老奸巨滑的外地人在这一点上钻你们的空子哇!
52书库推荐浏览: 梁晓声